中经记者 吴静 卢志坤 北京报道
中国金茂(00817.HK)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51.13亿元,同比增长14%;所有者应占溢利约10.9亿元,同比增长8%;剔除投资物业公平值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达11.23亿元。
中国金茂董事会主席陶天海在中期业绩会上表示,公司下半年要继续加快新项目去化、存量资产盘活以及第二曲线打造,同时还要重视风险隐患把控。
他还透露,接下来公司将从“活下来、活得好、活出彩”三步走进行规划,目前已经完成了活下来的目标,2025年至2027年则要达成活得好这一目标,实现全面焕新金茂。
投资聚焦加快去化
今年以来,楼市继续深度调整,刺激政策不断释放,但楼市销售端仍在承压。
在此背景之下,中国金茂1~6月实现签约销售额534亿元,同比增长20%,行业排名首次跻身前十,位列第九。
陶天海认为,目前整体市场仍在筑底过程中,预计今年总体行业规模还将有5%~10%的下滑,市场企稳还需要时间。
据了解,近两年,楼市分化之下,核心一二线城市表现更具韧性,改善型产品在成交结构中占比明显提升。
面对市场变化,中国金茂于去年3月份升级产品线,发布“金玉满堂”四大产品线。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实现规模增长的同时,产品溢价能力持续提升。据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上半年公司住宅平均签约单价2.6万元/平方米,较2024年(2.2万元/平方米)、2023年(2.1万元/平方米)提升显著,价格增幅分别达18.2%和24%。
在投资策略上,中国金茂则在持续聚焦核心城市。上半年共获取16个项目,土地价款总计492亿元,全部位于一二线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是中国金茂重点深耕的城市,上半年公司在两个城市投资额达324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6%;新获取项目中府系、璞系两大高端产品线占比68%。
据管理层透露,自2024年以来,中国金茂已累计获取41个项目,100%聚焦核心城市、核心板块。上半年,公司土储质量进一步提升,未售货值中69%位于华北、华东等经济发达区域,较2024年年底提升6个百分点,一线城市未售货值占比较2024年年底提升9个百分点。
中国金茂高级副总裁张辉表示,截止到2025年6月末,公司总土储足以支撑公司未来两年的稳健发展。他还透露,目前高能级城市对“好房子”的需求比较旺盛,因此公司下半年会继续关注核心城市拿地机会,全年200亿~300亿元的投资目标不变。
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严格把控新项目的运营效率,2024年以来新获取的项目平均首开周期仅4.8个月,不仅全部达成拿地6个月首开的内控标准,首开平均去化率达81%。经营现金流回正周期缩短至11.4个月,低于12个月的内控目标。此外,2024年以来获取的新项目首开认购兑现度达132%,首开价格兑现度104%。
公司首席财务官乔晓洁指出:“上半年新获取的16个项目,实现了量价双优,指标大幅优于我们的可研报告,在市场上走出了独立行情。随着它们逐渐坐收,将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
存量方面,据悉,中国金茂于去年6月份制定了“奋进计划”,拟用三年时间解决公司80%的存量问题。据张辉介绍,今年目标是要处置掉35%的存量资产。具体方法包括通过与政府沟通,对项目规划条件进行调整;以及土地调整,对开发价值不高的土地进行收储。
从“活得好”到“活出彩”
近几年,地产持续调整之际,主流房企纷纷提出发展第二曲线。据悉,针对商业、酒店和物业板块等非开发板块,中国金茂近年来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旗下上市物企金茂服务(00816.HK)营业收入17.83亿元,同比增长20%,在管面积增幅达11%。
持有业务板块方面,零售商业及酒店经营业绩保持稳定,华夏金茂商业REIT已进行六次超预期分红,底层资产长沙览秀城创下上市以来最高出租率99.03%,全场平均租金提升8%。
财务表现上,上半年中国金茂“三道红线”依然保持全绿档。据管理层介绍,截至6月底,公司外币债务占比从上年年末的25%降至21%,低息开发贷和经营贷占比提升至41%。
据了解,上半年,中国金茂成功发行多笔债券。业绩期内,公司内外新增融资平均成本仅2.70%,较2024年年底下降69个基点,再创新低。
同时,中国金茂继续强化精益管理,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5%、5%、4%;精细化成本管控成效显著,集采使用率提升至94.9%。
在业绩会上,陶天海表示,中国金茂将用2025~2027年的三年时间完成焕新,实现“活得好”;再用2028~2030年的三年时间达成“活出彩”的目标。
他指出,当下中国金茂正处在“焕新金茂”的关键阶段,公司将极致地做优增量,提升运营效率,确保项目一年一熟,力争一年两熟,同时极致盘活存量,用三年时间解决80%的存量问题。“我们判断,对优质企业来说,未来是机遇大于挑战。中国金茂将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自身的确定性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