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最近江湖上又有了新节目,快手一哥辛巴在818这个电商专属的“良辰吉日”,眼含热泪,宣布退场。
理由很上档次,说是身体不行了,肺相当于95岁老人,再播下去命不久矣。这话说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听得直播间的“家人们”那叫一个心疼。
但魔幻的是,辛巴这边说着“臣退了”,那边他自创品牌的卫生巾正被致癌风波缠绕,消费者维权无门。更魔幻的是,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表演“挥泪告别”了,网友们掐指一算,这都第五回了。狼来了的故事讲多了,连狼自己都觉得没劲。
辛巴的“告别”,不过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最新一块。往前看,薇娅因税务问题瞬间消失,留下一地惊愕;李佳琦一句“哪里贵了”戳破了万千打工人的心,信任的小船说翻就翻;小杨哥的带货翻车也是一桩接一桩,从虚假宣传的月饼到质量堪忧的牛肉卷,让他彻底走下“抖音一哥”的宝座,停播一年有余仍不见复播。
曾经站在流量之巅,呼风唤雨的超头主播们,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水逆期。
外界的分析很多,什么监管趋严、流量见顶、消费者祛魅。这些都对,但都只是表象。
真正的病根,不在外头,在里头。头部主播的倒下,不是意外,而是一场早已写好剧本的必然。其背后,是三个早就埋下的,不爆不合理的巨大风险。
江湖不是请客吃饭,是人均递刀子
直播带货这片所谓的蓝海,早就被搅合成了一锅红汤。红的不是机遇,是杀红了眼的刺刀。
你以为头部主播之间是和谐共生,共同富裕?别天真了,他们的关系更像是同一个妈生的俩儿子,表面上兄友弟恭,背地里为了“家产”打得头破血流。平台的流量就那么多,用户的钱包就那么大,你多吃一口,我就得少吃一口,这是零和博弈。
在绝对的利益面前,没有什么商业互吹,只有商业互捶。
你仔细品品,每次一个大主播出事,节奏是不是都带得特别快?负面新闻是不是都像装了窜天猴一样全网乱飞?这里面,要说没有竞争对手在背后“推波助澜”,那真是侮辱了大家的智商。
比如去年辛巴和小杨哥的对线,就因为带货同一款大闸蟹,辛巴说小杨哥举报他价更低,小杨哥反喷辛巴没底线搞流量。双方你来我往,互相揭短,把对方过往的“黑历史”翻了个底朝天。 这场面,比直播带货本身可精彩多了。
这就是直播江湖的“黑暗森林”法则:每个人都是带枪的猎人。你的每一次疏忽,每一次翻车,都是对手眼里最好的靶子。他们会拿着高倍镜,躲在暗处,就等你犯错,然后一枪毙命,顺便再把你身上的装备扒光。
在这种环境下,指望靠个人魅力一直赢下去,是不现实的。因为你面对的不是一个敌人,而是整个森林的猎人。今天你干倒一个,明天就有十个新的冒出来。他们年轻,他们更饿,他们更没有底线。
头部主播们深陷于这种无休止的内卷和攻伐之中,不仅要防着监管,防着消费者,还要防着同行。心力交瘁是必然的,一步踏错,万劫不复,更是大概率事件。
草台班子的身子,撑不起一个帝国的胆子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超头主播,很多都是素人起家,是时代的幸运儿。他们可能对镜头有天生的敏感,对挑动用户情绪有无师自通的才华。
这种天赋,让他们在野蛮生长的时代,迅速抓住了风口,吹上了天。
但问题是,风停了之后怎么办?
当一个人的生意,滚雪球一样滚成了一个年GMV数百亿的商业帝国时,它所面临的问题,就远远超出了“会说话”和“懂销售”的范畴。
他/她需要的是什么?
是稳定可靠、能抗住风险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是滴水不漏、能让你安稳睡觉的法务和财务合规体系。是反应迅速、能扑灭舆论危机的公关体系。
一句话,他/她需要一个现代化、系统化的公司。
而绝大多数头部主播背后的团队,本质上还是一个围绕主播个人服务的“草台班子”。整个公司的命脉,都系于主播一人之身。他/她负责在台前光芒万丈,一群人负责在幕后给他打下手。
这种结构的脆弱性,简直不堪一击。
辛巴的“燕窝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供应链风险爆发。所谓的燕窝,被检测出来是糖水,这背后反映的就是选品和品控体系的巨大漏洞。 而他最近的卫生巾致癌风波,更是将供应链的质量风险问题推到了极致。
薇娅的倒下,则是法务和财务合规体系的彻底崩盘。13.41亿元的罚款,足以说明其公司在税务规划上是何等的“粗放”和“大胆”。这种级别的风险,已经不是某个会计的个人失误,而是整个公司从上到下对合规的漠视。
小杨哥带货的“香港美诚月饼”,被扒出产地是大陆,涉嫌虚假宣传。还有所谓的“原切牛肉卷”,也被认定并非原切。这些都是选品审核和宣传口径管控上的系统性失能。
他们用一个人的魅力和口才,撑起了一个巨大的商业机器。但这个机器的核心零件——供应链、法务、财务、品控——却都还是手工作坊级别的。机器越跑越快,规模越来越大,这些脆弱的零件迟早会因为过载而崩坏,最终导致整个机器的解体。
用一个人的“骚”,是撑不起一个公司的“腰”的。当风险来临,那个站在台前的主播会发现,他/她没有任何系统性的力量来抵御风暴。
人设,是给自己造的最华丽的牢笼
头部主播卖的到底是什么?是商品吗?
不全是。他们卖的,首先是他们自己的人设。
李佳琦的人设是“所有女生的闺蜜”,是那个会为你争取“OMG,买它!”的极致性价比的朋友。薇娅的人设是“无所不能的哆啦A梦”,是那个值得你信赖,什么都能帮你搞定的“薇娅的女人”的大家长。辛巴的人设更直接,是“农民的儿子”,是为“家人们”谋福利的朴实大哥。
这些人设,是他们最核心的资产,也是他们流量的密码。粉丝因为相信这个人设,才会进而相信他推荐的商品。
但人设这个东西,是世界上最靠不住的资产。
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表演,一种被精心设计和包装出来的形象。它需要主播在镜头前24小时不间断地扮演一个完美的角色。而人,恰恰是最不完美、最多变、最不可控的。
所以,人设崩塌是必然的。不是会不会塌,只是什么时候塌,以及怎么塌的问题。
李佳琦的“花西子事件”,就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人设崩塌。 当他脱口而出“有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时,他瞬间就从“打工人的闺蜜”变成了“资本家的嘴替”。 他背叛了自己的人设,也背叛了那些把他捧上神坛的“所有女生”。
那79块钱的眉笔贵不贵,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个“懂我们”的李佳琦不见了。人设一旦出现裂痕,信任的堤坝就会瞬间崩溃。
辛巴的“农民的儿子”人设,在他一次次高调炫富,一次次与平台和其他主播的冲突中,也早已被消磨殆尽。所谓的“家人们”,在他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选择逃避时,也终于看清了这声称呼背后的商业本质。
人设是一座华丽的牢笼。主播被困在里面,享受着万千追捧,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不能犯错,不能说错话,不能有任何不符合人设的行为。
这种表演一旦开始,就无法结束。而当他们因为一瞬间的失神、疲惫或者傲慢,暴露了真实的自我时,就是人设崩塌,被流量反噬的开始。观众当初有多爱你这个人设,现在就会有多恨你这个骗子。
诸神黄昏之后,凡人登场
所以你看,头部主播的倒下,真的不是偶然。
激烈到互捅刀子的同行竞争,决定了这是一个无法安宁的修罗场;草台班子式的公司架构,决定了他们根本没有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而那个看似光鲜的人设,本身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这三大风险,像三座大山,从他们崛起的那一刻起,就压在了他们身上。倒下,只是时间问题。
辛巴这次退场,无论真假,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渐行渐远。那个靠着几个超级IP就能搅动整个电商江湖的时代,结束了。
接下来的直播电商,会怎么样?
会变得更无聊,但也会更健康。
平台不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开始扶持更多中腰部主播和品牌店播。机构不再豪赌下一个“李佳琦”,而是走向更专业化、公司化的运营。品牌方也夺回了话语权,不再被“全网最低价”绑架。
整个业态,正在从“追人”转向“追专业”。
流量的潮水退去,我们才发现,那些曾经被奉为“神”的主播,也不过是踩着风口起飞的凡人。
现在,风停了,神话落幕,喧嚣散场。
挺好的,商业的归商业,江湖的归江湖。
没有了超头的直播电商,或许不再那么有“节目效果”,但对消费者,对整个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