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9月9日,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开幕。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共有514万人,首次突破500万人大关。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高龄化持续发展、区域老龄化程度发展不均衡、老年抚养比稳步上升等特点。
论坛上,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北京市银发经济消费需求调查报告和北京市老龄产业发展报告相继发布。报告显示,北京市老龄产业有着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发展基础好、科技创新优势强等优势,细分赛道潜力巨大。从“养老”到“享老”,北京500万老人推动银发经济迈向“品质时代”,银发产业也迎来发展新机遇。
2025年7月23日,大兴区亦庄养老服务中心,医生正在给老年人问诊。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刚刚退休的老人,尤其是还保持健康活力的老人,退休后会有大量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所以对兴趣教育的需求也会更多。”北京养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楫宝表示,这是属于北京老人的“地域特点”。北京文化底蕴深厚,高校和研究机构密集,知识氛围渗透到老年群体,也让老年人对“教育”有更高的认同感,也因此老人整体素质更高,对于消费,也有更高的品质追求。
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陈建领说,“科技赋能养老,能够让北京的老年人更大程度上享受科技创新为老龄生活带来的便利。”陈建领提到,在北京老龄产业细分赛道上,养老科技发展优势明显。对于科技产品何时能真正走向家庭,陈建领透露,今年十月北京老博会将继续举办,老年人可沉浸式体验智能家居、助听设备等产品。受南方市场启发,本次参展产品将尽量实现“明码标价”。他认为,部分产品目前可能价格较高,尚未普及,但明码标价有助于消费者直观了解,增强价格透明度,推动产品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