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拾盐士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
当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扛起“挑大梁”重任,当“十四五”收官年的中期答卷进入关键阅卷期,一家省属地方法人银行的半年报,正成为观察区域金融服务实体的窗口。
近日,江苏银行披露2025年半年成绩单——营收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年化ROE达15.6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不良贷款率降至0.84%,创上市以来历史最优,拨备覆盖率331.02%,筑牢风险“防火墙”。
这份兼具规模增速与质量成色的答卷背后,是江苏银行将金融活水精准导入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是2.43万亿贷款精准滴灌制造业沃土,7200亿绿色融资托举低碳转型,2358亿普惠小微贷款润泽民生经济的金融实践成果。
区域深耕:
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筑牢江苏“挑大梁”金融底座
在长三角一体化与江苏“制造业强省”的发展蓝图中,江苏银行书写着一个“金融服务实体”的新样本。
作为江苏省属地方法人银行,江苏银行资产负债表与江苏经济脉搏同频。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2.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98%,这一增速不仅显著高于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更精准匹配了江苏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1%的经济发展节奏。
“贷款投放不是‘大水漫灌’,而是跟着江苏的产业布局走、跟着企业的需求走。”江苏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半年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思路。
今年上半年,江苏银行对公贷款余额达1.62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3%,重点投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江苏优势产业集群。这些领域正是江苏作为“制造业第一大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全省经济“挑大梁”的关键支撑。
与贷款规模同步增长的,还有市场对江苏银行的信任度。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存款余额达2.5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22%。“存贷双增”形成的良性循环,为其服务实体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行资产总额突破4.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6%,这一规模体量不仅在全国城商行中稳居前列,更意味着其有能力承接更大规模的区域发展项目。从南京江北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到无锡新能源产业基地的配套设施落地,江苏银行的信贷资金正成为地方基建与产业升级的“稳定器”。
“江苏银行的优势在于‘在地性’,能更快感知地方企业的需求。”一位长期跟踪银行业的分析师指出。相较于全国性银行,江苏银行更了解江苏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能针对性提供“短、频、快”的融资服务,这也是其对公贷款增速远超行业的核心原因。
产业赋能:
“三箭齐发”助力实体发展关键命题
如果说区域深耕是江苏银行服务实体的压舱石,那么聚焦重点产业则是其精准滴灌的“绣花针”。2025年半年报显示,江苏在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三大领域的贷款投放均实现“量质齐升”,既呼应了国家战略方向,也助力破解实体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
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江苏银行正是这一优势的“守护者”。
今年上半年,江苏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36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0%,占各项贷款比例超14%。这一数据背后,是对江苏制造业全产业链的深度覆盖,用信贷活水助力企业解决扩产、技改的的资金需求。
制造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配套支撑。半年报显示,江苏银行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达69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这部分资金重点投向交通、能源、园区配套等领域。基础设施的完善,正为江苏制造业产业链的稳链、强链提供保障。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是江苏经济“挑大梁”的重要着力点,而江苏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布局,正成为这一目标的“加速器”。
截至6月末,江苏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达2740亿元,高质量科技企业授信覆盖度较上年末提升1.9个百分点,这一规模在全国城商行中位居前列。
江苏银行围绕江苏“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出台超40条产业链服务方案,为链上科技企业提供研发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定制化产品。例如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电池材料企业提供“订单贷”,为下游充电桩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实现全链条金融覆盖。
更具亮点的是,当绿色金融成为银行服务实体的必答题,江苏银行交出了一份“超额答卷”。
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 FI)东亚区理事会会议室里,江苏银行作为唯一中资代表出席。这份殊荣的背后,是7200亿元绿色投融资规模的硬核支撑——较年初增长30.70%,绿色资产占比突破16.4%。
江苏银行的绿色贷款不仅看量,更看质,做到了真正支持低碳项目。据悉,该行绿色贷款重点投向风电、光伏、储能、污水处理等领域。
绿色理念更延伸至消费端。随着“以旧换新”专项活动落地,绿色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加36%。当消费者用分期贷款将燃油车置换为新能源车时,金融工具正在重构生活方式与环保理念的联结方式。
金融为民:
普惠与消费“双轮驱动”守护烟火气
“金融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到小微企业的账本上、百姓的消费账单里。2025年半年报显示,江苏银行在普惠金融与消费金融领域持续发力,通过“扩面、提质、降本”,让金融活水真正流向民生领域。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也是江苏银行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今年上半年,该行小微贷款余额超7500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达2358亿元,较上年末新增253亿元。上半年,江苏银行新拓展普惠小微客户2万户,这些数据背后,是该行对小店经济、专精特新企业的全方位支持。
苏银e链“1+3+X”体系,正是江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创新模式——“1”个核心企业、“3”类配套服务(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质押)、“X”个链上小微企业。通过这一模式,该行已服务供应链小微企业超3万家,供应链业务融资规模超3800亿元,助力这些“小巨人”成长为“大骨干”。
除了为小微企业保驾护航,江苏银行还做起了消费复苏的金融引擎。2025年初江苏银行推出“消费提振专项行动”,发布20条惠民举措,半年来成效显著。截至6月末新增消费贷客户是去年同期的1.88倍;绿色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为消费市场注入绿色活力。
消费金融是拉动内需增长的重要工具。江苏银行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为不同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
经营护航:
风控基石为服务实体筑牢“安全防线”
高质量的服务实体,离不开稳健的经营支撑。2025年半年报显示,江苏银行通过“风控体系迭代”“资本补充”“机制优化”三重基石,为服务实体提供了可持续的保障。
在风险控制方面,该行将风控管理体系从“1+3+N”迭代为“2+5+N”——2大核心目标(风险可控、服务高效)、5大管理维度(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N个专项机制(行业风险预警、客户分层管理等),这一升级带来了显著成效。
截至今年6月末,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0.84%,创上市以来历史最优,关注类贷款比例1.24%,较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金融不能只在报表上跳舞,更要扎根实体土壤生长。这家资产规模超过4万亿的城商行,将“三好学生”的标准刻入发展基因,政策执行聚焦制造强国,监管遵从严守风险底线,市场表现锚定价值创造。
当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区域发展脉搏同频共振,江苏经验正为银行业转型提供新范本——在服务实体经济的答卷上,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从不是单选题。
上一篇:阿里巴巴港股高开近2%,创出近4年新高 阿里巴巴港股股票大涨 阿里巴巴港股上涨
下一篇:iPhone 17“大冒险”:史上最薄、AI缺席,果粉买单吗? iphone17最大亮点 iphone17系列重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