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顺义区委宣传部(顺义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顺义“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2025年服贸会顺义区专场新闻发布会暨顺义区“两区”建设五周年成果新闻发布会。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章华杰主持。区商务局局长杨蓬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光明,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北京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周靖慧,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政策研究与制度创新处处长郑杰,北京首文科文创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辅伦出席,介绍顺义区“两区”建设五年来的发展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顺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光明介绍顺义区在便捷市场准入、创新监管方式等方面情况:
“两区”建设五周年以来,顺义区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区关于“两区”建设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便捷市场准入、创新监管方式,积极打造国际化服务环境,做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顺义市场监管力量。
许可服务能级跃升,外资准入环境高效便捷。支持外籍人员在线身份认证,外资企业全程网办。关注外资企业、外籍人士需求,在“e窗通”等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中英文双语版“办理指南”“问题解答”和“工作提示”,为外国申请人浏览、咨询、录入提供便利化指引。设置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窗口,为有需求的外资企业以及特殊重大外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助力企业加速落户。五年来,顺义区外资企业数量增长一半,目前为2181户。
北京牛栏山二锅头文化苑。
知识产权探路先行,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支持和促进顺义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政策适应性、精准性,市场监管部门依托“两区”优势,出台《顺义区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管理办法》《顺义区专利促进与保护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推动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顺义分中心落户中德示范区。自成立以来,完成预审支撑1700余件、窗口咨询3万余次,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专利导航等服务精准输送到“最后一公里”;为有效缓解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2021年3月推动设立顺义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处置资金池。资金池由顺义区政府、合作机构各出资1000万元,用于承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补偿,已累计为区内49家企业放款4.58亿元人民币;为做好“老字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2023年12月,牛栏山酒厂作为北京市唯一项目,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推动“小店西瓜”成功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罕见病药品自天竺综保区发出落地北京儿童医院。
标准化战略领航发展,跨境贸易提速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截至目前,顺义区拥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6个,其中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3个,市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2023年8月,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跨境贸易便利化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级验收,系北京市首个该类型项目,实现货运区域货物落地后提货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整体通关时效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天竺综保区、医院多方联动,立足创新政策引领,推动建立“一次审批、多次进口、保税备货、高效便捷”的罕见病药品保障北京模式。
监管执法提质增效,维护市场规范秩序。针对“多头监管”“重复检查”等问题,切实为企业减负,依托北京市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推进“智慧统筹”,扎实开展“综合查一次”试点,2025年以来非现场检查比例提升至75.7%,较2024年下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动态调整“无事不扰”企业清单,覆盖企业数量扩大至1.1万家,占辖区企业总数的9.6%。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持续深入落实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大力促进建成“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的执法模式,2025年以来共办理“轻微首违”不予立案26件,依法免罚205件,免罚金额667万元。
青年管家服务队。
助企服务多措并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更好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顺义区市场监管局推出了“顺势而为,‘顺市’有为”营商环境服务品牌。2025年内完成对区内约1.2万户重点企业的需求调研;开展140余场对外宣传活动,覆盖1.4万余人次;依托青年管家服务队,由60名队员开展满意度回访并提供管家式服务,通过“线上视频指导+线下进门服务”的模式解决企业所需、所急。自2022年起连续四年更新编发《市场监管领域助企惠企政策汇编》共五千余册,发布《“顺市”助企速查册》一万余册,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下一步,顺义区市场监管局将聚焦“两区”建设,持续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加强政策宣传推介,提升助企服务水平,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做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助力区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提问
北京日报记者提问:
知识产权是北京市“两区”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模块,请问在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工作上,顺义区有哪些惠民利民举措?
自全市“两区”建设启动以来,顺义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工作。为了让市场主体真正享受到知识产权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我们主要推出了以下措施:
一是创新融资方式。顺义区设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资金池,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协助鼓励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目前资金池已累计服务区内49家企业,放款近5亿元人民币。
二是提供支撑服务。我们构建了整套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包括3个中心、11个工作站和2个网点,针对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高精尖产业,提供从宣传培训、综合咨询到专利预审支撑、信息检索、专家指导的全链条精准服务,提供的服务更加综合、全面,服务的企业数量众多,现已超千家。
三是加强保护力度。我们为创新主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知识产权维权服务渠道,在各大会展上提供知识产权驻展服务,落实专利侵权纠纷口头审理等高效维权举措,有效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下一步,顺义区市场监管局将紧扣“两区”建设战略部署,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知识产权服务,完善知识产权运营资源,促进高价值专利转化,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北京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