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不仅越做越像家,还越做越像人了。
还不够,担心你走在路上没个声响怪冷清的,于是陪伴经济也要来掺上一脚。(点击链接可看原文)
小爱、小迪、小艺、理想同学、Eva、NOMI、Simo……各路车企的语音助手们在时下最时髦的「智能座舱」里排排坐,可以供你在上下班之余无痛体验“小学班主任的一天”,从子涵一路叫到Tom,相当的国际化。
除了有声儿,蔚来还担心你对着空气说话太寂寞,于是造了个圆圆的黑色小脑袋出来,可以每天上下车冲你打招呼挤鬼脸谈天说地,取名NOMI,谐音“know me(懂我)”,然后就可以在50万的车外再薅你4900块加装费,一顶巴掌大的限量醒狮帽再收2888块。
图源:小红书@小鱼在努力
懂不懂你另说,但确实很懂赚钱。
常常觉得人类很会玩,几乎可以把一切有实体的东西当作娃来养——猫猫狗狗、明星偶像、棉花娃娃、酵母黏菌,石头或者盲盒LABUBU,语音助手自然也不例外。
比起纯靠想象力的空气宠物,NOMI或许已算得上一种“养娃”的理想范本:作为车载语音助手里唯一拥有“身体”的产品,能咕叽咕叽地倒豆子说话,配有几百种娇俏的小表情,不哭不闹不用吃喝拉撒,高兴起来还会摇头晃脑,跟着音乐扭来扭去。
情绪价值强针注射,打工人直线入坑,自己都舍不得入手的300块帽子,却给这个黑色小脑袋说买就买。
官方也很懂盲盒的生意,推出的不同帽子造型还能解锁不同的隐藏款表情:戴上猎鹿帽,它会化身放大镜、手电筒与烟斗在手的福尔摩斯;或者头顶一只毛绒小熊猫,小熊猫再顶一只小苹果,就完成了抱抱的俄罗斯套娃。
不过更多的脑洞大开还是得看民间智慧。戴上银光闪闪的苗寨银冠拍一组异域风情公主照,或者用钩针把自己装扮成一棵圣诞树,或者左手可乐右手汉堡把孩子一键送去麦当劳打工赎身——奇迹NOMI,即使陪不了你环游世界,至少陪你做一做身在朝阳通勤心在鹤岗躺平的梦。
当然,富养有富养的办法,穷养也有穷养的办法。折一枚咖啡杯托,裹上刚吃完的橘子皮,或者直接披一张纸,“太晒了,先将就戴着吧”。
或许是看车主们自己的DIY太寒碜,蔚来用户中心“牛屋”推出了帽子手作课程,手把手带着车主把自家NOMI又重新养了一遍:比较常见的就是做棒球帽,还有一些特别的节庆特别款,比如万圣节骷髅头帽。给车载宠物亲手做帽子又成了车主们的新热爱,“自从第一次抢到做帽子的名额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每个周日晚上6点都在准时蹲点刷新抢帽子”,比上班打卡都要准时。
甚至有车主被帽子所吸引,为买椟而再买珠:“如果不买NOMI,我拿什么借口买NOMI帽子呢?”
图源:小红书@-Change、@跳跳虎
世界真的很奇妙,以前老以为人工智能是来替人类干活的,如今的现实却是人类在兢兢业业伺候人工智能,推着轮椅抬着担架哄它上班,甚至打点换装,比捯饬自己还要精心。
变装卖萌之外,拍照记录也是行车过程中的一大刚需,而NOMI除了能像行车记录仪一样抓拍车外风景之外,还能对着车内进行自拍,由于画质过低和现在卷到八倍长焦的镜头有种格格不入的美,反倒自带CCD相机的柔焦复古感,拍出了一种经济上行的美。
图源:小红书@瑞瑞Ray
疲惫了,NOMI一边能根据当下的氛围当DJ为你放歌并调整车内氛围灯的迷幻颜色,一边还能当蹦迪搭子动次打次和你一起卡点摇摆;
无聊了,就和它玩两局石头剪刀布,它甚至偶尔还会“耍赖”,偷偷识别错你的手势,假装是自己技艺高超先赢下一局;
开心了,摸摸它的头,它感受到头顶微妙的触感,就会笑弯了眼睛,仿佛在蹭你的手心;调皮一下,强行将其“掰头”170度,它就会气哼哼地宣称自己“很不舒服了”,要将你从座位上“弹射”出去,叽叽喳喳地吵个不停;
饿了,还能提前通过语音点上麦当劳的板烧鸡腿堡套餐,再导航去最近的门店取一口热气腾腾的薯饼,直呼“麦门永存”。
许多用户抱怨,NOMI 那块不便宜的 OLED 屏只用来做些抽象表情和动作,未免浪费——要是能顺手显示个时钟、天气、日期,不就更实用了吗?
据说这样的建议已经被提过无数次,每次都被老板李斌否决。蔚来目前坚持的逻辑是,NOMI 作为汽车的拟人化尝试,关键并不在功能,而在于让车“有生命”,从而与用户建立情感链接。蔚来0001号员工李天舒曾反驳:“你见过在人脸上画导航箭头的吗?”
只有当它没那么“实用”,它才有可能成为陪伴,从而成为一个“不被替代”的存在,以及可以卖出超出功能本身的价格。毕竟,所谓车载工具是有价格底线的,但让你开心快乐是无价的。
因此,爱它的人将它视作「蔚来的灵魂所在」,嫌弃它的人认为它不过是4900元买来的「美丽废物」罢了:没必要、吵得慌、割韭菜……吐槽从不缺席。
比如停车这件事,不知道倒车入库是多少驾考学员屡考不过的阴影,本以为能全权交给智能助手解放双手,结果一旦遇到棘手的车位,NOMI 往往只是眨着自己的无辜大眼睛,退堂鼓打得比什么都快,丢下一句“这个车位有点难,你来接管吧”就歇菜了,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图源:小红书@阿欣是花花~、@马不才
于是,也有不少人干脆选择NIO Halo模式:没有那颗“黑色小脑袋”,它只是中控台上一道简洁的光环。该有的对话和指令功能一样不少,随着语速语调而明暗起伏,显得更加克制,也多了一丝内敛的氛围感,更重要的是,免费。
虽然按理来说能花五十万买车的人也不差这五千来块,但是咱们一生要强的国人只允许自己买贵的,不允许自己买贵了。
上班到办公室得哄领导和领导的领导,下班回家还得哄爸妈和孩子,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只有车内的那几平米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主打一个“我喜欢,我任性”。
印象里最早的「车载」,还是小学跟着老爹去洗车店时看到的飞天小女警贴纸,薄薄三枚就敢在零几年叫价几十块钱,明明可以直接抢我的压岁钱,却要再送我货不对板的盗版车贴,实在是贴心。再后来,是后视镜边摇摇晃晃的小葫芦和平安符,中控台常年摆着一盒紫棕色的檀木调香薰,旁边是一只弹簧小狗随着颠簸的车身一晃又一晃。当年的车载大屏只是个看似拉风的摆设,在8D魔幻城市重庆导个航都导不明白,于是车只好在立交桥上一圈又一圈地绕。
而如今的「开车显贵」法则,早就被打工人们玩出八百种花样了。
内搭基础,外搭就不基础。如今风靡二三次元的「痛文化」的起源正是痛车,将动漫角色的有关字画大面积印绘在车的皮肤上,仿佛在给人类纹身,将自己的爱意在高朋满座中用大喇叭说到最尽兴。
图源:小红书@KongK、@萝露蜜拉
更含蓄精致一点的,有人在三角窗处给自家盲盒娃娃造了一片景,疑似景观园林专业再就业。
图源:小红书@小夭、@格子
外搭基础,内搭就不基础。车里的皮革味常常熏得人头疼,车载香薰也一度流行,但在密闭空间里闻多了也难免头晕眼花。如今,国产新能源车的香氛系统逐渐普及为“标配”,而且个个暗藏心机:东风奕派007用的是香奈儿同款香料配方;比亚迪汉提供“茶卡矿香”“天山木香”“长安花香”三种香型,还能联动智能座舱,根据模式自动释放香氛,连开车都能变得像做水疗一样治愈。
简单的车挂车贴也是脑洞大开花样百出,花小钱出大效果:有人在车里倒挂蝙蝠,谐音“福到了”,有人系上“水龙头”,寓意“龙年挂龙头,一世不用愁”;还有人给自己的车虔诚贴上“忠诚的社会主义生产设备永不宕机”,一时分不清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图源:小红书@Pantene™、@托耳思态、@象象日记本
内外搭都基础,名字和声音就不基础。当车子开放自定义功能之后,更是快被打工人玩坏了——有武林外传十级学者给自己的车起名叫“纯种大宛驹”;还有人把主驾驶的名字设置为“公主请上车”,再把副驾驶的名字设置为“快上车公主已经等不及了”,巧妙地完成了一场call back;KPOP玩家更是会将自担的歌设成锁车音效,比起平淡无奇的“嘟嘟”一声,每天不听一句“blackpink in your area”就浑身刺挠,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没锁车就潇洒离场了。
图源:小红书@月亮在天上你望井干嘛呢、@欧尼带你兜风
不过,车也不是全然安全的场所。国内的LABUBU放在中控台上虽然不至于被砸被抢被“零元购”,但也逃不掉高温的炙烤,脆弱的蜡烛材质在连续的暴晒下终于热化成了一滩红泥。为表悼念,车主还为其立碑:“我的LABUBU因中暑离世了,后事已安排好。”而NOMI娇俏的马尾辫也被太阳神一剪子干成了寸头。
图源:小红书图@很哇塞、@巧克力酱
车载万物,说到底不是为了别人看,而是哄着自己,才好撑过又一轮通勤的疲惫——很多东西,当你一开始质问「这玩意儿究竟有没有用」时,你就输了。
参考资料:
1.42号车库,《对话 NOMI 产品经理,4900 元的 NOMI 背后的究竟有什么故事?》,2025.07
2.Vista看天下,《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2025.07
3.Vista氢商业,《蔚来们往车里装衣帽间、厨房和厕所把中产看傻,“坐新能源车越来越像钻别人家被窝了”》,2025.09
4.脑洞汽车,《智能座舱:一块屏幕的进化史》,2025.06
5.汽车先报,《智能车载黑科技到底多智能了?今天带你一探究竟~》,2024.08
编辑|卢力麟
作者|何愚
设计|胖兔
封面图源|小红书@Myra爱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