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吸收合并下属全资子公司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邮惠万家银行”)。吸收合并完成后,邮惠万家银行的独立法人资格将依法注销。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注册资本50亿元,作为邮储银行全资控股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也是国内第二家获得开业批复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其成立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今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邮邮惠万家银行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处以高达425万元的罚款。与此同时,时任该行场景金融事业部负责人兼营运管理团队主要负责人的王某宇,也因对这一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17万元。在罚单公示当日,邮惠万家银行迅速作出回应,表示高度重视此次处罚,已按照监管要求完成整改,并将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与风险管控。
彼时,市场声音就指出,此次处罚无疑让本就面临困境的邮惠万家银行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两个月后,“靴子”落地,邮储银行的公告显示,而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邮惠万家银行的独立法人资格依法注销,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承继,邮惠万家银行客户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均不受影响,已合法签署的合同、协议继续有效。
邮储银行在相关公告中称,本次吸收合并是“为进一步优化管理及业务架构”,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邮储银行管理及业务架构,巩固数字化转型成效,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吸收了全资的直销银行,会不会对邮储的业绩产生影响?邮储银行在公告中提到,此前邮惠万家银行财务报表已按100%比例纳入邮储银行合并报表范围,因此,本次吸收合并事项不会对邮储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
事实上,自2013年北京银行开启国内直销银行发展之路以来,众多银行纷纷涉足这一领域,试图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地域限制,拓展客户群体,但实际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大型银行的直销银行率先进入关停整合阶段,越来越多的银行将手机银行与直销银行进行合并,以节省系统开发及维护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邮惠万家银行的退场,更像是国内直销银行探索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注脚——从早期追求独立法人模式的“尝鲜”,到如今头部银行纷纷选择“归核整合”,折射出行业对数字化转型路径的重新审视。
文|记者 戴曼曼
图|豆包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