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当天,《商业观察家》走访了淘小胖位于三线城市的一家店——河南安阳吾悦广场店,以探淘小胖发展变化。
安阳,乃至大部分华北地区,于十一及中秋节当日连下数天大雨(雨天通常影响超市客流)。不过,从淘小胖安阳店的客流及销售表现来看,其的进店客流“饱满”,生意很好,似乎没有受到雨天影响。
淘小胖是胖东来超市前总经理郭军涛离职后的创业项目,在淘小胖身上能看到很多胖东来的影子,从装修、商品、货架到陈列。
但它同时可能也有一些自己的个性与追求——淘小胖购物门槛相对更低(价格带向下有拉低)、成本意识及管控可能更强(省工省装修成本等)、零售化特征更明显(单位福利卡储值卡消费可能占比相对更低)、菜场的模拟感更强、在胖东来的强项——服务方面则有增强的地方也有达不到的地方,以及可能具更明显的多样性特征。
甚至,在标准化与散售“烟火气”的平衡方面,淘小胖也没有那么激进——没有像一些新锐超市品牌那样,生鲜全盘去做预包装工业化售卖;年龄大一点的客群与场景也还是在做,尤其是每个大类都会拿出一两款流量大的大单品,做鲜切散售,“复制”菜市场的烟火气来围聚人气。比如肉品中的猪肉,水产的“量贩”螃蟹,以及保留干货散卖等。
淘小胖似乎没有强行去“教育”消费者,“逼迫”消费者“让渡挑选的权力”去买包装生鲜商品,而是基于三线市场消费者已养成的农贸市场散售购买习惯,顺着这个消费习惯来做标准化提升。
目前,淘小胖所开的7家左右门店,基本上都是位于三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的“次区域”。它对三线市场家庭用户的需求洞察,比较敏锐,能抓住当地消费升级与城市化发展的时机。对三线市场的超市业态提升节奏,则把控得比较好,步子不激进不迟缓。目标也比较明确:进入的地方要成为当地最好的超市店,做不到就不进。
一
烟火气
淘小胖的烟火气打造,是不错的。
中秋节的淘小胖安阳店,客流很旺。生鲜、熟食、小吃档口,门店各个区域都聚集海量人群,值得重点说的则主要有6个区块亮点。
1、猪肉鲜切散卖区——通过现场分割鲜切售卖,带来了生活气息、“工匠精神”与价格表现力,进而成为了肉品区的“堵点”。
2、虾蟹“量贩区”——淘小胖对大闸蟹、活虾两个“大单品”做了量贩式自助式售卖。
大闸蟹度不是按只售卖,而是按78.8元一斤售卖,顾客现场自助“捕捉”活蟹,进而提升了顾客的参与感。螃蟹未绳绑,没有绳重。
虾则是从鱼缸鱼池中捞出陈列售卖,但是是以活虾形式售卖,活虾会在货架上活蹦乱跳的,带来鲜活气息,顾客则自助挑选(如果是在鱼池里售卖,一般是由售货员捕捞,自助挑选能节省人力),称重也不会有“积水”。
整体则通过这两个“大单品”,淘小胖表现出了菜市场的烟火气与生活气息,但相比菜市场更干净、自助式鲜活挑选也更有参与感,且不用担心“积水”与“短斤少两”等问题。
3、熟食的规模效应——淘小胖安阳店的熟食区做了两个熟食环岛与一条“海岸线”,陈列了数百支SKU,现烤现做品项过百支SKU,这样的面积与丰富度,基本上能出熟食规模效应与中心化聚流能力。
尤其是在中秋节当天,可以很明显发现,即便是在三线市场,消费者也变“懒”了。愿意大费周章炒菜去准备节日餐桌的人越来越少了,更多的人想要便利,更便捷化来解决一日三餐,所以,中秋节当天,淘小胖安阳店的熟食区,人潮很旺。它的熟食区烟火气做得不错,现场感强,价格带则可接受,消费“准入门槛”不高。
淘小胖的环岛熟食走得是封闭式柜台售卖,没像鲜风生活等超市那样做开放式自助挑选式售卖。这样做,商品表现力可能会差一点;好处则可能是是,当店开多了以后,现场卫生管理及安全风险表现有可能会更好。
不过,淘小胖安阳店,卖场内没有烘焙区,烘焙并没有放在卖场收银线内,而是放在卖场外的“小吃商店街”。
4、蔬果售后服务提升——淘小胖推出了一项果蔬换新服务,即消费者购买的果蔬放家里的时间久了,不新鲜了,可以拿到淘小胖换新。
这个有点意思,也蛮切新时代消费人群需求。《商业观察家》早前在郑州也访问了淘小胖的一些顾客和潜在顾客,他们的买菜行为其实有变化了,由于小家庭化,及饮食多元化趋势——人们可以通过餐饮、外卖、食堂等多种渠道解决一日三餐,他们的日常买菜就不想买很多,觉得菜这种东西,放久了不新鲜、不好吃了。所以,他们的购物行为现在很多都是按需小批量购买,很多时候就是就近去周边菜市场、肉菜店买一点吃,不会囤货。
淘小胖推出的蔬果换新服务,对这样的消费行为变化,显然有针对性。既可以强化它蔬果的新鲜“心智”,也可以形成一个理由让追求“小批量买菜人群”在临时买菜时能想到淘小胖。
5、人性化服务。
就三线市场来讲,淘小胖安阳店在宠物服务上面其实做得很超前,有专门的宠物购物车,顾客可以无障碍带宠物在卖场内购物。淘小胖的宠物车,乃至购物车做得都更人性化,比如小孩可以更舒适地坐在购物车上。
很多高线市场零售商,以及区域知名零售商,对于带宠物购物,当下做的还是在卖场外布置宠物笼,让人宠“分离”购物,但是很多顾客要把宠物关进宠物笼则比较困难,费劲不方便,也会让带宠购物产生更多心理负担。
淘小胖在这块走得比较靠前,它的宠物车设计及质量还不错,宠物能固定住。由此,宠物服务这块,是淘小胖对既有零售有提升的一面。
但是,可能也需要说的一点是,相比服务见长的胖东来等,淘小胖的一些服务也可能还有达不到的地方,比如员工肢体信息所释放出来的主观面貌与服务积极性(包括联营商家,及品牌导购),相比胖东来等,可能还是要相对弱一点。
6、小吃化表达。
在卖场收银线外的“商店街”,淘小胖安阳店做了20个左右档口,以及堂食区,整体呈现出一个中小型美食城的形态。
这些档口以小吃餐饮为主体,主营全国各地域小吃,客单价不高,消费门槛较低,有聚流功能,与淘小胖品牌的匹配度也不错。
餐饮需要大流量,没有大流量做不起来,但是小吃化餐饮由于消费门槛低、便捷,更具烟火气,进而使其具有了聚流功能,并产生出更好的消费转化率。
淘小胖自己也做了自助火锅,29元一位,用的是超市供应链食材。
二
标准化与多样性
淘小胖安阳店,整体看起来还是想做一个宽客群、宽场景的中心化聚流超市,所以,它未来可能需要找到标准化与服务多样性的平衡。
标准化带来更好的复制性与经济性,但标准化的投入门槛高,且可能会牺牲多样性(越少越容易标准化)。多样性则带来更宽的场景与消费人群,但它连锁复制到一定规模后,有可能会出现连锁复制管理难度高,且不“经济”。
以米面杂粮为例,在华北,人们以面食为主,但偶尔也会吃点米饭、小米,加上人口老龄化、小家庭化,人们在买这些商品时,都买得不多。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消费人群更喜欢小批量散称散买一点这样的商品,而不是购买大包装米。淘小胖还在做这个场景,做这个人群市场,它提供散卖区。其他一些新的超市品牌,比如鲜风生活,米、干货等则都已经不散卖了,不做这个场景了,进而,鲜风生活的标准化程度高,但客群也比较年轻。一般来讲,更年轻,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更容易被“标准化”。
淘小胖也有更多的联营商家;它卖场内做了很大的一块非食区(烘焙都没有放进安阳店内);它的蔬果还是有大量的“非标”散卖。等等。
所以,淘小胖看起来还是想更多平衡标准化与多样性的矛盾问题,没太激进(可能也有起步投入能力不足的因素在里面)。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淘小胖不做标准化,不做工业化了。
淘小胖还是在做这一块,只是在找平衡,在做宽客群。
比如,淘小胖安阳店的蔬果在提供大量散卖的同时,非标易损的叶菜,却几乎全部预包装工业化售卖了。
同时,它的各个品类商品,既有包装起来的商品,也提供非包装商品,比如豆腐、面点、肉等,淘小胖在找平衡。
在成本控制上,淘小胖虽散卖蔬果,但称重全放到收银台称重,卖场内不单独设置人力与面积来称重,力图控制成本。
当然,这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淘小胖人工收银台排队较长,但自助收银机用的人却相对没有那么多。(散卖需要人工称重计价,自助收银机当下还不能解决称重问题,需要称重的顾客只能去人工收银台排队。)
三
自有品牌
淘小胖自有品牌丰富度提上来了,据今年初《商业观察家》探访淘小胖郑州店时,其自有品牌品项丰富度有显而易见的增加,部分自有品牌商品的价格表现力也不错。
但整体感觉,受规模体量、投入能力等因素影响,淘小胖的自有品牌商品当下也仍还在爬坡过程中,包括自有品牌的包装设计,层次感,商品属性提炼,名品特色商品开发,趋势性商品开发等还在爬坡。
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