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刘禹锡写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话放在当下日本的转型,似乎再合适不过了。
2025年10月6日,国际市场发生一件大事,日本股市创下历史新高。
日经225指数当天暴涨超4.5%,强势突破48000点的整数大关,创下有记录以来的高点。
日本资本市场的表现,在亚洲,乃至全球都大放异彩。
日本市场这一波的强势表现,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政策预期的转向。
什么意思?
日本,可能重启量化宽松政策。
就在日本股市大涨的前一天,日本“女版安倍”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新一任总裁。
同时,自民党在日本国会保持第一大党的地位,所以,高市早苗预计几天后将在首相指名选举中成为首位女性首相。
接下来几天很重要,而“女版安倍”高市早苗很早就打了时间差,亮出了政策底牌,归纳起来就是三点: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反对加息。
这很像安倍经济学的延续。
政府多撒钱,企业少交税,存款多搬家。
结果就是,资金无处可去,而为了避免被大水漫灌稀释,只能涌向各类核心资产。
所以,市场嗅到了似曾相识的味道,日本政策可能会再次转向宽松,日本股市跳空高开突破48000点的整数关口。
高市早苗非常聪明,她知道日本要的是什么,她的每一个政策都戳中了市场的兴奋点。
第一个,扩大财政刺激的政策。
这就是字面意思,政府加大花钱力度,继续搞工程、修路建桥、新建工厂、补贴企业等等。
妥妥的凯恩斯,就是让政府创造新增需求!
因为,对于整个经济循环来讲,一旦需求起来了,订单就会增多。企业的营收、利润也会改善,表现在资本市场的估值里就是更有性价比了。
所以,日本股市吸引了大批资金,股价水涨船高。
具体来看, 10月6日当天,日本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等工业类个股平均涨幅超过6%,远超大盘均值。
第二个,坚持低利率的政策。
高市早苗明确地表示,反对加息。这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就是货币宽松的信号。
而资本市场最喜欢宽松的环境。
大家想一想,如果银行的利息很高,那么谁还愿意冒着市场波动的风险去炒股、炒房呢?
日本过去多年维持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就是为了引导日本老百姓不要再把钱存进银行。
毕竟当大家都把钱存到银行的时候,市场里的资金就会越来越少,流动性就在快速减少,市场的经济就会慢慢低迷。
高市早苗的表态,其实就是告诉市场,日本过去一段时间的加息可能要告一段落了。
日本将会重回宽松周期,以此吸引全球资金来日本投资,刺激经济增长。
第三个,日元贬值刺激出口的政策。
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0,就意味着日本企业的出口可能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的政策倾斜的方向。
当下,整个全球经济都在内卷,都在同质化,又恰巧全球需求都是在往下走。
这个时候唯有低价能够创造更多真实的需求,日元贬值就是希望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更便宜。
再加上日本早已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日本”, 日本海外净资产余额,约为日本GDP的83%,而日本海外的整体投资规模,约为GDP总额的2倍多。
所以,日本的各类产品本身也是历经各个市场的考验,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都有着极大的竞争力。
如果,价格能够再有竞争力,那么企业的销售业绩还是值得期待一下。
这是日本股市里出口权重占比高的行业在本轮上涨过程中,表现较好的根本原因。
总而言之,日本股市的这次大涨就是一次典型的“买预期”。
预期当下政策即将发生改变,资金提前涌入日本股市,把这些将来的利润预期都打在了价格的上涨中。
日本股市上涨的背后,也预示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可能远比市场想象的要有韧性,更加乐观。
这里用两组数据解释下逻辑,分别是宏观数据、微观数据。
先看宏观数据。
9月8日,日本政府周一公布数据显示,日本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上修至2.2%,远高于初值的1%。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速上修至0.5%,高于预期中值和初值的0.3%。
这标志着,日本经济已经实现了连续第5个季度的扩张。
国际经合组织也上调了日本的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达到1.1%,比之前多增0.4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日本央行数据显示,日本所有地区均表示经济正在温和复苏,或正在加速复苏,或正温和加速复苏。
其中,有些行业有些企业表示,由于近期物价上涨、劳动力短缺以及最低工资上调,他们需要继续提高工资。
日 本企业对于投资的力度也正在加大,特别是数字领域、机械设备领域的增长最为明显,比如,软银、丰田等企业都在加大对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的布局。
种种迹象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日本经济早已经走出通缩,走出泥潭,走出失去的20年、30年,日本的企业盈利、投资力度都已经重回扩张周期。
而且,这个扩张周期的趋势不容小觑,可能是20年、可能是30年,也可能会更长久。
接下来看微观数据。
日本的一些柴米油盐领域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日本知名调查研究公司帝国数据银行3月31日展开对195家主要食品制造商的价格调整动向调查。
结果表明,4月份将有4225 种食品和饮品价格上扬,主要涵盖啤酒、食用油、火腿等。
其中,自2025年1月起,单月提价的商品数量已经连续4个月持续增长,这也是自2023年1月以来,时隔一年半再次有超过 4000 种商品价格上涨。
从啤酒到食用油,从香肠到速食米饭,几乎涵盖了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 。 显然, 柴米油盐的价格 都在上涨。
这是通胀,但也是经济正向循环的一个积极信号。
逻辑如下,
商品价格上涨了,企业盈利才会有改善,员工薪资才有上涨空间,大家才愿意花钱改善生活,形成“商品涨价——企业盈利——工资上涨——消费回暖——商品涨价”的良性循环。
虽然,当下日本依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日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居高不下的债务赤字等挑战。
但是,日本经济从股市新高,到GDP连续增长,再到投资、消费的回暖,都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良好势头。“女版安倍”高市早苗的政策更是给当下日本经济添加了一把火,增强了市场信心。
日本的转型成功,是时候引起我们的正视了!
第四季度,政策会加力刺激吗?有哪些必须关注的重磅事件?资本市场还有哪些机会?大盘如何走?行情接下来调整还是继续上攻?
每日直播,分享最新资本市场分析情报,和管清友、吴小平、潘向东等一起了解政策趋势和经济走势,找到确定性机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