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减持利空效应正在显现。果麦文化(301052.SZ)大股东估计自己也没料到,9月30日发布的一则预减持50万股的公告,当时涉及市值不过4000万元,但假期后的两个交易日,股价直接跌去了35.35%,站上两市跌幅榜第一,公司总市值蒸发近27亿元。无独有偶,三季度翻倍的牛股张江高科(600895.SH)也在发布了减持公告后立马受到跌停打击。
纵观今年前三季度减持金额最高的A股上市公司,Wind数据显示,华勤技术(603296.SH)以员工持股平台减持超过35亿元位居榜首,光启技术(002625.SZ)、德赛西威(002920.SZ)的重要股东减持紧随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华勤技术中途提前终止了减持计划。而就在终止公告发布的前两天,港交所披露了其提交的赴港上市申请。
日前,《星岛》记者曾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华勤技术董秘办,问及提前终止减持是否与赴港上市有关。一名工作人员澄清表示,两者并无关联。随后,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也回复称,此轮减持已完成,所涉人员均为在公司奋斗多年的核心员工。
有意思的是,接着的9月25日和9月30日,华勤技术又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展和结果公告,透露包括副总经理王志刚在内的88名激励对象以39.96元/股完成了超44万股认购,缴款金额合计1759.64万元。截至10月10日收盘,华勤技术股价报于97.60元,以此价格计算,这次激励计划相当于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又送出了2500多万元的“大红包”。
减持计划提前取消
据华勤技术今年7月发布的公告,海南勤沅、海南创坚、海南软胜、海南华效、海南摩致5大员工持股平台在此次减持前分别持有公司5.79%、5.45%、5.4%、5.2%和5.02%的股份。上述股份来源均为公司IPO前取得的股份及公司权益分派由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式取得的股份。
因自身资金需求,这5大员工持股平台计划在今年8月18日-11月17日期间,合计减持不超过4063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4%。
但今年9月18日,华勤技术突然公告本次减持计划提前终止,并披露在今年8月28日-9月18日期间,海南勤沅、海南创坚、海南软胜、海南华效、海南摩致已分别减持875.39万股、721.83万股、801.64万股、662.24万股、834.48万股,合计约3895.59万股,相比之前计划上限完成了95.88%。
赴港二次上市
华勤技术创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营服务的平台型公司,主要服务于移动终端、个人电脑、数据中心、汽车电子、工业等行业客户。
近年来公司构建了“3+N+3”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业务成为公司三大核心的成熟业务,衍生拓展涵盖智慧生活、商业数字生产力以及数据中心全栈解决方案的多品类产品组合,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汽车电子、软件和机器人三大新兴领域。
据灼识咨询,以2020-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ODM累计出货量计,华勤技术是全球第一大的智能手机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厂商。2024年,公司是全球第一大的平板电脑ODM厂商和智能穿戴ODM厂商,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大的笔记本电脑ODM厂商。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客户覆盖全球前10大智能手机品牌中的8家,全球前6大笔记本电脑品牌中的4家。
华勤技术招股书截图。
同时,公司打造了“China+VMI”全球供应链布局,在东莞及南昌两地分别建立了大规模的研发、制造及供应链中心,在海外的越南、墨西哥、印度建立了全球化的制造布局,2024年在印度和越南已实现规模化的量产交付。
财报显示,去年,华勤技术营收突破千亿达1098.78亿元,同比增长28.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6亿元,同比增长8.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45亿元,同比增长8.43%。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839.39亿元,同比增长113.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9亿元,同比上涨4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09亿元,同比上涨47.95%。
谈及此次冲刺港股市场的考量,上述工作人员表示:“首先是现在政策端有适合的窗口期;其次赴港上市会为我们带来几个层面的好处,比如能够在香港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与国际资本接轨的资本平台,同时我们的股东结构也能得到更加多元的迭代。”
此外,该名工作人员还表示,公司的海外员工数量持续增长,赴港上市后,建立员工持股平台也会更方便些。
谈及此次募资计划,上述工作人员称,若港股融资到位将更多投入到研发端,然后一部分用于产能端建设。
低毛利率之困
如该工作人员所言,华勤技术近年在研发费用上一直坚持大手笔,2022年-2024年,分别为50.47亿元、45.48亿元、51.56亿元,合计达148亿元。
然而这并没有为公司换来较高的毛利率。赴港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7.4%,而去年同期为11.3%。2022年-2024年,这一数据则分别为9.6%、10.9%和9%。
华勤技术港股招股书截图。
在招股书中,公司解释,今年上半年毛利率的震荡与收入结构的变化有关。如数据基础设施产品收入增加,但其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较高,毛利率相对低于PC产品的毛利率,从而拉低了整体毛利率。
此外不同业务板块的毛利率也产生了变化,如移动终端的毛利率由去年上半年的12.5%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8.8%,主要由于和其他移动终端产品(如智能穿戴和平板电脑)相比,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智能手机占比上升。
“由于收入结构变化,数据业务占比提升,但利润率偏低,导致影响了公司整体毛利率。”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三巨头的新策略
事实上不只华勤技术,同为ODM巨头的闻泰科技和龙旗科技也同样面临着营收占比较大的业务毛利率低的困境。
ODM三巨头2024年财报毛利率统计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星岛》记者分析,ODM企业毛利率普遍偏低,主要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面临价格战和利润压缩;客户集中度高,为维持大订单往往需要接受客户苛刻的价格条款;缺乏品牌溢价,难以获得品牌带来的高附加值。
但三巨头面对困境的应对却各不相同。
闻泰科技“断臂求生”出售了产品集成业务。去年12月,公司和立讯精密大股东立讯有限签署了《出售意向协议》,拟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的与产品集成业务相关的9家标的公司股权和标的经营资产转让给立讯有限或其指定方。今年1月已完成协议首期交割手续。
Choice金融终端截图
据闻泰科技今年9月发布的公告,各项交割工作仍在推进中,其中大部分股权、相关业务资产包已经交割。10月9日,公司股票开始停牌,市场猜测或与该事项有关。
龙旗科技则聚焦“1+2+X”产品战略。今年上半年,其占比较大的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同比下降了22.28%,而毛利率较高的AIoT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了45.26%。同时,公司在AIPC、汽车电子新业务领域也取得了新进展。2025年上半年,龙旗科技还涉足具身智能领域,投资了智元机器人。10月9日,龙旗科技和智元机器人举办项目开工会,共同宣布就工业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开展全面合作。
再看华勤技术,在保持高性能计算、智能终端业务的同时,也在拓展汽车电子、软件、机器人业务三个新赛道,其中,机器人是公司更为重视的领域。“2025年年初,公司收并购了豪成智能,目前内部整合顺利,已经在头部家用清洁机器人品牌公司实现量产交付。”华勤技术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透露。
“当前ODM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将更加依赖技术驱动,ODM厂商聚焦‘智能化+定制化’,服务模式从单一制造转向‘全链路解决方案’。”张孝荣表示。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来源:星岛环球网
上一篇:正规平台有哪些,斗牛房间怎么创建的天狗大厅/微信链接房卡低价销售
下一篇:从1534万元减少到300万元 金城医药实控人拟被行政处罚 从1534万元减少到300万元 金城医药实控人拟被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