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时代之笔擘画新章,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铺就的壮阔画卷中,证券业正以创新之墨挥毫作答。这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更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生动实践。证券业以“国之大者”为经,以“民之关切”做纬,让金融血脉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奏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资本强音。证券时报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推出“做好‘五篇大文章’ 证券业作答进行时”系列专栏, 本篇为系列报道之四十一,敬请垂注。
在证券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借助金融科技重塑服务模式与提升运营效能,已成为券商发展的关键议题。
以零售财富管理为特色业务的华西证券,构建了数字化系统支撑、标准化内容与敏捷机制保障的集约运营体系,系统性重塑客户触达方式,实现客户数量、资产结构与运营效率的多重提升,关键指标与投产效率居行业前列。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落地,华西证券将大模型集成于客户服务、产品运营与决策支持等多环节,形成精准服务、敏捷运营、人才梯队与智能风控四位一体的差异化优势,为行业实践“数字金融”提供可借鉴路径。
运营新模式破解行业痛点
如何借助互联网及金融科技手段,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服务经纪与财富条线的“长尾客户”的拓展,是近年来行业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的破局关键。
1年时间内,龙涛累计激活长尾客户超5000名,归集资产约8000万元,召回达标户500余户,展现了长尾客群集约化运营模式的巨大优势。
在内容服务方面,华西证券已构建基于客户生命周期、投资场景周期、日间行为周期,以及客户情绪维护的“3+1”内容服务矩阵,且实现“客户服务运营+员工展业运营”两端互享互通的标准化服务体系。该体系结合前期已经建立的智能推荐引擎,实现对客群需求的精准定位,以及相应服务内容的精准快速匹配。
在机制方面,上述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华西证券突破行业常规,在总部设立集约化运营中心,构建“总部中枢—分支机构”协同的集约化运营组织体系。
数字化重塑服务与管理
集约化服务“长尾客户”仅是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切面。当前,行业正加速推进全方位数字化建设,以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双重提升。在此背景下,华西证券围绕客户服务、业务管理、组织协作及风险管理等四大领域,打造以数据资产为核心、以AI能力为突破的特色化、差异化、智能化的业务经营生态。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在“客户服务”领域升级方面,华西证券实现数字能力与客户服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即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围绕客户生命周期及需求变化,进行差异化服务场景创新,搭建客户商机洞察—服务触达—跟踪陪伴—价值提升—服务迭代的数字化服务闭环。
“业务管理”领域深化方面,该公司通过流程自动化大幅削减人工环节,推动产品、策略与服务能力跨板块共享,强化资源协同;依托数据洞察实现精准决策与资源优化,全面提升管理效能与业务响应敏捷度。
“组织协同”提效方面,华西证券借助数字化人力模型实现岗位精准匹配;通过三级绩效看板,监控人员效能,可视化评估人员贡献,实时追踪团队产出。同时,该公司建设数字化培育体系,推动人才与组织效能协同成长,形成“精准管理+敏捷培育”的新型组织机制。
“风险管理”领域强化方面,华西证券依托AI大模型能力,构建金融风控模型,通过数据分析与算法评估,实现风险监控流程化、风险预警实时化、智能质检自动化。
该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通过上述深度融合,我们逐步构建起‘精准服务+敏捷运营+人才支撑+风险可控’的差异化竞争力,为业务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多业务板块启动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华西证券在零售财富管理、自营投资及研究业务等多个板块启动金融数字化转型战略计划。记者注意到,“探索金融科技赋能,提升展业效率和综合治理水平”被列入该公司2025年的经营计划。
据悉,在零售财富管理,华西证券通过“华彩人生”“华西168”两端产品及零售业务运营体系,实现业务过程、运营过程及一线展业的全面数字化。自营投资方面,华西证券推出了固定收益业务转型升级的核心项目——FAST计划,通过自主研发的“飞跃”平台,实现交易、销售及运营管理等环节的全面整合与效率优化。研究业务实施OR计划,通过建设统一管理平台,实现研究业务的集中化、规范化管理。
此外,华西证券还布局大模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已构建“湖仓一体大数据平台+孔明AI大模型平台”双轮驱动的数智引擎。据了解,前者主要用于数据治理体系建设,通过完善相关信息系统,建立“生产者—治理者—消费者”三层数据架构,持续提升数据质量与价值;后者主要为员工提供高效办公的智能助手。
本文原载于10月9日出版的《证券时报》,原标题为《数智化服务“长尾客户” 华西证券破局行业难题》
责编:王璐璐
校对:王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