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学家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理论的阐释。
▲图据央视新闻
根据诺奖官网,现年69岁的菲利普·阿吉翁的肖像被放在三人最中间的位置,他和另一位获奖者豪伊特在199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构建了数学模型来阐述“破坏性创新”对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性。
父亲开画廊
母亲做时尚女装
除了学术研究之外,阿吉翁对广阔的现实世界充满了热情,曾为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法国前总统奥朗德以及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提供经济政策意见。据曾经的采访内容透露,他的多元化兴趣和跨学科的研究灵感来自他的父母。
▲当地时间10月13日,阿吉翁在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接受媒体采访 图据视觉中国
他的父亲雷蒙德和母亲加比都是来自埃及亚历山大港的犹太人,两人自幼青梅竹马,结婚后一同移民到法国巴黎。阿吉翁的父亲开办了一个现代主义画廊,母亲加比从小对女性时装很感兴趣,创办了日后著名的“Chloé蔻依”品牌。加比也是“prêt-à-porter”(奢华成衣)这一名词的发明人,开创了将女性化审美、精细化剪裁与大批量生产相结合的风格,打破了以往高端品牌垄断时尚设计的局面,将充满设计感的服装带给了更广泛的女性群体。
阿吉翁曾表示,尽管父母工作都很忙,但还是时常在家带他讨论艺术、政治和学术话题,让他从小就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广阔的知识面。他还和家人一起融入了巴黎左岸的知识分子圈子。他母亲加比在时装领域屡屡打破常规的大胆做法,也为阿吉翁后来投身“破坏性创造”范式的研究埋下了创造性的种子。
▲阿吉翁的母亲加比
阿吉翁先后在卡尚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第一大学攻读数学,并于1983年获得应用数学与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导师的建议下,他转而投身经济学研究,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1987年,他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来担任哈佛大学教授。目前他在法兰西学院、伦敦政经学院、巴黎经济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担任教授,同时他在英国和美国都以外籍身份当选了科学院院士。
涉猎广泛
跨界经济政治AI研究
阿吉翁的研究视野不仅局限于欧美发达国家,还时常跨出经济学范畴。他对发展中国家的赶超之路很有研究,曾经细致钻研过阿根廷在20世纪的衰落以及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发展历程。
阿吉翁对法国政治参与很深。2012年,他与法国经济学界同仁联名发表公开信《我们作为经济学家,只支持奥朗德》。阿吉翁认为,奥朗德的经济方案“中肯合理,具有现实可行性”,特别是奥朗德采用了他关于增长和就业的建议。后来在奥朗德的举荐下,阿吉翁受到潘基文的信任,成为联合国“就业和经济增长高级别委员会”专家顾问。2017年法国大选中,阿吉翁支持马克龙,并成为后者的顾问。
此外,阿吉翁对现实社会的问题也有强烈的参与热情。他近年来发表了多篇文章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他认为AI的进步会每年给法国经济带来0.8至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而且增长带来的潜力将远远超过部分岗位(如行政办公人员等)失业造成的社会成本。
他还呼吁法国人要“活到老学到老”,2024年他发表文章《年龄大一岁,智慧增一点(也离前沿远一点)》,探讨AI发展对老年工人职业生涯的影响。他发现,尽管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加脆弱,但对于教育程度较高、尤其是学习STEM学科的老年人来说,他们能更从容地应对技术变迁带来的影响。
2025年,他和法国经济学同行祖克曼爆发了著名的公开辩论,反对后者向富豪额外征税(在法国社会被称为“祖克曼税”)的想法。阿吉翁认为,人们常犯的错误是“用静态的眼光来看待收入不平等问题”,而忽略了企业家精神和“破坏式创新”可以创造更多财富,只有形成持续的经济增长才能化解不平等带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