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发生了哪些热点事件?投资者在吃“瓜”的同时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这对投教工作开展有哪些启发?在10月14日广东证券期货业协会与南都湾财社共同举办的“投教新视界 粤投粤有方”投教微视频创作交流暨微视频大赛成果分享活动上,南都湾财社金融与行业新闻部副主任任先博作了题为《热点舆情视角下投教优化路径》的分享,通过多个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当下资本市场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以及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以舆情为引导、变被动应对为主动赋能的投教优化新路径。
“AI股神”成新行骗手法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至关重要
今年以来,AI技术催生的“虚假股神”成为新行骗手法。社交平台涌现大量仿冒知名投资人的账号,通过AI生成逼真视频,打造“大佬联合荐股”“独家抄底策略”等虚假内容,以“免费指导”“稳赚不赔”为噱头引流。
AI荐股、AI仿真的核心逻辑仍是“引流—洗脑—变现”的传统诈骗套路。这些“AI股神”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既涉及技术本身的迷惑性,也与投资者追求“快速致富”的心理和信息不对称等有关。投教工作需帮投资者强化技术风险认知与资质核验能力,培养理性投资心态与风险防范习惯,从根本上瓦解“AI股神”的生存土壤。
除了“AI股神”,今年5月份的一场信创ETF套利风波,也给部分投资者上了一堂课。起因是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发布重组公告并停牌,市场预期这两只股票复牌后将大涨,于是近70亿元资金涌入7只重仓这两只股票的信创ETF,试图通过ETF间接持有停牌股实现套利。然而,当6月10日两只股票复牌后,尽管中科曙光涨停、海光信息上涨4%,但7只信创ETF却全部下跌。大规模资金的涌入极大地稀释了停牌股在ETF中的权重,导致套利策略失效,大量资金被套。
此事件暴露了ETF套利的三大风险:一是溢价回落风险。停牌期间投资者预期推动信创ETF出现显著溢价,但复牌后溢价迅速消失甚至转为折价;二是规模稀释风险。随着申购规模大幅增加,管理人在成分股停牌下未能同步买入补货,导致停牌股在ETF中的权重被稀释;三是规则限制风险。多家基金公司将海光信息、中科曙光的现金替代标志设为“必须”,这意味着申购ETF的投资者需以现金支付停牌股的替代资金,而赎回者只能获得现金而非股票,这使得“买入-赎回”套利策略无法实施。
对于投教工作者而言,此案暴露出投资者对ETF投资依旧存在盲区,投教工作依旧需加强对ETF普及教育,帮助投资者理解其运作机制和风险特征,让投资者真正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风险在哪里。
“老登股”PK“小登股” 折射投资理念和逻辑差异
除了帮助投资者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引导投资者建立正确的投资逻辑也至关重要。
今年9月份,A股市场掀起了一场关于“老登股”与“小登股”的投资理念大讨论。事件起因是某券商分析师预测科技股中际旭创到2027年净利润能超250亿元,遭到买方大佬质疑,年轻分析师直接回怼“买你的白酒去吧,老登”。
所谓“老登股”指传统行业龙头,如白酒、金融、能源等,而“小登股”则代表AI、算力、半导体等科技成长板块。这场争论反映了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理念的激烈碰撞,既揭示了标签化投资危险——盲目跟随市场热点标签可能导致投资决策简单化,也揭示了风格轮动风险。
对此,投教工作应帮助投资者避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认识到市场风格轮动的规律性,建立均衡配置的理念,保持独立思考而非盲目接受专业人士看法,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哲学。
此外,今年以来,证监会公布多张天价罚单,如自然人夏德全因控制多个账户、连续交易拉抬股价并反向卖出,合计获利2797.87万元,被依法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等额罚款,累计罚没5595.74万元。实际上,市场操纵者常常采用多种隐蔽手段制造交易活跃的假象,诱骗投资者跟风,其核心逻辑是“人为制造短期行情获利”。投教工作需帮助投资者了解这些常见手法,引导投资者建立正确的投资逻辑:应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竞争优势等基本面信息,进行投资标的筛选和“排雷”。只有帮助投资者回归价值投资,才能降低因市场操纵、情绪炒作带来的风险,实现更稳健的投资收益。
段子比研报“跑”得快 投教工作应如何优化?
该分享还总结了当下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主要特征:一是热衷在社交平台获取市场信息、研判行情;二是依赖零碎线索、坊间传言,甚至主观臆测来拼凑出事件的完整图像;三是梗图、段子往往比严谨的分析报告传播得更快,易引发非理性的群体性情绪共振;四是在投资社群中,KOL观点易起到关键引导作用,而圈层内形成的共识往往是集体行动的序曲,通常预示一致性买卖行为。
针对这些投资行为特征,投教工作应该如何构建有效的应对策略?首先,投教应注重时效与陪伴,跟紧热点,及时传递和解读政策、市场与风险,通过“准时”更新内容,建立信任和黏性;其次,避免短视频跟风制作,概念生搬硬套,叙事平淡或简单脸谱化,应该用投资或者生活真实故事替代纯功能描述,叙事起承转合要有戏剧冲突,引发共情;同时,通过“场景化”重构让知识“可用”,针对不同投资阶段定制相应的内容形式;此外,在传播上,要注重不同平台用户画像,区分不同平台特性,有针对性地设置内容语言、传播形式与引导话题;另外,积极拥抱AI工具,帮助投资者找到盲区;最后,机构可联合媒体制作专栏、开展线下活动等,形成“专业内容+大众传播”双重优势,借助机构媒体的公信力提升内容权威性,弱化投资者对机构推广“商业性”戒备。
今年3月份,南都投教新知内容实验室成立,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统筹:任先博
执行统筹:刘兰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 管玉慧 马青 刘兰兰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视频:马青 陈芳 实习生 王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