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零度
来源 /节点财经
10月13日,珍酒李渡集团的一则管理层调整公告打破了白酒行业的平静:
原CEO颜涛退居董事会副主席,57岁的汤向阳正式接任首席执行官。
这一人事变动恰逢白酒行业“内卷”加剧与国际化探索关键期——2024年珍酒李渡虽实现连续四年增长,但其主打的酱香型白酒赛道竞争白热化,海外市场仍处于破冰阶段。
57岁的“老将”汤向阳能否扛起攻坚大旗?珍酒李渡当前面临哪些生死考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下一阶段的目标又该如何落地?
这些问题,都摆在了刚刚上任的汤向阳面前。
01 临危受命:57岁汤向阳“能打”吗?
根据公告,汤向阳已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自2025年10月13日起生效。汤向阳将负责集团的整体管理及旗下子公司珍酒及李渡的业务运营及发展。
接棒CEO后,汤向阳的任期为三年,年薪及酌情花红合共每年500万元。除此之外,珍酒李渡通过“管理层持股+股权激励”政策深度绑定高层管理;据了解,汤向阳已持有集团83.3万股普通股,并通过股权激励计划获得333.3万股未归属股份。
新CEO汤向阳是谁?
公告介绍,汤向阳57岁,于1989年加入集团。他自2014年起担任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并自2023年4月起出任珍酒李渡副总裁。
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带领该公司旗下的李渡酒扭亏为盈。
2014年,汤向阳接管5年换了5任总经理的李渡酒业,并带领其扭亏为盈。接棒珍酒李渡集团的CEO后,汤向阳面对的,是一份有压力的成绩单。
珍酒李渡于2023年上市,被称为“港股白酒第一股”“酱香白酒第二股”,这家企业由三个酒企共同组成,经营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四大品牌,其中位于贵州的珍酒和位于江西的李渡是营收的主力军团。但近几年,面对白酒行业的竞争压力和下滑的消费趋势,珍酒李渡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据珍酒李渡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24.97亿元,同比减少39.6%;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减少23.5%。
新上任的汤向阳,就需要解决营收增速下滑的大问题,他能做到吗?
02 内忧外患:珍酒李渡的现实挑战
汤向阳接手的珍酒李渡,正站在“增长惯性”与“发展瓶颈”的十字路口。
从表层看,2020—2024年,珍酒李渡完成了连续四年增长的业绩,业绩分别为51.02亿、58.56亿、70.30亿、70.67亿,但值得关注的是,其营收增长率从2021年的112.66%下降到0.52%。《节点财经》看来,面对放缓的增长,汤向阳当前需要直视三大挑战:
挑战一:国内市场“内卷”加剧,酱香赛道红利见顶。
酱香型白酒自2020年起经历高速增长后,2024年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茅台等头部品牌牢牢占据高端市场,区域酱酒品牌则通过低价策略抢占下沉市场,珍酒李渡的中端价格带(主力产品单价300-800元)面临“上下挤压”。
挑战二:国际化仍处于“破冰期”,投入产出比例失衡。
尽管重启海外业务近两年,但珍酒李渡的海外收入占比仍极低,且面临三重障碍:一是消费认知壁垒,海外消费者对酱香的“酸涩感”接受度有限,更偏好威士忌、伏特加等口感柔和的烈酒;二是渠道成本高企,进驻国际五星级酒店、米其林餐厅的入场费与维护成本远超国内;三是竞争激烈,不仅要与其他中国白酒品牌比拼,还要与国际烈酒争夺货架资源。
董事长吴向东曾提出“抱团出海”,思路虽好,但需要具体机制落地——如何与其他酒企分摊海外推广费用、共享渠道资源,亟需管理者牵头推动;同时需优化海外产品组合,避免“一刀切”式的酱香输出,开发适配当地口感的衍生产品。
挑战三:多品牌协同不足,特色路线未达预期。
珍酒李渡旗下四大品牌未能形成“互补效应”,反而存在渠道重叠、资源分散的问题,导致营销费用居高不下。
在酱香赛道红利消退后,珍酒李渡试图将李渡的“文旅IP”、珍酒的“出口历史底蕴”转化为消费认知,而非单纯比拼口感与价格。但从目前的效果看,尚未跑出业绩亮点。
03 群雄逐鹿:珍酒李渡能打造出“茅台一样的产品”吗?
白酒行业的竞争已从“品类红利竞争”进入“综合实力竞争”阶段,在《节点财经》看来,珍酒李渡的下一阶段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其在行业格局中的突围策略。
从行业层级看,珍酒李渡处于“头部压制、腰部混战、尾部淘汰”的中间地带。高端市场被茅台、五粮液垄断,2024年茅台营收突破1700亿元,珍酒的高端产品难以形成威胁;中端市场是竞争主战场,习酒、郎酒、金沙等酱酒品牌与泸州老窖、剑南春等浓香品牌在此激烈厮杀;低端市场则由区域小品牌主导,利润微薄且品牌价值低,非珍酒李渡的战略方向。
从消费趋势看,“文化赋能+场景创新”成为破局关键。年轻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已从“社交刚需”转向“体验消费”,李渡的“考古文旅”、1912美食研究所的“佐酒菜品”恰好契合这一趋势,但如何将小众体验转化为大众消费,是珍酒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为了应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今年来,珍酒李渡祭出不少动作,如召开珍酒50周年庆典、签约姚安娜为白酒“申遗大使”、推出“大珍·珍酒”……
就在此前大珍酒的发布会上,董事长吴向东曾直言不讳:“我做梦也想做一个像茅台一样成功的产品。”
57岁的汤向阳接棒珍酒李渡,承载了董事长吴向东“做出茅台一样产品”的愿景。而此次人事调整的背后,是珍酒李渡在酒业深度调整期的战略思考。
在白酒行业面临消费需求分化、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的情况下,珍酒李渡已通过一系列动作主动求变:董事会主席吴向东亲自下场打造个人IP,试水视频直播带货,拉近品牌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珍酒推出新品“大珍”时创新性采用“送股招商”模式,强化渠道黏性;跨界推出“牛市”啤酒,探索品类延伸新路径。
这些举措背后,均凸显出企业在营销创新与市场破局上的迫切需求,而这正是汤向阳过往擅长的领域——其在李渡期间打造的差异化营销体系,或将在集团层面进行进一步复制与升级。
对于珍酒李渡而言,要实现回到增长的趋势中,是一场“持久战”。汤向阳的上任,为这场持久战注入了“老将”的稳健与经验,但最终能否抵达“世界一流酿酒企业”的目标,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题图由AI生成
上一篇:曹德旺谈退休:会担任终身荣誉董事长,幕后指导儿子 曹德旺谈退休建大学 曹德旺退休工程师
下一篇:从几经折戟到扬帆出海,这家“没少折腾”的科技公司做对了什么? 从几经折戟到扬帆出海,这家“没少折腾”的科技公司做对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