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门把手的由来和现状
隐藏式门把手并不是一个多么新鲜的设计,它的历史可以一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采用鸥翼门的梅赛德斯-奔驰300SL赛车,此后的几十年里,我们也经常能在一些追求极致的超跑或者赛车上见到它。
它的功能也就体现在超跑所追求的两大方向——极致的设计美感与更优的空气动力。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式门把手,它不会破坏车门的线条美感,也能优化车辆行进时的风阻。
而真正让它走入寻常百姓家,把它发扬光大的,还是我们熟悉的特斯拉。作为电动时代的先行者,特斯拉在Model S和Model X上,使用了电控的隐藏式门把手,让这个设计成了“科技感”的代名词。此后随着Model 3和Model Y的爆火,更是让无数车企争先恐后地学习模仿,隐藏式门把手由此大行其道。
仅仅特斯拉一家,在中国卖出的,配备隐藏式门把手的车辆,就超过300万辆。此外理想、蔚来、小鹏、小米、极氪、零跑等新势力品牌的旗下车型,也几乎标配了隐藏式门把手。数据显示,2025年配备非机械式门把手的新能源车型,比例高达38.9%。而即使是不限动力形式,新推出的SUV车型配备电动门把手的比例,也已经高达21.5%。
我们首先可以肯定一点:采用隐藏式门把手,并不是为了节省成本。传统机械式门把手单价通常在30-50元区间,而单套电动门把手系统,成本可以达到300-600元。高端车型中,这一成本甚至能超过1000元。
再看车型,对成本极其敏感的中低端油车仍然鲜见隐藏式门把手,而诸如路虎揽胜、奔驰S级这些百万级的旗舰燃油车,也都已经配备了隐藏式门把手。说隐藏式门把手是减配节省成本,显然站不住脚。
隐藏式门把手有没有安全风险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确一下隐藏式门把手的形态:你可能见过电动伸缩式、按压弹出式、半隐藏内扣式,以及其他类似按键开启的特殊形式。
而落到安全的问题上,对于隐藏式门把手的最大争议,就是在碰撞导致断电之后,门把手还能否正常使用。因此,我们只需要把隐藏式门把手分为电解锁和机械解锁两大类。舆论攻击的隐藏式门把手,明确指向了采用电解锁设计的隐藏式门把手。当车辆的蓄电池失效,或者线路被完全切断时,这种门把手有可能导致车门无法开启。
但这还不足以说它就比传统机械式门把手更加危险,全系采用电解锁隐藏式门把手的特斯拉,无论在中保研还是IIHS这些最严苛的碰撞测试中,都斩获了极佳的测试成绩。而作为后来者,小鹏、小米、极氪等等国内的新势力品牌,也普遍借鉴了特斯拉的设计,并且在中保研等测试中也表现不错,满足国标。
分析特斯拉的车门锁设计,它在车内配备了电解锁和应急的机械解锁装置,但在车外只提供电解锁。不难想象,当供电完全切断,那么车外很可能无法解锁。这是否足以说明它比机械式门把手更危险?
这种设计有极端场景可能无法解锁的风险,但非常反直觉的是,它在另外一些特定场景下,甚至要比传统机械式门把手更加安全。因为电信号的传递速度,要远超机械结构。也可通过软件定义,当碰撞发生时直接解锁。
所以尽管我们看到了一些传播甚广的事故案例,但并没有任何数据能够说明隐藏式门把手更危险,或者更安全。那些极端事故案例,只说明了一个事实:类似特斯拉的电解锁隐藏式门把手,绝对不是万无一失的,它并不完美。那些曾经无法解决的极端场景,也正是行业下一步要尝试突破的方向。
如何打造更加安全的车门解锁装置
我们调研了几个不同品牌旗下的车型,这些品牌每一个都是热搜的常客,从它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各种不同时期,不同思路下的隐藏式门把手设计。
特斯拉旗下车型,普遍都配备了车内的机械式应急拉手,车外并没有留额外的安全冗余。新势力品牌,包括小鹏、极氪,以及小米旗下的SU7,都学习了特斯拉的开门方式。从销量来看,这样的设计是市场的主流,也符合当前的安全法规。
就在今年9月,《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开始公开征求意见。标准明确要求: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当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且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采用类似特斯拉的门把手设计,显然已经不符合这份标准的要求。
很多新能源车企已经提前意识到了问题,比如小米YU7、问界M8都在电解锁门把手的基础上,配备了机械解锁回路,提前符合了国标要求。甚至还配备了CPM备用电容,可以在蓄电池断电的情况下,为门把手提供额外的48小时供电。此外像蔚来ET9,它在前舱蓄电池的基础上,还在后备箱设置了备份电池。这些努力,就是为了让极端场景下的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车企的创新设计,为行业提升了安全的上限。即将落地的新标准,则为行业筑牢了安全的下限。近期上市的问界全新M7、极氪9X等车型,已将门把手更改或保留为半隐藏式门把手、传统外露式门把手。
隐藏式门把手不会因争议而消失。随着技术迭代与标准完善,其形态或许会持续优化,但核心逻辑始终不变——在设计创新与安全冗余之间寻找最佳平衡。
真正的科技进步,既要通过创新改变生活方式,更要以严谨守护生命安全。在汽车工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隐藏式门把手的演进只是一个缩影。我们期待更多车企能以用户安全为核心,推出兼顾创新与可靠性的设计,让汽车技术在突破中不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