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腾茂科技的前次北交所上市申报过程中遭遇到了可谓是A股上市审核过程中极为罕见的一幕。也正是卷入了这场“风波”,才诱发了腾茂科技错失前次上市之机。2025年早些时候,一场涉案金额超过20亿的“新三板杀猪盘”大案经过媒体披露一度引发市场热议,而腾茂科技便是卷入这起“新三板杀猪盘”的股票之一。
本文由叩叩财经(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方知跃@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一年多前的2024年4月8日,尚未完成北交所下发的首轮审核问询,山西腾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腾茂科技”)便匆匆主动撤回了其向北交所递交的相关上市材料,从而终止了其好不容易迈出的资本化步履。
在经历了多日的休整与筹谋后,日前,腾茂科技又再次擂响了向A股市场进军的战鼓。
2025年10月中旬,腾茂科技的名字悄然出现在了山西证监局公示的企业上市辅导备案名单中。据相关备案信息显示,腾茂科技于2025年9月24日与西部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此次上市,腾茂科技的目的地依然指向了北交所。
公开信息显示,成立于2007年的腾茂科技为一家主要从事分子筛催化剂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其在分子筛、FCC 催化剂的研发创新、先进生产工艺以及规模化生产方面拥有完整的业务体系。
早在2022年8月3日,腾茂科技就已顺利登陆新三板成为一家公众公司。
和大多数选择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一样,腾茂科技的最终目的都是欲通过新三板为跳板实现向北交所上市的冲刺。
2023年10月11日,在中德证券的保驾护航之下,腾茂科技就首次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按照上市审核的流程,2023年11月3日,北交所旋即对腾茂科技展开了首轮上市问询。
紧接着,在2023年12月28日,因申报材料的财务数据有效期将届满需要更新,腾茂科技按规定中止了其北交所的审核推进。
谁料想,仅仅三个多月后,腾茂科技的北交所上市状态就直接从“中止”变更为了“终止”。
对于前次上市的告败,腾茂科技向其股东给出的解释也同样是语焉不详的一句“基于公司对未来战略发展考虑及资本市场外部环境等因素,经公司认真研究和审慎论证后,决定调整资本市场战略规划”。
如果单从腾茂科技的业绩表现而言,其前次北交所上市之旅着实不该如此“短命”。
公开数据显示,在2020年至2022年间,腾茂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5亿、2.06亿和2.63亿,对应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115.3万、3167.8万和3943.3万,营收和利润皆实现了稳定性增长。
就算是在其终止前次北交所上市前夕公布的2023年年报中,腾茂科技也有不错的表现,虽然在2023年中,其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了6.56%,但净利润却逆势增长13.05%,这也使得其当期的扣非净利润成功突破4000万。
当年腾茂科技的北交所上市到底缘何来去匆匆呢?
“腾茂科技的前次北交所上市申报过程中遭遇到了可谓是A股上市审核过程中极为罕见的一幕。”一位来自于腾茂科技的内部投资者向叩叩财经透露,也正是卷入了这场“风波”,才诱发了腾茂科技错失前次上市之机。
在2025年早些时候,一场涉案金额超过20亿的“新三板杀猪盘”大案经过媒体披露一度引发市场热议。
据媒体报道称,从2023年4月开始,有团伙通过建立炒股群的方式向部分投资者声称能拿到“内幕消息”,这一团伙向投资者们“推荐”的股票专门指向了新三板公司,以新三板某些公司股票不久将在北交所上市等不确定性信息为噱头,吸引投资者大量买入。在此之前,该团伙先是以极低的价格买入多只新三板股票,再在短时间内将股票价格拉抬至几倍甚至十几倍后,通过上述方式诱使没有新三板交易经验的投资者高位接盘,进而获取高额的差价。等到投资者买入股票后,股价随即暴跌。
2023年底,相关案件案发后,据悉已被南通市公安局正式立案,且该案件也成为了2023年公安部会同证监会部署有关地方公安机关联合证监稽查部门组织破获的重点案件之一。
消息称,在2025年5月,这起让多名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的“新三板杀猪盘”案,已有45人左右被抓捕,初步涉案金额超过20亿。
腾茂科技便是卷入这起“新三板杀猪盘”的股票之一。
“腾茂科技被这伙‘杀猪盘’盯上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上述投资者感叹称。
在2023年3月23日,也就是“杀猪盘”团伙开始谋划犯罪行径之初,腾茂科技刚好完成其挂牌新三板后的首轮定增,与此同时,腾茂科技也宣布其与中德证券正式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欲北交所上市。
在当年腾茂科技公开披露的上市辅导备案报告中,其在辅导工作安排一栏中,也较为详细地公示了上市辅导推进的时间表。
据彼时中德证券的相关安排,其对腾茂科技的上市辅导内容将大致分为5个阶段,其中在2023年9月至10月,中德证券将对腾茂科技的上市辅导“申请验收”。
这一时间安排的信息公示,无疑成为了“杀猪盘”团伙用以“操纵股价”并鼓吹投资者接盘的最佳“佐证”。
于是,在腾茂科技前次北交所上市辅导推进的同时,“杀猪团”团伙们那罪恶的黑手也随之开始布局其中。
“虽然被卷入‘杀猪盘’的新三板股票远不止腾茂科技一家,但该团伙操纵腾茂科技的时间与其前次北交所上市申报的关键点正好相当吻合,在股权问题上出现了如此大的争议,所以此后腾茂科技的北交所上市受阻也成为了必然。”上述投资者认为。
因申报北交所上市,企业需是新三板挂牌的公众公司,而新三板因投资资格和流动性问题,使得很多遭到“新三板杀猪盘”侵害的投资者不仅维权困难,还存在股权合规性等确权问题。
据媒体披露的相关案情细节称,因新三板开户门槛较高,个人投资者日均资产需在100万到200万不等,在上述受骗接盘的受害者中,大多数投资人是达不到开户条件,于是这些“杀猪盘”团伙还介绍其找中介机构垫资开通账户,或是利用壳公司开户。
“清晰的股权结构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和沪深IPO一样,企业的股权归属明确,不存在纠纷或潜在问题,也是北交所上市审核的重点关注内容。”一位来自于沪上某大型券商的资深保荐代表人坦言,即便腾茂科技在上述“杀猪盘”事件中,其自身也属于被相关团伙“操纵”的对象,属于“无妄之灾”,但卷入此风波,也的确需要重新对相关股权结构的合规性进行梳理。
1)上市关键期遭“杀猪盘”
在腾茂科技终止前次北交所上市审核半年后,2024年10月28日,证监会以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揭开了一年前,新三板“杀猪盘”们操纵腾茂科技的种种细节。
在这份指向两名分别名为刘洪涛、娄阁的自然人的处罚决定书中,证监会称,刘洪涛与娄阁是合作关系,娄阁主要负责协助刘洪涛寻找有出售股票需求的新三板挂牌公司,选定股票后,刘洪涛与娄阁共同出资买入目标股票,将股票价格在短时间内拉升至预定的目标卖出价格。随后,刘洪涛利用不确定的信息诱导其他投资者买入股票,刘洪涛、娄阁将卖出股票金额扣除成本费用后再按出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
而此次刘洪涛、娄阁二人遭受处罚,即是二人按照上述模式,操纵新三板挂牌企业腾茂科技。
据证监会调查,刘洪涛、娄阁二人通过自己实际控制的6个证券账户(下称“账户组”),在在2023年6月19日至9月28日期间,对腾茂科技实施了股价操纵。
刘洪涛、娄阁操纵腾茂科技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建仓阶段。
即2023年6月19日,账户组首先通过大宗交易单向买入500万股腾茂科技,持仓量占腾茂科技流通股本比例由0上升至11.75%。
二是拉升股价阶段。
2023年6月29日至7月3日,账户组通过高价相关交易拉抬股价,股价从11.97元拉抬至25.8元,涨幅高达115.54%,同期新三板成指从922.86上涨至924.04,涨幅0.13%。
三是出货阶段。
到了2023年7月4日至9月28日,随着“杀猪盘”通过释放不确定性信息,引导投资者大量买入接盘,账户组累计卖出金额1.2亿元。其中,2023年7月4日至7月31日为集中卖出期间,卖出价格均接近22.8元/股。
经过上述操纵后,刘洪涛、娄阁控制使用账户组累计买入536.63万股,卖出536.56万股,持有余股702股,扣除税费后盈利8367.49万元。
从刘洪涛、娄阁操纵腾茂科技股票的时间线上看,其无疑是精准利用了彼时腾茂科技前次北交所上市进展的节奏。
如在刘、娄二人建仓之时,正是腾茂科技宣布正式进入新三板创新层后不久。
2023年5月18日,腾茂科技发布提示公告称公司正式进入创新层交易。
众所周知,新三板企业进入创新层就意味着其距离申报北交所上市便实质性又推进了一步。因为按照相关规定,申报北交所上市的企业需在创新层挂牌且满足一定的时间期限。
2023年6月21日,腾茂科技又进一步发布股东所持公司股票自愿限售公告,这无疑又很容易被“有心之人”故意带“节奏”将之解读为“上市将近”的信号。
2023年7月13日前后,随着刘洪涛、娄阁不断拉台腾茂科技股价至新高,腾茂科技前次北交所上市辅导第一期工作报告又按规定披露,这无疑又让投资者们深信了刘洪涛、娄阁散布出来的“不确定信息”,于是,更多的投资者对之趋之若鹜,最终成为了“杀猪盘”的受害者。
2023年9月28日,也正是在刘洪涛、娄阁二人“出货”腾茂科技的最后一天,腾茂科技宣布其北交所上市辅导正式获得验收完成,并在次日正式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至此,刘洪涛、娄阁二人精准地在腾茂科技“利好兑现”前完成了对其的股价操作。
有多少投资者在刘洪涛、娄阁操纵腾茂科技期间成为了“受害者”买入了腾茂科技呢?
一组数据就可见一斑。
据叩叩财经获得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23年6月30日,也即是刘洪涛、娄阁二人布局腾茂科技并开始拉升股价的前夕,腾茂科技的普通股东数量仅有17名。
2023年9月30日,因申报北交所上市,腾茂科技从当日起开始停牌。而此时,腾茂科技的普通股东数量则已暴增至205名。
也即是说,在刘洪涛、娄阁操纵腾茂科技期间,也即是腾茂科技申报北交所上市的前夕,仅仅三个月时间里,有近200名投资者入局其中。
“这近两百名新进股东中,很大部分应是刘洪涛、娄阁二人股票操纵案的受害者,这些股东后期的维权争议和股东权属的合规性,都可能影响到腾茂科技股权结构清晰的认定。”上述资深保荐代表人坦言。
2)业绩大增之下重启上市路
以刘洪涛、娄阁二人控制的账户组在操纵股价期间累计卖出腾茂科技金额1.2亿元估算,在此时间段内,遭到其“杀猪盘”引诱入股接盘的受害者,平均在腾茂科技中的投入便将超过60万元。
随着刘洪涛、娄阁二人操纵腾茂科技的案件曝光,在腾茂科技终止前次北交所上市后,如今其在新三板的价格已从2023年7月时最高近45元/股跌至如今的5元/股。
在投资者们寻求维权的同时,腾茂科技如今重启北交所上市,也让这些“新三板杀猪盘”的受害者们看到了“生还”的希望。
腾茂科技和他的投资者们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在2024年4月宣布终止前次北交所上市后,腾茂科技的经营也继续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2025年上半年,腾茂科技更是交出来一份满意的成绩单,这也成为了其能迅速重启上市规划的最大依仗。
据腾茂科技2024年年报显示,在这“最近一年”中,其营业收入虽仅同比增长了0.17%,但也总算重回增势,而其当年的扣非净利润则成功突破5000万大关,同比增长达到了24.25%。
在2025年前六个月,腾茂科技的营收和利润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爆发式增长,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22%,录得1.4亿,扣非净利润则达到3318.5万,同比增长52.83%。
纵然业绩的增厚,让腾茂科技重启上市并成功闯关北交所有了更大的筹码,但在一些上市合规性的瑕疵上,依旧不能掉以轻心。
在前次申报北交所上市期间,有关腾茂科技是否存在未披露股权代持的问题就收到了监管层的重点关注。
原来,在2023年1月,也即是在腾茂科技前次北交所上市即将拉开上市辅导序幕的前夕,彼时刚刚在新三板挂牌不久的腾茂科技便进行了一个股权定增,其以6元/股的价格向两名自然人定向发行股票168万股。
自然人陈浩以现金认购其中85万股,自然人牛秀宇认购剩余的83万股。
参加该次定增的自然人陈浩,并不是陌生面孔,其不仅在此之前就早已是腾茂科技在册股东之一,还是腾茂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泽红的侄子。
但在此时腾茂科技前次上市辅导前临时突击入股的新增自然人股东牛秀宇,其身份就颇为神秘了。
在当年腾茂科技向北交所递交的前次上市申请中,也并未披露牛秀宇的具体身份,仅称牛秀宇与“公司,公司其他董监高及其他主要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
北交所随后就曾在对腾茂科技上市的首轮问询中,首当其冲地要求其说明“2023年向陈浩、牛秀宇定向增发的背景及原因,定价依据及其公允性,出资真实性及款项支付情况”,并质疑“是否存在股权代持情形”。
因直到腾茂科技终止前次北交所上市,其也未正式回复北交所的上述问询,外界对于腾茂科技如何应对监管层的质疑也不得而知。
也难怪北交所会对牛秀宇的入股动机产生怀疑。
据叩叩财经获悉,牛秀宇出身于1998年5月,在其入股腾茂科技之时,尚未满25岁,更重要的是,牛秀宇入股腾茂科技的这近500万资金来源竟是来自于“亲属赠与”。
在近几年内,腾茂科技还有多笔无息借款发生,其真实性,也曾被北交所关注。
如腾茂科技曾于2019年11月6日,向河津市龙门洗煤厂、河津市恒世通贸易有限公司分别借入资金300万元、1200 万元。腾茂科技后续归还借入资金时,前述对象竟放弃 2020 年期间的借款利息,共计156.82万元。
腾茂科技还自2012年、 2013 年、2016 年、2019 年期间分别向河津市僧楼镇艳掌村民委员会、闫温珍等自然人借入资金共1644.53万元。腾茂科技同样于2020年陆续归还前述借款,前述对象也放弃了2020年期间的借款利息,共计126.73万元。
2022年度,腾茂科技与山东润泽化工有限公司的借款利息经确认也无需偿还。
就此,北交所曾追问腾茂科技“是否涉及资金体外循环情形”,要求其说明资金出借方放弃借款利息的具体原因及商业合理性,是否存在抽屉协议或其他利益安排,相关借款是否实际构成资本性投入,是否涉及股权代持。
此外,在前次北交所上市申报的报告期内,腾茂科技还存在着实际控制人存在占用公司资金、票据换票和票据找零等票据使用不规范行为。北交所也曾明确指出,腾茂科技“存在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不规范、收入确认单据瑕疵、现金管理不规范、部分账务处理不准确等情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