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哭泣的人会是谁?前8个月都曾买美国大豆,9月真的降至“零”了
创始人
2025-10-21 20:34:23

海关总署公开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我国进口的各类型大豆总量为8618万吨,同比上涨5.3%。其中,巴西继续排名第一,向我国出口6369.93万吨大豆——都是转基因,占比73.91%。

美国排在第二的位置,前9个月销往中国的大豆数量为1680.09万吨,占比19.5%,也全部是转基因的。之后是阿根廷,近290万吨,占比3.36%;乌拉圭,近144.5万吨,占比1.68%……

9月进口量真的是降至“零”了

海关总署发布的详细数据为我们清晰勾勒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大豆进口路线的动态演变。其中,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转折点出现在9月份: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主要大豆供应国之一的美国,在该月的进口记录中赫然归零。

这一变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大豆进口格局深度调整的集中体现。回顾2025年1月至9月的整体情况,美国大豆并未缺席——以1680万吨的进口量和554.49亿元的进口额,稳居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的第二位。

这表明:在前八个月,贸易流动仍在持续,存在着惯性嘛,美国大豆仍是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进入到9月份,这幅图景发生了剧变——当月,中国大豆总进口量约为1286.91万吨。

其中,巴西一国的到货量就高达1096万吨,以一家之力独占了85.17%的份额,同比增长了29.9%;阿根廷紧随其后,供应了117.3万吨,份额为9.1%,与上年同期水平相比更是激增91.5%。

乌拉圭、俄罗斯、加拿大、乌克兰等国则瓜分了剩余的少量份额。在海关的统计表上,9月份“转基因黄大豆、非转基因黄大豆、种用大豆、其他大豆”的条目下,没有美国的数据,即:降至零。

这与前8个月“月月都有货”到的情况形成了断崖式的对比,标志着进口渠道的一次显著转移。尤其是北美大豆正好处在收割季节背景下,大量的美国农民要为颗粒归仓犯愁了——到哪找这么多的仓库啊。

这还表明了什么呢?

南生认为,这种转移并非偶然,背后是进口来源地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从累计数据看,巴西早已是中国大豆进口毋庸置疑的压舱石,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也构成了稳定且重要的补充来源。

到了9月份,这种“南美化”趋势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这三个南美国家共同贡献了当月99.59%的进口量,几乎形成了垄断性供应。

进口格局的转变也带来了价格层面的微妙变化,1至9月的累计数据显示:美国大豆的平均进口价格约为每公斤3.300元人民币,略高于巴西大豆的每公斤3.162元——都是到岸价,包含了运费、保险费,但不含关税。

换言之,美国大豆原本就不具备价格优势,在叠加了关税等因素后,使得美国大豆的商业竞争力受到更大的挑战——完全没有必要再下单了。

在9月份,从巴西、阿根廷等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价格维持在每公斤3.12至3.20元的区间,整体进口成本保持稳定,证明了中国在暂时排除美国大豆后,依然能够通过其他渠道有效、经济地保障国内供应。

特朗普,你看到这些数据了吗?你需要知道:2025年9月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降至零的事件,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节点。它并非一时的供需波动,而是中国大豆进口来源日益依赖南美市场这一长期趋势的强化和确认。

前8个月的累计数据显示了历史的惯性,而9月的零进口则揭示了当前现实的选择。通过激活和强化与巴西、阿根廷等国的贸易纽带,中国的粮食进口供应链正在展现出更强的韧性与灵活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环境。

受伤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农民

就在北美大陆迎来大豆收获的季节,美国中西部农场主的仓库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积压。对于他们而言,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9月数据,无疑是一记沉重的现实打击——前8个月尚存的贸易惯性在九月戛然而止。

意味着他们新收获的、本应驶向太平洋彼岸的数百万吨、乃至数千万吨大豆,瞬间失去了最大的核心买主。这种“颗粒归仓”后却无处堆放、无处可去的困境,直接转化为经济与心灵上的巨大损失。

根据行业估算,失去中国市场可能导致美国豆农面临上百亿美元的营收缺口。与此同时,本应支撑他们的政府补贴,却因联邦政府的“停摆”而悬在空中,使得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

市场价格的下跌压力与日俱增,那些金黄的豆粒,正从往日的财富象征,变成了压在心头沉重的负担——估计睡不着觉、哭泣了吧。反观中国市场,在美国大豆进口归零的同一片天空下,却是另一番景象。

供应链并未因此出现紊乱,市场价格也保持了惊人的稳定。九月高达近1290万吨的进口总量,雄辩地证明了中国需求的强劲与采购能力的强大。

巴西与阿根廷的农场主们正开足马力,以满足激增的中国订单。巴西大豆单月供应量突破1090万吨,同比激增近三成;阿根廷大豆更是以超过九成的同比增幅,强势涌入。

这些来自南美的豆粒,高效且经济地填补了美国大豆留下的任何潜在空缺,确保了中国的榨油厂和养殖业原料无虞。进口均价稳定在每公斤3.12至3.20元人民币的区间,这清晰地表明,中国在成功实现供应渠道转移的同时,并没有付出额外的成本代价,反而进一步巩固了与南美共同体的贸易纽带。

9月标志着全球大豆贸易流完成了决定性的重构,中国市场的选择权与供应链韧性得到了彻底的验证——呵呵,不知道特朗普看到这些数据会有什么感想?

当美国农民在焦虑中等待政治转机时,中国已经从容地翻开了全球农业贸易新的一页。最终,为地缘政治博弈和过时贸易策略买单的,不是抽象的国家概念,而是那些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如今却只能望仓兴叹的美国农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汉堡王中国业务易主 CPE源峰... 中国商报(记者 贺阳)继星巴克之后,又一外资餐饮巨头出售中国业务股权。11月10日晚间,CPE源峰宣...
京投发展:公司参与投资的基石基... 11月10日,京投发展(600683.SH)披露关于参与投资的北京基石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拟进行...
顶尖教授,涌向一个“非主流”城... 上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冯·诺依曼、费米等享誉全球的科学家选择离开战火纷飞的欧洲,前往美国普林斯顿...
燕郊地铁项目爆燃事故致7死27... 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官网 近日,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在官网发布2024年发生的“3·13”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
新征程·新蓝图|大力提振消费 ...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