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考,十二年学制来了,真的要来了吗?
最近,四川成都迎来多所“小初高”十二年贯通式学校和“初高”六年贯通式学校。前者是免除了小升初考试和中考,后者是免除中考,本质上就是取消了中考。
不过,这只是试点,开展十二年贯通式培养的有5所学校,开展六年贯通式培养的有6所学校,这次试点的学校中,公办和民办都有,还有名校,比如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那有人就问了,取消了中考,怎么筛选入学呢?这次成都试点的生源从小学一年级中产生,自愿报名,然后采用电脑随机摇号方式确定生源。
不用中考就能上高中,对于那些孩子学习不是很好的家长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所以,结果就不用想了,报名数量远远超过要招的人数。
这几年,取消中考的呼声越来越多,比如人口专家梁建章就多次提议取消中考,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
目前,普通高中录取率大概60%,也就是说剩下40%的学生要分流到职高。这种分流制度,给家长和学生带来高昂的金钱与时间成本,以及沉重的精神负担。
先说金钱成本,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估算,中国家庭6-14岁孩子平均养育成本超21万元,占孩子18岁前总养育成本的44.65%,也就是小学和初中的养育成本。
这只是看得到的教育成本,还有房子成本没算。多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初中,砸锅卖铁买高价学区房。
另外,一些地方的家长为了让落榜的孩子上高中,花几万元,甚至是超10万元,买进高中就读,这个成本让很多农村家庭倍感压力。
时间成本就不用说了,咱们是应试教育,需要不停的刷题,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长。比如在京沪江浙等地,15岁学生每周学习时间达57小时。家长辅导时间也很长,过去8年,小学生家长每周辅导平均时长增加了近3小时。一边要上班,另一边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辅导孩子,每天都处在崩溃边缘。
你说投入这么多,能上高中,至少是付出有回报了,但结果是40%的学生上不了高中。上不了高中,意味着离大学渐行渐远。
实际上,中考分数制度非常不公平,而且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富裕家庭往往会让孩子提前学习,而且掌握更多的学习资源,这就容易让弱势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
中考分流太早了,孩子才十五六岁,有些是成熟的比较晚,并不是真的没有天分。其实,上了高中后,很多之前中考分数比较高的学生,反而后劲不足。而一些分数低的学生,成绩却上来了。所以,那些被刷下去的学生,真的可能被过早分流了。
还有就是孩子被分流到职高,就会被贴上 “失败者” 的标签,让一些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教育负担已经成为压制生育率的大山,取消中考,为教育减负,对提升生育率一定有好处。
那问题来了,普及高中现实吗?完全没问题。2024年普通本专科招生1068.9万人,而当年出生人口仅954万。而且,全国很多城市都在拼命建大学,2024年全国高等学校新增45所。
成都试点十二年贯通式学校,其实就是一个信号,取消中考很可能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未来所有学生都能上高中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