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10月20日晚间,有着“枣庄第一股”之称的丰元股份(002805.SZ)公告披露,其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楚能新能源签订为期三年的《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约定自2025年9月至2028年年底,向后者供应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对于连续两年陷入亏损的丰元股份而言,这笔订单能否助其扭转盈利颓势,仍待市场考验。
丰元股份于2016年上市,上市初期以草酸业务为主营业务。自2017年起,丰元股份开始重点布局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截至2024年,该业务相关收入占公司合并总收入的92.53%。目前,丰元股份已形成以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为主,草酸业务为辅的业务格局。
根据公告,上述合作期限为2025年9月20日至2028年12月31日。楚能新能源承诺在同等商务条件下优先采购丰元股份产品并给予固定采购份额,丰元锂能则需保障合格产品的稳定供应,双方还将联合推进材料迭代升级与成本优化。
丰元股份当前拥有锂电池正极材料实际产能24万吨,另有7.5万吨在建产能。不过,截至2024年年底,该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利用率仅为32.65%。
“公司目前的产能完全可以覆盖接下来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订单。”丰元股份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若以三年供货周期测算,上述订单年均需求量约3.3万吨,可使丰元股份当前产能利用率从32.65%提升约14个百分点,若叠加其他既有客户订单,产能闲置问题或将得到缓解。
丰元股份方面表示,如本次合作事项顺利推进,将进一步巩固并提高公司的行业地位、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目标和全体股东利益,有利于后续产能持续放量和销售订单扩大,对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丰元股份方面也在公告中提示,本次签订的协议为战略框架性约定,不构成强制的法律约束。后续具体合作事项尚需双方协商确定,实施过程中可能因政策调整、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协议存在无法如期或完全履行的风险。
2023年以来,丰元股份正极材料业务因新增产能处于爬坡期、规模效应不足,叠加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承压,进而陷入亏损。
财务数据显示,丰元股份已连续两年陷入亏损泥潭。2023年其净利润亏损3.89亿元,2024年亏损额虽收窄至3.62亿元,但营收同比大幅下滑46.35%。
进入2025年,公司延续亏损态势。2025年半年报显示,丰元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21.23%;归母净利润为-2.43亿元,同比下降201.2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5亿元,同比下降187.85%。
对于上述业绩表现,丰元股份方面解释称,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同比亏损扩大主要由于产能规模同比增长,新产线在投入运营后,需历经产能逐步提升的爬坡阶段,同时新产品验证周期长,新增产能与下游需求在时间上存在错配,使得整体产能稼动率不足,另外,扩张产线转固后新增折旧费用,推高了单位成品分摊的制造费用。
(编辑:董曙光 审核:吴可仲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