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因潜伏上纬新材两年“吃”到并购红利的牛散何明坤,并未将成功模式复制到对帝奥微的“伏击”上。
10月21日,停牌两周的半导体概念股帝奥微(688381.SH)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董志伟等16名股东持有的荣湃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荣湃”)100%股权,同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本次发行股份价格为19.84元/股,公司于当日起复牌。而与之前A股热捧的半导体并购概念股相比,帝奥微股价并未在当日出现涨停,甚至在10月22日,股价盘中出现超过8%的跌幅。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二季度进场买入帝奥微股票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的何明坤,则悄然消失在十大股东之列。
“复牌当日公司股价在盘前集合竞价阶段出现涨停,开盘后则迅速回落,10月21日帝奥威股价涨幅不到6%,10月22日早盘则跌幅超过8%,说明资金短期对这一行业的并购并不看好。而盘前集合竞价涨停显示资金在测试并购利好发布后的拉升压力,可能发现有大卖盘,趁势放弃。随着半导体赛道并购案例成为常态,除非有特别吸引眼球或者股本较小的标的公司,否则市场很难再复制上纬新材这样的行情了。”上海一家私募机构操盘手方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并购背后推手是谁?
据悉,上海荣湃是一家生产包括数字隔离器、隔离接口、隔离驱动、隔离采样、光MOS等系列产品的半导体公司,其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新能源、智能电表、智能家电等众多领域。该公司凭借独创的电容智能分压技术(iDivider技术),获得多项隔离领域发明专利,实现了国产隔离芯片的突破。
“公司和荣湃半导体同属于模拟芯片设计行业,并购是模拟芯片行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手段。本次交易后,公司可通过本次交易迅速布局隔离器产品品类,并通过快速应用、吸收、转化荣湃半导体成熟的专利技术和研发资源,升级上市公司产品矩阵,快速扩大公司的产品品类,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为更多下游客户提供更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同时荣湃半导体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众多领域积累的丰富的客户资源,对公司的客户结构是有益的补充,公司可以充分共享上述客户资源,为更多应用领域客户提供各类高性能模拟芯片产品,提高公司的客户覆盖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帝奥微方面方面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帝奥微虽然在公告中宣布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价格为19.84元/股,但鉴于交易对价尚未确定,发行股份数量尚未确定。
有业内知情人士受访时指出,荣湃半导体与帝奥微均获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此次并购或为小米系整合产业链资源之举,可能带来生态协同优势。
“小米系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同时持有帝奥微和荣湃半导体股份,其中持有帝奥微3.87%的股份,持有荣湃半导体3.5%的股份。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作为双方股东,可能在其中牵线搭桥,加速资本运作交易进程。”上海一位从事半导体行业并购重组的投行负责人肖云生(化名)透露。
其分析指出,帝奥微是小米生态链中的重要合作伙伴,帝奥微的多款产品已应用于小米手机等5G终端设备。2024年年报显示小米是其前五大客户之一,通过整合两家公司,小米可能减少对进口芯片依赖,进一步扩大芯片自研比例,例如在机器人、AR/VR设备中采用整合后的模拟芯片解决方案,从而强化供应链自主可控。
而另一方面,多家券商对于此次并购给予了肯定的关注。国信证券发布相关点评报告指出,标的企业聚焦于新能源和汽车电子等具备较高技术壁垒与成长空间的细分市场,若收购顺利推进,将有利于帝奥微加速相关市场的拓展;兴业证券研报则认为帝奥微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8.19亿元,在手资金充沛,本次拟收购动作是开启帝奥微收并购之路的里程碑,公司有望充分利用在手现金,加速整合行业中的优质资产;同时,公司当前因研发投入较大盈利有所承压,随着新领域新品放量,以及收并购动作出现,公司将加速成长。招商证券则表示在模拟芯片行业中,收并购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步骤,通过收购产品线互补、下游协同的优秀标的,模拟芯片上市公司能够实现营收的快速增长,供应链的充分协同,以及客户资源的互相赋能,达到1+1>2的效果。
股价承压,牛散撤退
事实上,机构的肯定并未给帝奥微并购带来显著的股价提升。
10月21日,帝奥微早盘集合竞价涨停截至收盘涨幅不足6%;10月22日上午收盘前,公司股价跌幅一直在8%区间,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大单资金流出超过5000万元。另外在股东方面,截至10月20日,在上纬新材上获利过亿的牛散何明坤也在二季度买入帝奥微202.5多万股,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但目前已经退出前十大股东之列。
为何一次“共振效应”明显的并购,却不能像半年前一样迅速引来资金的跟风,超级牛散更是来去匆匆像“打酱油”一样,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剔除股吧里散户投资者情绪化的表态,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看待这起行业并购。首先是所收购的对象上海荣湃,这家成立于2017年半导体企业,注册资本是1605.63万元,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110.4万元、9908.42万元和5199.9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631.96万元、-2989.74万元、-822.99万元。也就是说这是一家还在烧钱中的公司,那么上市公司去收购一家亏损的企业,未来在财报中肯定要有所影响,这是股价承压最直接的因素。”上海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不愿具名的资深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专家对本报记者指出。
在他看来,从上市公司股本结构来看,帝奥微总股本不到2.5亿股,限售股超过6000万股,在当前增发价已经公布、增发股本还没公布之际,上市公司股价没有任何理由“无脑”拉升。
“股价接近30元,增发价不到20元,市场上的投资者不会为定增对象抬轿子,至少短期来看不会。而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是多方面因素的共振,不可能一家上市公司出并购公告,公司股价就大幅上涨,像上纬新材这样的大牛股毕竟是极少数,一年都难得出一家。”该专家表示。
另外,对于牛散的“消失”,也有私募机构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退出前十大股东行列,并非表明何明坤就彻底清仓了这只股票,也可能是战略性的减持。“从他持股的成本来看,今年二季度帝奥微的股价一直在20元左右徘徊,即使全部清仓何明坤也获利超过50%。”上海一家二级市场私募机构合伙人耿博对本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