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审核关键期董事长兼总经理蹊跷辞职,旭辉电气北交所闯关告败 上市审核关键期董事长兼总经理蹊跷辞职,旭辉电气北交所闯关告败
创始人
2025-10-24 02:22:48



导读:张旭辉的蹊跷请辞,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尚未让外界得以窥见,但此举,无疑是断送旭辉电气此次北交所上市的导火线。虽然在张旭辉宣布离任旭辉电气董事长和总经理时,旭辉电气还对外坚称“此次辞任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但如此重磅的人事变动,又岂是这样一句轻描淡写的言语就可以蒙混过关的。

本文由叩叩财经(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方知跃@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河北旭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旭辉电气”)果然没有等来走上北交所上市委会议接受上市委员们对其是否符合上市条件的表决机会,纵然在此之前旭辉电气就其上市事宜已耗时近两年时间完成了来自北交所的三轮审核问询。

2025年10月23日晚间,旭辉电气发布公告称,拟终止北交所上市申请并撤回上市申报文件,而在此前的一天,旭辉电气已悄然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其叫停北交所上市的相关议案。

旭辉电气是在2023年12月22日在民生证券的保荐下向北交所递交相关上市申请的。

最初的上市审核进展,旭辉电气还算“正常”。

2024年1月17日,即旭辉电气上市申请被监管层受理的次月,北交所即对其拉开了审核问询的大幕,向其下发了首轮上市审核问询函。

在随后的十个月中,旭辉电气也陆续完成了北交所多达三轮的问询回复。

然而,当时间来到2024年12月20日时,旭辉电气的北交所上市推进突然陷入了“停滞”之中,彼时的旭辉电气刚刚完成了北交所第三轮问询的回复披露,按照上市审核的相关流程,如果不出意外,旭辉电气便会被安排登陆北交所上市委会议接受上市委员们对其是否符合上市条件的表决。

但意外还是来了。

早在两个多月前的2025年8月中旬,叩叩财经便独家报道了旭辉电气闯关北交所“平地再生波”的事实,彼时,便有多方信息源向叩叩财经表示,因在审核过程中突发“罕见”性事件,此番旭辉电气那原本就进展缓慢的上市之路恐怕已难以为继(详见叩叩财经相关报道《罕见!上市审核关键期董事长兼总经理突然官宣辞职,旭辉电气闯关北交所“平地再生波”!收入确认合规性曾遭三连问》)。

事态发展的趋势,也的确像上述信息源所指一般。

对于选择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终止筹谋多年的北交所闯关计划,旭辉电气给出的原因同样是语焉不详且颇具官方口吻的一句话:“基于对未来战略发展考虑及资本市场外部环境等因素,经认真研究和审慎论证后,决定调整资本市场战略规划”。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电网安全控制设备、电能质量优化治理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旭辉电气称自己自成立以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新能源发电(光伏、风电等)及铁路、石油化工、煤炭、钢铁等大型企业,其中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建设工程、三峡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北京大兴机场建设工程、冬奥会电力建设工程、全运会保电工程、杭州亚运会建设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均有公司产品运行。

此次闯关北交所上市,并非是旭辉电气——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企业首次资本化的尝试,早在2016年,其就曾在国内资本市场牛刀小试。

2016年5月,旭辉电气即首次成功挂牌新三板。

或许当年的新三板并不能满足旭辉电气对资本化的“想象”空间,于是在两年后的2018年9月,旭辉电气从新三板“摘牌”而终止交易。

2021年10月,随着北交所的开板,让尚难以满足沪深A股IPO条件的旭辉电气看到了A股上市的希望。

于是乎,在2022年6月,旭辉电气再一次申报新三板挂牌并于同年11月初顺利成行。随后在2023年5月进入新三板创新层。

2023年12月,旭辉电气在刚刚满足了“在新三板挂牌满十二月的创新层企业”的北交所上市申报条件后,即迅速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按照旭辉电气的相关上市计划,其此次闯关北交所欲通过发行不超过4250万股以募集3.06亿资金投向“智能电力装备智慧工厂建设”、“旭辉电气研发中心建设”等两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在过去的几年中,旭辉电气的业绩波动较为明显。

如在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中,旭辉电气的营收一直在1.8亿左右难以有所突破,而对应的扣非净利润甚至出现了连续两年的持续下滑,从2020年时就已近5000万规模的4926万扣非净利润,到2022年时就已跌至3819.5万了。

不过幸运的是,在2023年之后,旭辉电气的经营态势有了较为明显的起色,如在2023年中,其在营收同比增长32.7%的基础上达到了2.44亿,这也使得其早前已持续下滑的扣非净利润重现增长的势头,重新回到了4000万以上规模。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旭辉电气在营收出现同比小幅下滑的情况下依然继续保持了利润的增长,扣非净利润也达到了4522.2万,不过较其四年前的2020年,仍有不小差距。

在业绩回暖的背后,近年来,旭辉电气收入确认准确性及确认依据有效性,却屡屡被监管层质疑。

在旭辉电气此次北交所上市的审核中,其“收入确认的准确性”和“期后业绩的稳定性”成为了监管层最为关注的焦点,三轮审核问询函中,北交所皆对相关质疑进行了连番追问。

不过,正如叩叩财经在之前的报道获得的相关信息显示,导致旭辉电气最终不得不终止北交所上市的主因,则或还是与其在上市审核的关键期,其核心关键人物突然蹊跷请辞有关。

2025年8月13日,旭辉电气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8月11日收到了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旭辉先生递交的辞任通知书,自2025年8月11日起辞任生效。

张旭辉为旭辉电气的实际控制人。

仅从旭辉电气的名字便可知宣布离职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旭辉对这家拟北交所上市企业的影响力。

在2023年12月,旭辉电气向北交所递交的上市申报材料中还这样描述张旭辉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张旭辉先生系公司前身旭辉有限的创始股东,自公司设立之日起至今一直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方案、发展规划、业务拓展等事务,是公司主要的市场开拓者和研发团队的组织者,是公司组织机构运作、经营管理层任免等重要事项的主要决策人,能够单独实际支配公司行为”。

在张旭辉的蹊跷辞职后,2025年8月21日,旭辉电气副总经理张曙光接替张旭辉当选为了旭辉电气新任董事长。

需要指出的是,张曙光为旭辉电气实际控制人张旭辉的亲弟弟,张曙光与其他两名兄弟姐妹及张旭辉的配偶都被认定为张旭辉的一致行动人。

在此次接棒张旭辉出任旭辉电气董事长一职前,张曙光主要在旭辉电气中负责分管基建。

而旭辉电气的总经理一职则由此前分管营销工作的负责人兰博接任,在此之前,兰博一直都尚未进入旭辉电气的“董监高”团队。

在张曙光成为旭辉电气董事长的同日,原董事李瑞桂也向旭辉电气董事会递交了辞呈,其辞任公司董事一职的理由为个人原因。

“在企业上市审核期内,公司‘一把手’突然宣布离职,这在以往的拟上市企业中是非常少见的。”一位来自于北京某中字头券商的资深投行人士向叩叩财经表示,企业在IPO申报之后,应尽可能地保持“董监高”团队的稳定性,““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辞职,对企业上市肯定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按照A股上市的要求,拟上市企业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最近两年内不能发生重大变化。”

1)灵魂人物突发离职背后的蹊跷



张旭辉的蹊跷请辞,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尚未让外界得以窥见,但此举,无疑是断送旭辉电气此次北交所上市的导火线。

虽然在张旭辉宣布离任旭辉电气董事长和总经理时,旭辉电气还对外坚称“此次辞任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但如此重磅的人事变动,又岂是这样一句轻描淡写的言语就可以蒙混过关的。

说张旭辉是旭辉电气的核心灵魂人物,这并不为过。

公开信息显示,张旭辉1960 年 10 月出生,1993年1月至1994年8月在邯郸市邯山电力自动化研究所担任所长,1994 年9月至1995年2月在邯郸市自动化研究所担任所长,1995年3月至2001年9月在邯郸旭辉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

2001年10月,一家名为石家庄旭辉电气有限公司(下称“石家庄旭辉”)的企业由邯郸市旭辉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和刘玲等23位自然人出资设立,注册资本500万,其中邯郸旭辉出资160万,占注册资本的32%;刘玲等23名自然人出资340万,占注册资本的68%。

石家庄旭辉即为旭辉电气的前身。

在石家庄旭辉刚刚设立时,张旭辉虽未在股东名单中直接“现身”,但其却稳坐石家庄旭辉法定代表人之位,并从此时开始,张旭辉就一直担任着旭辉电气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两职。

随后近二十年间,在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后,张旭辉如今共直接持有旭辉电气28%的股份,又通过其实际控制的企业——石家庄泰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泰阁投资”)间接控制着旭辉电气的表决权股份16.33%,此外,张旭辉还通过多位一致行动人间接控制着旭辉电气表决权股份 14.07%,为在旭辉电气中拥有绝对控制权的实际控制人。

从某种角度上看,旭辉电气也带有较为厚重的家族企业色彩。

张旭辉的妻子及兄弟姐妹多人不仅皆现身旭辉电气的股东名单中,张旭辉“家族”通过直接及间接的关系,目前共控制着旭辉电气表决权股份合计为58.40%,

“为了成功上市,各个拟上市企业都在尽量稳定管理层,尤其是核心领导人物,就怕会对上市造成障碍,毕竟,董事长兼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方案、发展规划、业务拓展等事务,一旦换人,企业此后的组织机构运作和经营发展规划都可能面临着巨大的改变,这些都将对拟上市企业未来业绩的持续性和经营的稳定性带来挑战。”上述资深投行人士表示。

董事长及总经理的任职“稳定”对于拟上市企业有多重要,从武汉奇致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致激光”)上市审核过程就能可知一二。

2023年9月,奇致激光申报北交所上市,原本在上市审核期间,其原董事长的任期就已到,为了不影响上市,硬生生地被要求延长“服务期”。

原来,早在2021年6月,北京新氧万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下称“新氧万维”)就通过一揽子交易从奇致激光原实控人彭国红手中获得了奇致激光的控股权。

按照当初的收购约定,为了顺利实现企业管理和经营的过渡,彭国红需要继续留在奇致激光担任董事长继续服务满三年,该三年服务期已于2024年7月届满。

但随后因2023年9月,奇致激光因已正式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为了不影响上市,故新氧万维不得不再次约定将彭国红的服务期延长至北交所上市之后三年。

2024年12月25日,因相关政策等因素,奇致激光终止了其北交所上市审核的推进。

2025年1月初,在奇致激光上市失败的前提下,彭国红才终于得以辞任奇致激光董事长之职。

“张旭辉是旭辉电气的实际控制人,对于旭辉电气的人事任免和经营规划拥有足够大的权利,如果不是发生了迫不得已的事件,其应该不会在此旭辉电气上市的关键时间节点上做出如此的选择的。”上述资深投行人士认为,很难想象,作为一家正在申报上市且处于审核关键期的企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会在此时做出这样的决定。

要知道,在2024年5月,旭辉电气才刚刚举行了最新一届的董事长及高管的换届选举,张旭辉在此时依然继续被推举为旭辉电气新一届董事长兼总经理,且任期为三年。

如今,新一届董事长兼总经理身份履行才过了一年,张旭辉便意外地在任期内“挂靴”而去。

2)收入确认合规性曾遭北交所三连问



除了张旭辉的“离职”带给旭辉电气的上市之旅致命一击之外,在此前北交所的多轮审核问询中,旭辉电气业绩的持续性以及在近年来业绩“回暖”的背后,其收入确认的合规性也屡遭质疑。

因旭辉电气产品的定制化程度较高,部分产品需安装、调试验收后确认收入,产品发出后至最终验收流程复杂、周期较长,此次上市报告期内,旭辉电气产品的平均安装验收周期在200 天以上。针对需安装调试验收的项目,旭辉电气以其自身内部出具的投运报告作为收入确认的时点及依据,而在近年终,旭辉电气存在安装调试完成日期和投运日期间隔较长跨期的情形。

不仅如此,北交所在审核时发现,旭辉电气在此次上市报告期内存在招标单位、合同签订单位、收货单位、安装调试单位、投运单位、付款单位不一致,部分安装调试报告仅有客户签字的情况。

对此,在北交所对以旭辉电气下发的第一轮问询函中便要求其解释“投运报告作为收入确认时点及依据是否准确合规”,“结合订单获取及实际业务开展模式,说明报告期内存在招标单位、合同签订单位、收货单位、安装调试单位、投运单位、付款单位不一致情形的背景,相关内控的有效性,部分安装调试报告仅有客户签字的背景及有效性”,并要求相关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说明旭辉电气“各项业务收入合同的核查情况,其合同或协议条款约定的内容是 否与发行人披露的收入确认方法相一致,并对发行人收入确认政策是否符合 《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核查意见”。

2024年8月,北交所对旭辉电气下发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对其有关“收入确认相关内控的健全有效性”。

据旭辉电气披露,其收入确认方式分为签收确认收入和安装调试后验收确认收入两种情形,近年来,各期验收确认收入占比超过90%。

旭辉电气目前以实际投运完成日期作为收入确认时点,以验收报告或投运报告作为验收证明文件,其中投运报告由旭辉电气出具并经客户确认,但此次上市报告期内,存在部分项目在收入确认时未实际取得客户确认的投运报告的情况。

此外,旭辉电气主要产品的平均安装验收周期在200 天以上,报告期内存在部分项目安装调试完成后长期未验收或投运的情况,导致存在安装调试和投运日期跨期情形。

旭辉电气2020年至 2022年收入为 1.85亿元左右,2023年增长至 2.44亿元。但2023年 确认收入的主要项目中,部分项目合同签订至确认收入不足2个月,短于其他年份的项目平均周期。

由此,北交所要求旭辉电气披露“在未获取客户确认的投运报告的情况下”,“各期 确认的收入金额及占比,相关收入确认的具体时点及依据”,并质疑其“未获得客户确认的投运报告的情况下确认收入是否合规,相关内控是否健全有效”,同时还要其说明“2023 年发货至安装调试、安装调试至验收等相关环节周期是否 明显缩短及合理性;进一步梳理2023年收入确认周期明显偏短的项目的具体情况,相关交易的背景、收入确认的依据及合规性”。

虽然随后在相关回复函中,旭辉电气又以洋洋洒洒数千字解释了其收入确认有效性的问题。但在2024年9月,北交所又继续对旭辉电气下发了第三轮审核问询函。

第三轮审核问询函一共仅有两问,其中第一问又还是关于旭辉电气“收入确认准确性及确认依据有效性”。

原来,经过问询回复及查看工作底稿,北交所又发现旭辉电气在报告期内存在无客户确认的投运报告确认收入的情况,2021年至2023年涉及金额分别为838.15万元、1096.63万元和 1192.58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接近 5%。针对无投运报告的项目,旭辉电气目前仅以工程人员的出差记录、现场照片等作为收入确认依据。

“监管层之所以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问询,就证明在此问题上一直存在旭辉电气未能解释清楚的问题,监管层也未能获得满意的答案从而打消相关质疑。”上述资深投行人士表示,注册制下,上市审核工作主要就是通过交易所对发行申请人的问询来进行,目的是“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

(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陶冬:金价短空长多 陶冬:金价... 陶冬系淡水泉(香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高市早苗如愿以偿,就任日本内阁总理,...
V观财报|梦洁股份:董事陈洁对...   中新经纬10月26日电 梦洁股份董事陈洁对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投反对票。  10月26日,...
卢浮宫抢劫案,2名嫌疑人被捕 据悉,卢浮宫抢劫案两名涉案嫌疑人已于10月25日被拘捕。 10月19日9时30分左右,法国卢浮宫博...
首席看机遇丨国金证券首席孟灿:...   【宅男财经|首席看机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到,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414家公司、超5600亿元!...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沪市“中期红包”密集派发中。10月27日至31日,京沪高铁、国泰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