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助企“组合拳”营商环境“再提升”
创始人
2025-10-31 11:57:16

市营商环境监督专班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博科公司开展监督检查。

大亚湾区纪检监察工委在项目建设现场开展监督检查。

群众在惠城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咨询。

“感谢政府开展工业园区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有力震慑和规范了违规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了我们做大做强的信心。”近期,惠州市源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对回访的工作人员说。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聚焦吃拿卡要、冷硬横推、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等严重影响市场秩序问题,督促纠治整改,促进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惠州市纪检监察机关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政治监督重点任务,组建营商环境监督专班,用“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聚焦影响企业发展的政策难点、监管盲点、服务痛点,持续强化监督检查、坚持纠治并举、严肃执纪问责,着力清除制约发展的顽瘴痼疾,推动有关职能部门破难题、优服务、促改革,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护航惠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着经营主体加速布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全市实有经营主体突破94.4万户,其中企业35.8万户,同比增长7.62%。

南方日报记者 蓝单

通讯员 惠纪宣

受访单位供图

主动出击强化监督

打通营商环境“环节梗阻”

“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怎么样?目前各项惠企政策有没有落实到位?”“涉企检查频率怎么样,有没有打扰到企业运营?”“在涉企政策落地过程中,是否存在部门推诿扯皮、拖延办理等情况?”日前,惠州市纪检监察干部走进企业一线,实地走访调研,观测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感知评价。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主体,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惠州市纪委监委制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营商环境监督专班实施方案》,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着力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突出问题。主动出击,通过走访调研、监督监察、专项巡察等收集问题线索,纠治涉企服务中的“回应迟滞”等问题,打通营商环境“环节梗阻”。

针对可能存在的审批难、手续多、效率低等问题,惠阳区纪委监委组织人员以“四不两直”方式到行政服务中心开展明察暗访,纠治行政审批中的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同时,对“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向相关部门制发履职提醒函,督促完善机制、强化宣传,切实让群众、企业办事“一次办成”。

在惠东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关时效低等突出困境得以解决。该县商务局联合惠东海关组建“一对一”专项服务专班,指导企业通过高级AEO认证,并试点体验“提前申报、优先查验”绿色通道模式,通关时间由5小时大幅缩短至30分钟。目前,惠东县纪委监委正督促职能部门系统总结服务经验,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外贸企业帮扶模式,以精准服务为外贸经济注入动力。

大亚湾区纪检监察工委聚焦行政审批、服务保障等关键环节,通过实地走访、座谈沟通、台账核查实施靶向监督,推动职能部门优化便企举措,让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填海造地工程克服了交通运输、料场取料等难题,工期由预计的41个月压缩至18个月目标实现,顺利取得自然资源部填海验收批复,成功挂牌出让全部土地。

“没想到项目能这么高效地达成目标,这背后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实实在在为我们企业发展解了难题、添了动力。”中海壳牌相关负责人感慨。

深挖根源纠治并举

监督推动拿出“优化清单”

“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惠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迎来突破。近日,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优化营商环境40条重点举措》印发实施,围绕市场监管领域政务服务、公平竞争、知识产权、监管执法、质量标准、消费环境、协同共治、智慧平台等八大主题推出系列措施,从市场秩序到企业发展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

从“要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背后是作风之变,也是理念之变。打通惠企服务“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于压实责任。惠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找准监督靶点,督促职能部门深挖根源,将企业的“问题清单”,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履职清单”,优化营商环境的“优化清单”。

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联合惠州市市场监管局,围绕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和堵点,共同研究会商,制定《优化营商环境40条重点举措》《行政审批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推动行政审批质效提升。

从短板、漏洞中透视治理方向,惠州市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制定了《惠州市2025年县域营商环境补短板工作清单》,全面推行跨县区“一照多址”登记、开展5G基站建设审批“一件事”改革、探索简易审批事项“秒批秒办”等50项工作任务落实,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清障,又要护航。惠州市纪委监委将发现问题、检视整改、建章立制有机结合,纠治并举打好“助企暖企”组合拳。

博罗县纪委监委研究制定《博罗县政商交往若干场景行为指引》,向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执法部门和窗口部门工作人员、规上企业等发放2万余本,通过行为指引和案例问答,对政商交往中容易出现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划明红线,推动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针对执法标准不一致、要求不统一、加重企业负担等问题,惠东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司法局制定《惠东县涉企“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事项清单(2025年)》,全面梳理整合县直行政执法部门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强化联合执法检查,优化监督检查方式,减少多头重复检查。今年以来,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涉企行政检查同比下降41.7%,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

从严执纪严肃问责

斩断涉企腐败“幕后黑手”

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主体责任不落实、涉企违规收费、涉企违规执法、拖欠企业账款以及惠企政策不落实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营商环境。

给企业一个“明白账”,惠州市纪委监委督促工信、商务等13个部门公布了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并组织开展分行业领域清理整治。同时,贯通执纪监督与行政执法,深挖严查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风腐责”,对专项监督中发现的两家市管国企下属公司违法收费、涉嫌违反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的9条问题线索进行严查快处。

在专项整治联合检查中,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发现,工业园区水电收费存在“价格差异显著、自立项目收费、损耗分摊混乱、收费透明度低”四大突出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立即督促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检查有无擅自提高水电价格,有无违规加价收取水电费,有无捆绑物业费、管理费等混入水电费一并收取等情况。共查处工业园区相关的转供水电收费案件6宗,罚没509.8万元,责令退款约255万元,切实为企业维权益、减成本、增效益。

精准执纪问责,以监督筑牢营商环境“廉洁线”。惠州市纪委监委深挖彻查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落实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排查并严肃查处其中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惠州市纪委监委联合大亚湾区纪检监察工委严肃查处了石化综合管理大队三中队原中队长胡某某利用填海工程运输项目监管职权乱收费、非法收受财物案件,既震慑涉企“微腐败”,更推动重点领域执法规范,让企业办事“少走人情路、多走阳光道”。

惠东县纪委监委严肃查办县城乡执法局工作人员为私人老板违建提供帮助、大岭派出所多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并收受企业老板好处费等问题,先后立案13人。通过不断堵塞权力寻租的“后门”,让企业感受正风肃纪就在身边。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2024年以来,惠州市纪委监委查办的留置案件中涉及的民营企业主共646人,其中涉嫌行贿共640人,涉嫌共同受贿4人,涉嫌共同贪污1人,涉嫌利用影响力受贿1人。

“我们将联合构建‘派驻机构+驻在单位+属地部门’的市县贯通‘局组地’监督网络。”惠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通过专项督查、暗访抽查、现场核查等方式,按照“有序推进、督查整改、年底见效”的进程安排,着力发现一批典型问题、深入剖析一批共性问题、推动解决一批问题,以有力监督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相关

惠城区纪委监委:

以精准有效监督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走进惠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蓝色标牌尤其醒目。

“多亏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了我们公司经营的大麻烦,办事效率真的非常快!”日前,一位企业主金女士计划办理营业执照行业代码变更事项,因营业执照原经营范围内不包含所需要更新的行业代码,无法办理代码变更。通过“办不成事”线上登记反馈诉求后,市场监管、政务服务部门安排专人负责跟进,次日便通过后台数据补录的方式,为其更改了行业代码。

今年4月,惠城区纪委监委主动靠前监督,以整治窗口作风问题为切入点,推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用制度创新将“不可能”变为“加速度”,为优化营商环境写下鲜活注脚。窗口开设至今,圆满解决123宗跨省协调、政策模糊的“疑难杂症”诉求,办结率达100%。

构建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惠城区纪委监委聚焦吃拿卡要、冷硬横推、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等企业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开展监督,着力清除制约发展的顽瘴痼疾,推动全区党员干部担当尽责。

面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涉企执法顽疾,惠城区纪委监委聚焦企业痛点,向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开刀”,推动职能部门深化“无事不扰”改革,严控行政检查频次。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区各执法单位开展涉企检查497家次,较2024年同期实现有效压减46.69%,但“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较去年同期增长9.52%,切实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这“一增一减”反映的是营商环境执法领域的重大转向,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与此同时,惠城区纪委监委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紧盯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宴请、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等“小鬼难缠”“小官蝇贪”问题,查处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58人,让“办事不求人、规则最公平”成为惠城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龙门县纪委监委:

靠前服务企业

一线问诊“清风”护航

“是否存在部门未经法定程序擅自增设涉企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或随意对企业进行罚款的情况?”日前,龙门县纪委监委深入企业一线走访调研,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谈,了解企业诉求。

企业“点题”,部门“答题”。龙门县纪委监委紧盯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工作作风等方面,靠前监督推动职能部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针对企业反映的手续办理慢问题,龙门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加快审批流程,加快完成土地属性调规手续,今年以来共推动督促职能部门解决重点项目问题8个,发出提醒函13份,提醒谈话5人,推动企业投资建设跑出加速度。

针对市场个体户反映的水电费较高问题,全面排查全县19家农贸市场,发现部分农贸市场未执行政府定价,向场内经营者多收取水电费,目前已督促退还多收费22万余元,同时举一反三,对小区物业管理经营主体开展检查,督促违规收取商铺电费的物业管理经营主体进行整改,守护商铺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公平透明的市场经营秩序。

此外,龙门县纪委监委加大监督执纪执法力度,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向损害营商环境行为“亮剑”。近期严肃查处了部分公职人员违规收受企业经营者礼金,选择趋利性执法,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督促各执法部门举一反三,全面自查自纠涉企执法领域问题并迅速落实整改。

今年以来,龙门县纪委监委对全县27个涉企执法单位开展案卷核查,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333个,推动职能部门追责问责42人,追缴25.92万元,立案25人,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31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0人,推动建立和完善制度20项,通过“查处+制度+教育+监督”四维体系,全面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我们将继续发挥监督保障作用,持续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龙门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抖音电商,店播领跑双11 抖音... 进入第17个年头的双11,还能玩出什么新东西?品牌携手男团女团,将演唱会级别舞美搬进直播间;短剧《1...
十五运|上海选手唐钱婷摘得女子...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中,上海选手唐钱婷在女子100米蛙泳决赛中以1分05秒36的优异成绩摘...
AI眼镜的科技时尚新风潮,Ro... 文 | 无锈钵一款真正意义上“人人皆可佩戴”的智能眼镜,何时才能出现?这是11月13日,Rokid乐...
境外炒股收益要纳税?不是新规!... 近期,北京、福建、广东、厦门、深圳和四川等地税务部门陆续曝光了6起对取得境外收入未依法申报人员开展引...
中方将依法依规为包括印度在内的... 11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印度排名第一的网球选手本周在社交媒体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