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正站在一个时代的十字路口。当传统的宴饮与礼品场景逐渐触及天花板,未来的增长曲线何在?五粮液的回答,不是固守城池,而是主动出击,在更广阔的全球生活版图上,为白酒开辟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饮用时刻”。
从24年底开始,其与米其林指南在全球9个国家与地区15个城市展开的,以及在全球开设“五粮液大酒家”的战略布局,正是一场关于 “场景创造”的深度实践。它超越了简单的市场开拓,直指行业核心命题——如何通过定义新的消费场景,来重塑品牌价值、激活消费生态并引领行业未来。
场景定义价值:在顶级餐桌上完成“品质共识”的加冕
产品的价值,往往由其所处的场景来定义。五粮液与米其林合作的精髓,在于将品鉴场景从传统的酒桌,迁移至全球公认的顶级美食殿堂。
在米其林发布庆典、主厨私宴与大师课上,五粮液除了是佐餐的“伴饮”,更是与顶尖食材平等对话、激发创意灵感的“味觉载体”。国际名厨以其为灵感设计菜品,美食家们探讨其风味与料理的和谐之道。这一过程,本质上是在国际消费者中,为五粮液完成一场“品质加冕”。
通过“餐酒搭配”这一世界性语言,五粮液“和美”的文化内涵与卓越品质,在一个个具体而微且极具说服力的场景中,被具象化、可感化。这不仅是营销,更是对品牌价值的“场景化重塑”,让“何时喝、为何喝五粮液”有了一个全球通行的新答案。
场景驱动传播:以高势能内容撬动社交裂变
一个具有稀缺性和话题性的场景,本身就是最优质的内容引擎,精心构筑了一个个精准的“内容发生场”。
米其林餐厅、名厨、精英食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天然具有传播力的场域。活动现场产生的品鉴笔记、主厨感悟、精致影像,无一不是极具魅力的“社交货币”。它们通过社交媒体自发流转,实现了从“现场小众体验”到“线上大众围观”的效能放大。
这些由场景原生出的高势能内容,与五粮液在其他平台的亮相相辅相成,共同编织了一张立体化的传播网络。前者以深度和体验见长,后者以高度和声量取胜。这种结合,确保了品牌在创造新场景的同时,也能让关于新场景的叙事实现最大范围的裂变与共鸣。
场景赋能渠道:从“销售点”到“体验中心”的生态转化
创造场景的最终目的,是将其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生态。五粮液的战略远见在于,它让“场景”实现了从临时性活动到永久性阵地的转化。
“五粮液大酒家”的开设,是点睛之笔。它将与米其林合作中一闪而过的顶级餐饮场景,固化为一个常态化、可复制的品牌体验中心。在这里,线上活动所激发的兴趣,得以在线下被承接和深化;短暂的品鉴体验,延伸为完整的味觉记忆和品牌认知。
对于经销商而言,这些成功的场景案例,成为他们开拓市场、说服渠道的“示范样板”和“信任状”。整个销售生态,因前端成功的场景创造而被全面激活和赋能。这形成了一个“场景创造→体验固化→渠道赋能→销售转化” 的良性闭环。
场景引领未来:构建面向新消费时代的话语体系
五粮液此举的深层意义,在于其为整个中国白酒行业演示了如何从“场景追随者”转变为“场景定义者”。
在消费多元化的今天,等待消费者自发创造场景已是被动之策。主动出击,通过体系化的营销活动与战略布局,为产品赋予新的饮用理由和社交价值,才是引领未来的关键。五粮液通过与米其林的合作及大酒家的布局,系统性地将白酒融合于“全球生活方式”“美食文化探索”等新场景中。
这套以“场景创造”为核心的方法论,不仅为五粮液构建了面向未来的新增长曲线,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白酒在与世界酒类的对话中,争夺了“场景定义权” ,从而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从酿造产品到酿造生活
五粮液与米其林的全球合作,与其说是一次出海征程,不如说是一场关于白酒消费可能的“场景实验”。它的核心启示在于:品牌的边界,不再仅仅由产品的物理属性决定,更由其所嵌入的生活场景来定义。
当五粮液频繁现身于世界餐桌、化身为美食艺术的伴侣时,它已经完成了一次身份的跃迁:从一种被消费的饮品,升维为一种被追求的生活方式。这条从“酿造产品”到“酿造生活”的道路,正是中国白酒穿越周期、迈向未来的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