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10月3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养老理财产品和服务的举措。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养老理财有望在个人养老金与银发经济双重风口下快速扩容,并成为连接居民财富、资本市场与实体康养的重要枢纽。

推动理财公司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资料图,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扩大养老理财业务试点
通知稳步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加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统筹衔接。
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试点期限为三年。据了解,我国自2021年12月3日启动养老理财试点,首批产品由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在武汉、成都、深圳和青岛四地试点发售。2022年,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扩展为“十地十家机构”,试点地区扩大至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深圳。
此外,试点机构扩大至符合开业满三年、经营管理审慎等条件的理财公司。试点额度提高至各试点机构上年末净资本扣除风险资本后余额的五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可以根据审慎监管原则进行调整。理财公司同时参与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和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的,新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可以自动纳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表示,原试点仅覆盖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和10家理财公司,此次直接取消地域限制,并将机构准入标准改为“开业满三年+审慎合规+长期投资与风控能力”,理论上符合条件的30余家理财公司均可参与。这一转变把“配额制”改为“资质制”,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分散区域风险、引入差异化竞争,并呼应了个人养老金制度已覆盖全国的现实。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对记者表示,三年的试点期限为理财公司提供了相对充裕的时间来探索和完善养老理财业务的运营模式、风险管理机制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为后续养老理财业务的全面推广和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养老理财产品设计
通知提出,理财公司应不断完善养老理财产品设计,丰富产品形态,完善收费模式,探索提供多样化养老金融服务。鼓励试点理财公司发行10年期以上,或者最短持有期5年以上等长期限养老理财产品。支持试点机构依法在养老理财产品购买、赎回、分红等方面进行灵活设计,更好匹配投资者个性化养老需求。支持养老理财产品发行机构、销售机构和托管机构在商业可持续基础上,对养老理财产品管理费、销售费和托管费等实施一定费率优惠。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对记者表示,鼓励发行10年期以上超长期限产品并配套费率优惠,旨在引导居民进行真正的长期养老储备,并与养老金投资的长期性相匹配,亦有助于平抑资本市场波动。
通知支持理财公司投资与养老特征相匹配的长期优质资产,通过适当方式参与投资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理财公司在坚守职能定位、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以债券、股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衍生品等多种方式投资养老领域资产。支持理财公司与信托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等持牌资管机构在专户管理、运营托管、交易执行等方面依法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养老产业发展。
“通知不仅为公众提供了更丰富的养老理财选择,更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长期资金支持养老产业发展,从而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在养老领域的良性循环。”武泽伟表示,其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机构能否建立起与之匹配的长期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能力。
切实加强风险管理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要求理财公司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有效防控风险。
通知提出,建立健全长期考核机制,要求理财公司将投资者长期投资收益等纳入投资人员和销售人员考核评价和薪酬体系。同时,强化产品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新发养老理财产品时应当将产品业绩展示与基础资产表现相挂钩,客观反映基础资产风险收益特征。应向投资者提示产品在不同风险条件下的收益结果可能性,引导投资者建立合理预期。
此外,理财公司应当规范运用养老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研究建立养老理财产品多重风险缓释机制,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养老理财产品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信息交互和数据交换应当通过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理财行业平台进行。
“此次通知兼顾‘扩面’与‘提质’,既通过全国放开和额度挂钩释放规模潜力,又通过期限、费率、场景、风控等细节引导‘真长期、真养老、真产业’。”柏文喜认为,未来,养老理财有望在个人养老金与银发经济双重风口下快速扩容,并成为连接居民财富、资本市场与实体康养的重要枢纽。
柏文喜提出,政策效果仍取决于三方面落地情况:一是税收递延、默认投资、账户转换等配套制度能否尽快完善;二是理财公司能否真正提升跨资产、跨周期的投研与风控能力;三是养老服务端能否输出标准化、可计价、可交割的优质资产,与金融产品形成闭环。只有在“资金—资产—服务”三端同步成熟后,养老理财才能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督促指导,抓好通知贯彻落实工作,推动理财公司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