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现货黄金首次突破4300美元大关,期银单日涨幅超过4%。 市场仿佛被按下加速键,资金疯狂涌向贵金属。
这种异动背后,是特朗普在10月14日社交媒体上对中国“不买美豆”的指责,他威胁切断从中国进口食用油,试图逼迫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
但特朗普口中的“食用油”,其实是中国出口的废弃食用油,俗称地沟油。
2024年,中国向美国卖了127万吨这类产品,价值11亿美元。
这个数字远低于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的128亿到150亿美元规模。 2025年前8个月,中国对美废弃食用油出口已经暴跌65%,只剩29万吨。 影响早就被市场消化了。
美国本土生产的废弃食用油只能满足自身需求的50%。
中国出口的127万吨占了美国进口量的65%。
这些油是美国72家生物燃料厂的核心原料,用来生产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
若真的禁购,美国改用大豆油生产生物燃料,成本会直接涨3倍以上。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用“五级火警”形容眼下的大豆危机。 豆农们面临库存积压、价格暴跌的困境。 北卡罗来纳州的农民哈特曼曾支持特朗普,但现在态度动摇。
他们需要的是长期市场,不是一次性补贴。
这些农民曾跑去越南、菲律宾找新买家,结果发现“一夜之间替代中国市场根本不可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多次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 中国不买美豆是对美国加税的反制。 中国已经通过进口多元化解决了缺口——巴西每年供应7700万吨大豆,阿根廷供2000万吨。 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1.57亿亩,产量达到2084万吨。
豆粕替代率压到了13%以下。
特朗普的补贴计划因为政府停摆搁置了。 他的威胁被美国媒体批评为“自我毁灭的愚蠢行为”。 这些动作被认为是为了中期选举造势,想稳住中西部农业州的50万豆农。 这些农民背后关联着250万到300万张选票。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公开表示,欧盟不寻求与中国“脱钩”,应该聚焦“降低风险”而非对抗。 彭博社和路透社也分析,生物燃料并非本届美国政府的发展重点,特朗普拿废弃食用油说事,实际意义有限。
金银价格暴涨不仅是贸易战恐慌的产物。
美联储降息预期削弱了美元,中东冲突和俄乌局势持续推高地缘政治风险。 全球央行连续购金,2025年一季度增加了244吨黄金储备。 这些因素共同把黄金推上了4300美元。
特朗普还宣称,如果重新当选,将禁止中国人购买美国农田以及电信、能源领域的资产。 外交学院专家李海东指出,这类选举造势会破坏中美关系的民意基础。 从历史看,美国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曾加剧大萧条,贸易保护主义往往损人害己。
黄金突破4300美元的那一刻,市场交易员们盯着屏幕难以置信。
期银跟涨4%,港股黄金股集体高开。 赤峰黄金涨了7%,灵宝黄金涨了5%。 资本正在用脚投票,逃离不确定性,拥抱最古老的避险资产。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