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白酒行业下滑真相:不是年轻人不喝,是这盘棋下错了
创始人
2025-11-01 08:12:21

茅台又换董事长了!10 月 25 日上午,张德芹离任,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棒,这已经是茅台五年里第四次换帅了 ——2020 年高卫东、2021 年丁雄军、2024 年张德芹,现在轮到了毫无酒业经验的陈华。可换帅的锣鼓敲得再响,也挡不住行业下滑的颓势:茅台市值比 2021 年巅峰时跌了近万亿,飞天茅台终端价从 3000 元跌到 2000 元出头;整个白酒行业更惨,2024 年产能只剩 414.5 万千升,比 2016 年的高峰砍了 60% 还多,连五粮液都在靠控量保价撑面子。

这问题就来了:为啥龙头拼了命换帅,政策换了一茬又一茬,白酒行业还是扶不起来?是经济太差拖了后腿,还是年轻人真把白酒抛弃了?茅台、五粮液这些巨头,到底啥时候能熬出头?今天咱不绕弯子,从换帅背后的猫腻,扒透行业下滑的病根!

先说说这 “五年四换帅” 的怪现象,到底是救市还是添乱?别光看频率,咱看每一任的动作:高卫东搞数字化渠道,丁雄军推茅台 1935 一年卖百亿,张德芹喊 “经销商是家人”,暂停大箱发货、控酱香酒产能,招数都挺狠。可问题出在 “短命任期” 上:高卫东 17 个月、丁雄军两年八个月、张德芹一年半,刚把政策铺下去,还没等见效就换了人。就像炖肉刚下锅,换个厨子就加把糖,再换个厨子又加把盐,最后这锅汤能好喝吗?业内都说,频繁换帅最伤战略连贯性,经销商刚适应规则又要变,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市值自然稳不住。

更关键的是,新帅陈华的履历让行业捏把汗 —— 从煤矿安全到能源局,压根没碰过酒。有人说这是 “跨界破局”,可白酒这行讲究 “老炮儿”,渠道、勾调、消费心理哪样都得熬年头,一个外行来掌舵,能接住这千钧重担吗?这背后其实藏着行业的焦虑:连龙头都找不到破局的方向了。

再往深扒,茅台的困境只是行业的缩影,整个白酒圈的下滑根本不是 “偶然”,是三个 “硬伤” 凑到了一块儿。

第一个硬伤,也是最致命的,就是经济冷风吹凉了 “喝酒的场景”。白酒这东西,从来不是自斟自饮的 “刚需”,而是靠商务宴请、礼品往来、婚丧嫁娶撑起来的。可这几年经济疲软,中小企业日子不好过,以前年底能开十场答谢宴的老板,现在一场都省了;礼品市场更惨,飞天茅台从 “硬通货” 变成 “烫手山芋”,因为送出去变现都难。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么久明就说,这轮行业调整的核心是 “消费场景缺失”,商务需求下滑直接砍了高端白酒的半条腿。

有人说茅台上半年营收还涨了 9%,这不挺好吗?别被表面数据骗了,那是靠控量保价、压货给经销商撑出来的。终端动销根本没跟上,经销商仓库里的货堆得能当墙,有的都快过保了,谁敢再进货?以前经销商抢着打款,现在得酒厂求着发货,这日子能好过吗?

第二个硬伤,不是年轻人抛弃了白酒,是白酒 “抛弃” 了年轻人。网上总说 “Z 世代不喝白酒”,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14-35 岁青年有近 4 亿人,能带动 11 万亿消费,这么大的蛋糕,白酒咋就没吃到?看数据就明白:83% 的年轻人爱喝 20 度以下的低度酒,可茅台、五粮液主打 53 度、52 度高度酒;年轻人喝酒是露营、音乐节的 “微醺社交”,白酒却还绑在商务宴请的酒桌上;年轻人愿意为 “情绪价值” 买单,白酒广告还在讲 “百年传承”“高端稀缺”。

不是年轻人不买账,是你没给他们想要的。汾酒靠 “桂花泡酒” 短视频搞出 3.4 亿播放量,黄盖玻汾 50 块钱一瓶,2024 年销量涨了 30%;江小白靠文案瓶身抓住年轻人,这些都说明年轻人不是不喝,是不爱喝 “老气横秋” 的白酒。茅台也试过跨界,搞冰淇淋、咖啡,可都是 “赚吆喝不赚销量”,没真正把年轻人拉到酒桌上来。

第三个硬伤,行业自己 “作” 出来的 —— 产能过剩、价格虚高,把路走窄了。2012 年 “黄金十年” 时,大小酒厂都扩产能,以为白酒能一直涨,结果 2016 年产能飙到 1358 万千升,根本卖不完。这几年虽然产能砍了 60%,但库存还没消化完,中小酒厂倒闭的比开业的多,行业进入 “淘汰赛”。

更要命的是价格体系崩了。茅台喊着 1499 元指导价,可终端价忽高忽低,经销商一会儿赚翻一会儿赔本;五粮液、泸州老窖跟着高端化,把中端市场让给了啤酒、果酒。消费者觉得 “不值”,经销商觉得 “没奔头”,行业自然陷入恶性循环。

那问题来了,白酒行业还有救吗?茅台这些巨头啥时候能翻身?咱看业内的判断,其实曙光已经有了,只是得熬。

首先得明确,白酒不会消失,这行有 “穿越周期” 的韧性。过去 30 年,白酒经历过四次大调整: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2012 年八项规定,每次都跌得很惨,但最后都爬起来了。为啥?因为它有文化属性,商务、婚宴这些场景刚需还在,只是暂时被压抑了。

现在行业正处于第四轮周期的筑底阶段,2024 年产量降幅已经收窄,春节动销也有企稳迹象,说明最坏的日子可能快过去了。华创证券预测,底部机会可能在 2025 年下半年到 2026 年初显现,而酒业专家欧阳千里更明确:最快 2027 年全面回暖,2028 年迎来新增长。这个时间点靠谱吗?得看巨头们能不能做好三件事:

第一,别再瞎折腾换帅,稳住战略。茅台新帅陈华虽然是外行,但要是能延续 “稳渠道、拓场景” 的思路,别搞短期政策,经销商才有信心。龙头稳了,整个行业才能稳。

第二,放下身段讨好年轻人,不是搞跨界噱头,是真改产品。比如降度数、做果味,像泸州老窖那样搞星座联名;把价格下探到 200 元以下,像黄盖玻汾那样做亲民单品;把场景从酒桌搬到露营、音乐节,让白酒变成 “社交货币”。

第三,跟着经济回暖踩准节奏。等中小企业活过来了,商务宴请多了,再慢慢提价;等库存消化完了,再谈高端化。现在最该做的是 “夯实基础”,帮经销商赚钱,让消费者觉得 “值”,而不是硬撑面子。

最后给咱普通人提个醒:别跟风抄底白酒股,现在还在筑底,波动肯定大;要是想喝酒,中端酒性价比最高,没必要盯着飞天茅台;做酒水生意的,赶紧转做低度酒、年轻化产品,别死磕高端。

家人们,白酒这杯酒,喝的是文化,更是经济的温度。茅台换帅不是救市的 “灵丹妙药”,行业回暖也不靠某个人的魔力,得等经济转暖、年轻人买账、行业自己理顺门道。这轮调整虽然痛,但熬过去就是新机会 —— 毕竟中国人的酒桌上,从来少不了一杯白酒,只是以后这杯酒,得更对年轻人的胃口,更贴合普通人的日子。

你觉得白酒行业还能回到 “黄金十年” 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强势走高!科技回归主线,后... 11月6日,A股走强,沪指重返4000点,交易量能重回2万亿元上方,半导体等科技板块是市场主线,双创...
聚焦进博|全球巨头“放大招”,...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本届进博会,“...
贵州茅台,现场回应 贵州茅台,... 澎湃新闻记者 郭莎莎贵州茅台召开业绩说明会,回应三季度业绩表现、电商低价促销应对、渠道库存、未来产能...
英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符合... 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6日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不变,该决定符合市场预期。在分析人士看来,抑制通胀上...
盒马NB筹划进合肥 盒马NB筹... 交流盒马NB,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硬折扣社区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