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被“除名”
创始人
2025-11-15 11:29:25

海澜之家被MSCI指数“除名”了。

MSCI指数是全球投资经理的重要参考基准。一家公司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通常意味着它将吸引大量国际资金的关注和配置;反之,被剔除则可能影响其市场流动性与资本关注度。

海澜之家被剔除MSCI中国指数,或源自其近年来的业绩表现。

海澜之家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海澜之家实现营业收入155.99亿元,同比增长2.23%;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6亿元,同比增长3.86%。但主品牌“海澜之家”营收108.49亿元,同比下滑3.99%。这已是该品牌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多个财报期出现下滑。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海澜之家全品牌门店数量为7241家。其中,直营门店2220家,占比达30.66%。线下的门店遍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80%以上的县、市,并进一步拓展到东南亚海外市场。

此前,海澜之家9月26日公告,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公司已通过相关议案,将考虑现有股东利益和资本市场情况,选择适当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发行并上市。

海澜之家为大型服饰生活零售集团,旗下拥有多个自主品牌,包括主品牌“海澜之家(HLA)”、女装品牌“OVV”、潮流品牌“黑鲸(HLA JEANS)”、婴童品牌“英氏(YeeHoO)”等,其中海澜之家品牌撑起其整体业绩的半壁江山。

海澜之家最为人熟知的或许是那两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男人的衣柜”“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相较“男人的衣柜”,消费者似乎更爱称其为“爸爸的衣柜”。难以进入年轻人的购物清单,对于海澜之家来说等于失去很大一部分市场。此外,海澜之家业绩不理想可能与自身产品竞争力不足有关。

有媒体了解到,海澜之家在长久以来的发展中依赖“ODM(代工)”模式。在该模式下,海澜之家将大部分生产环节以外包的形式出售给供应商,同时,海澜之家与供货商之间形成了“可退货”与“不可退货”两种进货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存货风险。这意味着海澜之家并不完全把控设计研发环节,只给出商品开发提案,由各家供应商细化设计并打样。终端卖不掉的大部分产品也能退给供应商,品牌并不承担库存,也坚持不打折。

业内人士分析称,代工模式对于小规模确实有优势,然而一旦规模做大,全国市场一盘货就面临同质化挑战,没有品牌调性,自然会出现复购率不高等问题。对于目标是长青企业的海澜之家而言,转型又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想要赶超优衣库,海澜之家必然要在品牌、产品、渠道、服务等方面有所作为。

来源丨中国经济网综合中国新闻周刊、证券日报、北京商报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抖音电商开展羊绒羊毛商品专项治... 11月20日,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发布羊绒羊毛商品专项治理公告。随着气温走低,平台持续治理羊绒羊毛...
雷克萨斯摸着特斯拉过河 文|新品略财经,作者|吴文武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蛋糕,雷克萨斯终于坐不住了,官宣在上海独资建厂。...
全球顶尖AI科学家许主洪加盟阿... (图片来源:钛媒体AGI编辑林志佳拍摄)2025开年,行业领先的 AI 科学家加入阿里巴巴。2月6日...
年轻人的下一个“巴菲特”是谁?... “令人唏嘘的是,新的人流踏入,而环顾四周,却是一个‘投资大师’集体走向消隐的时代。”文 /巴九灵(微...
百盛完成昆明首单“离境退税-即... 11月18日,昆明百盛率先启动“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并实现全市“首单破零”。 百盛是昆明首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