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欧盟成员国有了新动作。2025年11月14日,欧盟正式通过取消小包裹免税政策,且实施时间大幅提前,从原计划的2028年提前至2026年初。按照新规,150欧元以下的包裹都要交税,每个直邮件得多掏2欧元手续费,走本地仓库还要额外加0.5欧元。
欧盟此举意图明显,数据显示,2024年有46亿个免税包裹涌入欧盟,其中91%来自某亚洲大国,每秒就有145个包裹落地,且65%的包裹存在低报价值逃税情况,一年下来让欧盟少收50亿欧元税款,这成了欧盟推动政策调整的直接原因。
政策调整背后,是欧盟部分成员国的利益诉求。德国财长会前就直言“不想要某亚洲大国垃圾”,实则是保护本土产业。德国相关企业、意大利时尚协会等也纷纷呼吁取消免税,认为该国商品价格优势抢了他们的市场。
面对欧盟这一政策,该亚洲大国外交部明确表态,希望欧盟遵守市场经济规则,给予企业公平待遇,言外之意直指政策针对该国跨境电商。政策调整已对相关从业者造成影响,深圳一位做服装生意的老板就发愁,此前每天往欧盟发2000多件货靠免税盈利,如今关税和手续费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实质是除了少部分传统高科技术产品与农牧渔等产品外,欧美日能拿出来与该亚洲大国交换的东西越来越少,绿毛纸币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