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超110亿,赴港IPO!阿维塔的“盛世危局”
创始人
2025-11-29 00:03:08

文|观车君 文章来源|杠杆观车

阿维塔终于IPO了。

11月27日晚间,港交所披露阿维塔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


在观车君看来,中国新能源造车大军中,阿维塔是个独特的存在。

它不像蔚来、小鹏那样从零起步艰难突围,也不像比亚迪那样依靠自身产业链垂直整合。

这个2018年诞生的品牌,从出生就手握“王炸组合”:长安汽车的制造底蕴、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华为的智能系统,可谓是“富二代”。

这种“含着金钥匙”的起点,让它在短短三年内就实现了从0到年销6万辆的跨越,却也让它面临着“拼爹”之外的更多拷问。

01

翻开阿维塔递交的招股说明书,就像在阅读一部交织着火焰与冰霜的史诗。数据是残酷而诚实的,它揭示了这家明星企业光环之下的另一面。


在销量方面,阿维塔增长强劲:2023年交付20,021辆,2024年增长至61,588辆,增幅达207.6%。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交付量已达到56,729辆,超过去年全年水平的92%。

得益于不错的销量增长,阿维塔这几年的营收增长也不错。从2022年的2,834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51.95亿元(同比增长 169%);2025 年上半年更是到了122.08 亿元,同比增长 98.5%。


分业务收入来看,新能源乘用车销售从2023年的55.42亿元,占比 98.2%,到2024年的144.17 亿元,占比 94.9%。2025年上半年为114.90亿元,占比 94.1%),是核心收入来源。

其他业务如零部件销售、生态系统及售后服务等占比忽略不计。

分地区来看,中国内地2025 年上半年营收115.21亿元,占比 94.4%,仍是主要市场。

与快速增长的销量、营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维塔持续扩大的亏损。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该司净亏损分别为20.15亿元、36.93亿元和40.18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5.85亿元,累计亏损超110亿元。


进一步分析成本结构观车君发现,2024年阿维塔的销售成本高达142.34亿元,占收入的93.7%。

其中,原材料成本为130.74亿元,占销售成本的91.9%。这表明阿维塔在供应链成本控制方面仍面临较大压力。

与此同时,期内阿维塔的销售及营销开支、研发开支等期间费用也在较高水平,2024年分别达到30.36亿元和12.14亿元。

这种“高增长、高投入、高亏损”的分裂模式,也是所有新势力都必须穿越的“死亡峡谷”

02

从产品本身来讲,阿维塔是优点和弱点都极为明显的那一类。

阿维塔的“王牌”清晰可见,像上面观车君说的,是个“富二代”。

在智能驾驶领域,“有华为,没华为”几乎是两个物种。华为ADS 2.0系统带来的无图NCA(城区智驾领航辅助)功能,是其碾压同级对手的“杀手锏” 。

再加上长安汽车的制造能力、宁德时代的能源,三巨头的深度绑定构建成其强大的体系竞争力,这不是简单的供应商关系所能比拟的。


这种模也让它在初创阶段能够轻装上阵,快速推出产品,避免重资产投入的财务压力。

但挑战同样尖锐。

首先是品牌认知的模糊性。很多人会问:阿维塔到底是长安的车,还是华为的车?这种归属感的模糊,可能会影响其长期品牌价值的沉淀。

尤其是华为的“智选车”模式下,还有问界、智界、享界等“亲儿子”,阿维塔作为“HI模式”的伙伴,如何处理这种“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微妙关系,是一大考验。

再就是轻装上阵的两面性。避免财务压力的另一边 ,就是 利润被层层分割 以及 过度依赖外部技术可能导致的自身核心能力空心化。

激烈的市场绞杀就不多说了,这是目前所有车企都要面对的。

03

最后,阿维塔选择在2025年底这个时间点冲刺港股IPO,背后也能感觉到是有深意的。

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就是:钱。行业普遍预测,2026-2027年将是新能源车企淘汰赛最激烈的阶段。

提前通过IPO储备充足“弹药”,不仅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能“打得起”。

阿维塔招股书明确指出,募集资金的核心用途包括产品开发与平台技术迭代、品牌与渠道建设、补充运营资金等 。每一项都是吞金巨兽。


此外,选择上市时机,就像推销产品,要在它最吸引人的时候。阿维塔此刻的故事无疑是性感的:业绩上行;经营性现金流转正;产品线持续完善……

在这样一个上升通道中去面对投资者,远比在业绩下滑时去解释和承诺要有利得多。阿维塔必须抓住这个黄金窗口。

说到底,观车君认为, 阿维塔的IPO不仅是一家企业的上市,更是一种造车模式的试金石。它展示了不同于特斯拉和比亚迪的第三条道路:产业协同、资源整合。

这是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赌局。赌的是技术、是市场,更是执行力。

本文未标注出处的图表,均源自各种渠道的公开披露,特此说明并致谢!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93.7万亿元、11.8万亿...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1月28日公布2025年前10个月物流运行数据。1—10月,我...
重新定义甚至设计“我”,科技该... 如果意识脱离身体,那还是“我”吗?如果技术发展有其不可逆的惯性,谁来为技术的边界负责?如果我们赋予A...
外资集体看多中国科技股 作者丨庞华玮编辑丨包芳鸣2025年末,外资机构对中国科技股的态度出现标志性转变。瑞银、高盛、摩根士丹...
中国中车拟分拆子公司中车戚所至... 中经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11月28日,中国中车(601766.SH)宣布,拟分拆所属子公司...
美股芯片股大涨,英特尔涨近6%... 记者丨刘雪莹编辑丨曾静娇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提振,北京时间11月28日,美股三大股指开盘集体上涨,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