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西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系列报道,全景式展现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兴边富民等方面的辉煌成就。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拉萨,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看拉萨河边新建起的生态廊道、湿地公园,如何悄悄改写着这座千年高原古城的模样。
水系相连、涵养生态,滋润古城,这是近年来拉萨市政府的头等大事之一。在记者采访期间,中心城区仙足岛和太阳岛之间的内河生态廊道提升工程已接近尾声。
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五大支流之一,在拉萨市境内蜿蜒多变,分汊众多,河道中形成的各种裸露石滩,过去曾是拉萨城区的主要风沙物源地,不仅动植物生存环境退化,绿色空间不足,也直接影响到了拉萨市的高质量发展。
拉萨市两岛内河项目设计经理 丁阳:其实拉萨不缺水,它的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好的资源没有把它进行系统化的改造设计,把它梳理好。
系统改造、综合治理先从完善防洪体系、建设生态基线开始,加固两闸,将防洪闸改为生态闸,解决内河生态安全和城市内涝风险,恢复4公里连续水生、陆生过渡带,让鱼能洄游、鸟能栖息、水能自净,以最小的干预修复拉萨河的生命系统。
拉萨市两岛内河项目经理 蒋世平:通过闸的拆除重建,改成这种生态景观闸,提升了整个内河的生态环境,通过这个闸的调蓄,要挡住拉萨河主河的洪水进入内河。
随着改造工程的实施推进,地处拉萨河右岸的仙足岛、太阳岛与城区之间总长4.1km的生态廊道也在同步打造,新增慢行环线、滩地林卡,一个个荒滩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模样,拉萨城也有了绿意。
拉萨市民 益西嘉措:从去年开始变化就特别大,我们比较乐意在仙足岛这边玩,这边环境也比较好。
拉萨市民 多杰托美:这边树种了很多,特别凉爽。这边还有水,路也修得很好。
一条河仿佛激活了一座城,在两岛内河上,技术人员正在反复调试,这也是拉萨河水系治理改造的重要成果之一。
拉萨市两岛内河项目技术人员 张雄贵:第一保证水质,第二保证水位,然后在河道上面建立幕墙,实现投影。
在高清投影、精密喷泉和动态控制系统的高效协作下,未来,这个水幕电影将会作为拉萨旅游文化和市民休闲的常态化节目,为古城增添一份入夜的浪漫。
拉萨市水利局副局长 张振平:党中央特殊关怀给予了财政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先后投入了27个亿,实施了一系列拉萨河治理项目,让群众都能感受到现代化的拉萨新的发展。
更加生态、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也必然吸引着远方归来的孩子。阿旺丹增结束在上海的工作学习,回到家乡,并选择在河边开了一家烘焙店。每天临近傍晚,丹增的面包店都是即将售罄的状态,河边生态环境打造得越来越好,他的小店也像是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临水而居,因水而兴,与丹增相比,赤烈朗杰更喜欢热闹的气氛。
这家在拉萨藏地美食榜上有名的餐厅,主要是以接待外地游客为主。现在,赤烈朗杰最开心的就是把餐厅楼顶打造出来,可以在拉萨河边向游客尽情地展示他的餐饮文化。
思金拉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赤烈朗杰:拉萨市政府打造拉萨河母亲河两岸的绿化水景项目以后,这么漂亮,促进了拉萨的旅游,我们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一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