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抗美援朝老兵获评“合肥好人”
创始人
2025-09-24 13:39:48

从战场英雄到“公益宣讲员”

92岁抗美援朝老兵获评“合肥好人”

张振行在家翻看历史资料。

张振行获得的三等功奖状。

张振行在“三八线”上。

  今年92岁高龄的张振行曾是一名抗美援朝的战争英雄,多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并荣立三等功一次。2023年,90岁高龄的他主动加入“点亮红星”宣讲队,成为最年长的宣讲员,多次走进社区与学校,传递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足迹遍及20余所学校、15个社区,累计听众超过3000人。

  近日,2025年第二次“合肥好人”评选结果揭晓,九旬老人张振行上榜,获评“助人为乐”类好人称号。

  最年长的公益宣讲员

  “爷爷,您怎么活到了现在啊?”在一次校园宣讲结束后,面对一名小学生的提问,张振行被逗得哈哈大笑。

  一旁的人连忙制止小学生略显无礼的言语,张振行却笑着摆摆手,“童言无忌,毕竟战争离他们太远了啊”。

  “无论时间过去多久,红色精神与红色血脉都应该要得到赓续。”张振行说,这正是四处宣讲红色故事的初衷。

  2023年,合肥经开区海恒中心“点亮红星”宣讲队成立,90岁的张振行主动加入这个宣讲新阵地。作为最年长的队员,他将珍藏的旧军装、勋章以及被弹片击损的军用搪瓷碗转化为生动的“公益教材”,让曾经的烽火岁月变得可感可触。

  “在飞机轰炸下前行、就着雪吃炒面、背靠背在雪地睡觉……这些事我都亲身经历过,是战友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每每说到动情处,张振行都热泪纵横。

  张振行的公益宣讲从不止步于口头。在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讲述雷锋生平后,他身体力行,带领孩子们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清扫院落,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不在课本里,在咱们的双手间、行动中。”

  两度参军坚定必胜信念

  1951年,18岁的农家少年张振行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军入伍。短暂训练后因战局变化一度复员,但他报国之心始终不渝。

  一年后的一天傍晚,正在读初中的张振行放学回家,听到曾经一起参军的同伴说国家又在号召参军,体检地点就在区政府,他俩背着书包就跑去了。

  当时区领导看到张振行和同伴,严肃地问他们来这里干什么。张振行毫不胆怯,说自己是复员回来生产待命的,现在要继续参军。在得知名额已经满了后,他又坚持说“如果有人体检不合格就把我俩补上”。

  没想到,还真有两人体检未通过。就这样,张振行被允许参军。而此时,他的家人还完全不知道这回事。

  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到家后,张振行与父亲说完这件事。父亲爱子心切,又气又急作势就要打他。

  张振行跑到村里小伙伴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回家,吃了嫂子下的面条和鸡蛋后,没跟父亲打招呼,便走到区政府报到。

  8天后,张振行和另外9个新兵与其他兵一起被送到鸭绿江边,再两天后,他们奔赴朝鲜战场。

  在赶往一线的过程中,这支军队背着干粮、冒着炮火、睡在雪地,终于在第13天赶到了目的地,而沿途的一切让张振行震惊心痛。“看到的农村都是一片废墟。”他心想,“决不能让这样的景象发生在中国。”

  1952年,张振行被分配到志愿军23军69师独立侦察连,成为深入敌后执行捕俘、侦察等任务的“刀尖舞者”。

  抓捕俘虏、搜集情报成了张振行的日常任务。他亲眼见证了身边战友英勇牺牲的壮烈场景。一次,在执行抓捕俘虏的行动中,负责押送的两名战友不幸触发了地雷当场牺牲,而俘虏也同样在爆炸中丧生。

  “我当时也担任文书工作,一边流着泪一边写俩人的牺牲报告。”张振行说,“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还有一次,在协助工兵营抢修被敌人炸毁的木桥时,张振行所在的侦察连刚赶到目的地,敌人的飞机就开始轰炸,大家迅速跑去坑道隐蔽,但一位当地的阿妈妮(老大娘)却不幸被炸伤,张振行随即与战友前去抢救,之后又将其送往卫生连治疗。

  目睹朝鲜人民和身边战友的不幸遭遇,张振行更加坚定了打胜仗的信念。

  1953年7月20日,张振行所在的侦察连接到一个任务,但直到赶到目的地,上级也没透露是什么任务。26日上午,上级宣布命令,“侦察连改名人民警察大队,明天正式停战!根据停战协定,今后你们到非军事区三八线执行任务!”

  “终于等到这天了!”次日上午,张振行走进非军事区,这里战争的硝烟还没散尽,炮弹坑道里还冒着浓浓的黑烟。张振行对自己说:“胜利者是我方。”

  希望后辈懂得和平来之不易

  “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兵,一直关爱着我们。我们不能忘记初心,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谈及获评“合肥好人”的感受时,张振行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感动。

  在朝鲜待了6年、最后一批回国的他见证了曾经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新时代的和平繁荣。

  他说要把这份对和平的热爱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在到学校、社区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时,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叮嘱年轻一代,要铭记历史,不忘先辈们为和平付出的巨大牺牲,努力维护好当下的和平环境,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振行给孩子们带来了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们回赠他鲜花、手工艺品,而反馈给他最多的,是一封封字迹稚嫩、情真意切的书信。

  “是您和战友用青春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史诗”“我们向您致敬,祝愿您身体健康”……

  合肥晚报-合新闻见习记者 施院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因曾有涉毒历史苏永康道歉 两场...   苏永康道歉。(编辑:杨杨)
娃一入秋就拉肚子?当心是“秋季...   据云南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入秋后,气温渐渐转凉,许多大病小病卷土重来,其中自然少不了“秋季腹泻”...
新疆交通巨变谱写向西开放新篇章   2025年9月17日,新疆交投独库高速公司发布消息,G3033奎屯至独山子至库车高速公路项目环评...
“有人在电竞酒店从事违法活动…...   “警察同志,我有事情要举报……”  9月18日凌晨5时许  湘江新区公安局坪塘派出所  接到举报...
【正义会客厅】对话时代楷模:渝...   近日,中央宣传部授予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简称“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时代楷模”...
雷军:同时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   9月24日,雷军发文称:造车造芯把家底全押上了,同时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压力巨大 。12年前,...
室友用同寝男生未喝完饮料瓶装草...   室友用同寝男生未喝完饮料瓶装草酸,且未提前告知,室友说自己打游戏入迷,男生喝出异味立马清洗口腔去...
民宿预订火热、“错峰游”掀热潮...   央视网消息:中秋国庆假期日益临近,安徽歙县民宿市场呈现繁荣景象,预订热潮持续升温。  在各大旅游...
国家黄金珠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记者 赵文君)记者2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家黄金珠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千年古道 驼铃回响  这里曾是丝路枢纽  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  古老的旋律  与时代新声交响  ...
【“两点一存”耀华夏】兰州沈家...   新华网兰州9月23日电(张静 刘欣瑜)22日,“红星照耀中国·‘两点一存’耀华夏”网络主题宣传活...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
阿尔及利亚第一所孔子学院举行揭...   阿尔及利亚第一所孔子学院23日在该国首都阿尔及尔举行揭牌仪式。  据悉,这所孔子学院由中国西北师...
最新“亚洲品牌500强”:丰田...   中新社香港9月24日电 最新“亚洲品牌500强”榜单24日在香港揭晓,丰田、国家电网和三星位列前...
“桦加沙”来袭,多地树木倒伏,...   截至24日10时,“桦加沙”维持超强台风级,最大风力16级(55米/秒),距离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
青春华章|水脉与青春同频,发展...   长江卷着巴山蜀水的豪迈奔涌而来,黄海携着东海朝阳的璀璨在此铺展,淮河载着中原大地的厚重蜿蜒入境,...
这种病正一点点偷走孩子的脊柱健...   今天,我们将从学生、家长和学校三个层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更好地帮助孩子预防脊柱侧弯。 ...
青春华章 | 大国水利人物志之...   【开栏语】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治水史。无数...
开学典礼上,校长现场公布!连续...   近日,武汉工商学院校长孔建益在开学典礼的讲话走红,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我来考考大家的记忆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协党组副书记...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
青春华章丨荔枝网评:把家国情怀...   一条催人奋进、让人震撼的消息,让每一个中国人激动不已。三型舰载机歼-15T、歼-35和空警-60...
莫桑比克驻华大使:新疆的繁荣与...   莫桑比克驻华大使玛丽亚·古斯塔瓦曾于2021年访问新疆,此行令她印象深刻。她表示,新疆多民族文化...
欢庆丰收 共享美好   秋分时节,瓜果飘香。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阜阳市主场活动在临泉县高塘镇高塘社区文化...
国家卫健委为医美划定“红线”,...   从水光针、玻尿酸,到热玛吉、超声刀……非手术型的“轻医美”已变得如日常护肤一样司空见惯,甚至不少...
新的世界第一高桥将于9月28日...   新华社贵阳9月24日电(记者向定杰)经过三年多建设,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将于9月...
青春华章|循水而行,书写高质量...   大江奔流,蕴藏着中华文明的绵长血脉;河湖安澜,关乎着国计民生的稳固根基。9月22日,2025“把...
让世界听见西安!   “古今交响乐长安,琴瑟和鸣颂雁塔。”当金秋桂香漫溢千年古都,9月20日晚,2025 西安交响乐团...
600株人工繁育珍稀兰花回归野...   记者9月21日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日,600株人工繁育的珍稀兰科植物成功回归野外。  此...
机器人“磨练”岗位技能   9月23日,工作人员在专用场景采集区操作机器人收放眼镜。 为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