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什么是血栓?它又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一起来看!
专家介绍,血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状态下,凝聚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的血块。 血栓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按照生成部位的不同,主要分为: 一、静脉血栓性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二、动脉血栓性疾病。主要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动脉缺血和卒中。三、毛细血管血栓。也被称为毛细血管动脉瘤,好发于颜面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李伟:血栓形成三要素,主要就是当血管壁有损伤,比如说外伤、炎症等等问题,或者是血流缓慢,久站久坐,卧床休息术后的这些病人,都会有血流缓慢的问题。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血液高凝状态,由于药物原因或者是服用一些激素,癌症、肿瘤、吸烟、肥胖等等因素,它都会让你的血液变得高凝。这几个因素叠加起来之后,就会更容易出现血栓的问题。
专家指出,血栓性疾病常危及生命,一旦怀疑形成血栓,应立即就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张韬:血栓一旦形成之后,如果没有进行很好的治疗,那么它会逐渐增加、逐渐蔓延,甚至于从一个小腿血栓变成大腿血栓、肺栓塞,严重者出现致残和致死的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重视,尤其这种血栓的预防非常重要。
预防血栓 提倡“迈开腿 多喝水”
专家建议,预防血栓应多吃新鲜果蔬,控制肉类和油脂摄入,并保持适当运动与饮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李伟:血栓的预防其实最核心的一个要点就是要动起来,尤其长时间坐立的时候,每30到60分钟一定要去活动,进行一定的下肢运动,然后通过肌肉收缩来促进血液加速。推荐饮水,一般还是建议每天喝1500~2000毫升。
专家:久坐人群易患深静脉血栓 年纪越大患病率越高
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一种,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藏在腿部的“隐形地雷”,尤其是需要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稍不注意就可能触发风险,并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
静脉血栓主要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人群中覆盖面最大,约占80%。
家住北京的董女士今年62岁了,她告诉记者,自己一个月前因为摔跤造成了腿部骨折,手术完在家卧床休养时,突然发现左腿肿得穿不上裤子,一碰就疼,来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专家表示,我国静脉血栓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年龄大于60岁,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卒中、肥胖、抗凝血酶缺乏的人,往往自身血流减慢,血液变得黏滞,就更容易产生静脉血栓。 临床上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压痛、发红、水肿、静脉曲张、皮肤溃烂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李伟:血栓往往是发生在一侧,双侧同时累及的并不算很多,单侧(腿部)的水肿和红肿,包括疼痛都是一种很明确的信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张韬:高危人群(包括),麻将桌综合征就是我们老在麻将桌前成宿成宿的打牌,然后喝水又少,精神又非常高度紧张(人群),还有叫经济舱综合征,长途跋涉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机,也会引起深静脉血栓。
对于自己是否患上了深静脉血栓,专家推荐两个简易的判断方法:一是在膝盖下方10厘米处用卷尺测腿围,当两侧腿围相差大于3厘米时,说明患侧已经出现肢体肿胀,提示有静脉血栓的可能,要尽快就医。二是按压小腿后侧的腓肠肌,如压痛明显,也提示有血栓形成的可能。
肺栓塞危害大 需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治
肺栓塞与心肌梗死、卒中并列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它究竟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预防与治疗?一起来了解。
35岁的李先生此前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近期因频繁坐飞机出差,夜间觉得肺部疼痛,服药后仍未缓解,第二天就医后被确诊为肺栓塞。
专家表示,久坐不动可能让下肢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流到达肺部,堵住肺动脉,就会造成患者致命性的“肺栓塞”。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化莉 :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活动性的呼吸困难,还有气短,胸痛、咯血,好多人还会有一过性的晕厥,或者是咳嗽,烦躁不安等等这些症状。肺栓塞大多数(患者)肯定还是住院、骨手术外伤手术的患者。我们每个入院的患者都要进行(肺栓塞)筛查。我们发现肺栓塞的这个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
专家提醒:肺栓塞需要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治。专家特别提醒,肺栓塞并非只发生于老年人。长期熬夜、缺乏运动、肥胖的年轻上班族同样面临风险。此外,若发现下肢肿胀,切勿自行随意按摩,以免导致血栓脱落,引发急性肺栓塞。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介入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韩伟强:(目前预防肺栓塞)可以在身体内放置一枚拦截装置,拦截血栓,有效地减少血栓脱落到肺脏里的几率,这样降低致死性的肺栓塞发生率。同时(在治疗上)我们还有一些微创的手段,通过在身体内扎一个小针,插一根管,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血栓溶解取出。应用抗凝药物期间,我们(患者)的凝血功能其实是受到抑制的,小的磕碰可能会造成比平时更容易出血,出血量会增加,止血的难度也会增加。一定要按照医嘱规范适量应用,不能任意去增加药量或者减少药量,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血栓复发,控制不良,或者是异常的大量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