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文保”遇见算法 千年皇家寺院即将焕新上线
创始人
2025-10-29 20:49:10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吕庚青 程健 宋芳科 刘姗 孙珩力

  “数字化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题。”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副所长何多鸿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一句话概括了这座千年西夏皇家寺院在新时代的“保护与利用”逻辑。

  10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特别支持,甘肃省委网信办、省文物局主办,张掖、嘉峪关、酒泉市委网信办与敦煌研究院、中国甘肃网、凤凰网甘肃频道共同承办的“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张掖大佛寺。

  何多鸿介绍,过去三年,张掖大佛寺先后投入900余万元,实施了不可移动数字化项目和《北藏》经书数字化项目。今年9月,又投资327万元立项了4类佛经的数字化项目。

  “过去我们忙着‘救火’,现在终于可以给文物‘体检’。”何多鸿介绍,2024年竣工的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对7000余卷明清佛经等进行微环境调控,实现库房恒温恒湿全覆盖。目前,该项目的验收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不可移动文物端,大佛殿、藏经殿等单体建筑已完成70个漫游点、95%工程量采集。敦煌研究院采用20×20厘米网格逐层扫描,精度极高;天津大学同步建立建筑模型,年底将交付包含三维数据库、线上漫游、硬盘双备份的“数字大佛殿”。

  “数字化的目的,最终要让老百姓看得见。”何多鸿透露,景区南配殿将改造为沉浸式数字展厅,中国美院已六易其稿,正在紧锣密鼓计划实施中。一旦上线运营,游客可戴上VR“穿越”西夏,被遮挡的壁画将以4K分辨率“重现真身”。

  此外,大佛寺数字体验示范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该项目,将利用创新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将文化和科技相结合,弥补张掖大佛寺景区数字浏览内容的空白。其中,数字栩生以张掖大佛寺的丰富历史和文化为背景,利用“光场重建”技术、智能解耦以及AI实时换脸等技术手段,打造出高逼真数字人IP——云灼。

  “以借助数字人这一形式,向游客生动解读大佛寺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以虚拟展览的方式展示佛寺的珍贵文物,让古老的历史在现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全新的数字平台。”何多鸿说,当游客与云灼公主互动时,仿佛穿越千年,与真正的西夏党项族公主亲密对话。同时,拍照换脸的趣味互动小程序等,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丽之美完美诠释于指尖间。

  “我们先做数字化,再谈开发利用,坚决不让‘未开放先受损’发生。”何多鸿如是说。

  当文保理念从“修”走向“防”,从“看”走向“用”,张掖大佛寺的探索证明: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让千年微笑永续的温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今天,多家银行宣布:上调! 在国际金价重新回到4100美元后,今天,多家银行再次调整积存金相关业务门槛。 11月11日,建设银行...
价格“大跳水”!降至近几年最低...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10月份全国鸡蛋供应充足,环比价格小幅下降。 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商...
年入18亿!智能物流公司中鼎智... 11月10日,中鼎智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这是继其于2025年5月9日递表失效...
真爱美家控制权变更:“80后”... 停牌数日后,真爱美家(SZ003041,停牌,市值44亿元)控制权变更事项终于揭晓。 11月11日,...
11月11日涨停股:32股封单... 人民财讯11月11日电,今日(11月11日),A股市场收盘共82股涨停,剔除15只ST板块个股后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