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的“富人争夺战”再次上演。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推出一项实习计划,该行可以为客户子女提供知名企业实习机会,其中不乏摩根大通、中金资本、谷歌、微软等知名企业,报名条件是“非私行客户新增资金1000万元以上,存量私行客户新增资金500万元以上”,并且要求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
对此,兴业银行回应称,该项目是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面向高净值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委托第三方机构执行。鉴于该项目引起争议,经审慎评估,该行已暂停该项目。
近年来,国内高净值人群持续扩容,私人银行业务逐渐成为各大银行争夺的焦点。《2024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的富裕家庭(资产600万元人民币以上)数量达414.2万户,当中拥有600万元人民币以上可投资资产的家庭为150万户。
“目前国内各大私行的入门级标准大多数都是600万元,主要是卷资产配置收益、服务权益、专业化团队服务。早几年间,组织私行客户去国外旅游的活动很常见,私行客户平均收益率能达到7~9%。”某股份行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
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各有不同。上海某股份行的私行客户李女士向时代财经表示,“成为私行客户几年了,也参加了一些私行的活动。但我只认服务态度,还有实际收益。”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兴业银行私行管理资产规模刚破万亿
兴业银行于2011年开始开展私人银行业务,2021年正式获批私人银行专营机构牌照。
从财报来看,兴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涨势明显。据该行2024年年报,截至2024年末,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月日均数为7.7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1.36%,客户净增创近三年新高;私人银行月日均综合金融资产9610.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0%。
今年以来,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继续增长,成为又一家突破万亿规模的私行。据“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官方微信平台4月3日发布,2025年3月,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突破8万户,资产管理规模超1万亿。
另据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发布的6月私人银行活动日历,面向该行私行客户,兴业银行广州分行推出多种私享活动,包括非遗系列活动之宋代点茶、升学留学规划,以及走进云南、青海、新疆等地的特色民生探访等。
事实上,私人银行在中国本土已经走过第18个年头。2007年3月,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北京分部作为中国国内第一家私人银行营业机构正式开业,开启了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先河。
近年来,由于传统业务增长乏力,作为零售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银行业务为诸多商业银行零售转型的关键。
反映在上市银行年报中,不管是私行客户数,还是资产管理余额来看,国有大行稳居第一梯队。时代财经根据年报数据梳理,截至2024年末,国有五大行私人银行客户合计106.96万户,资产管理规模(AUM)合计达13.84万亿元人民币。
具体来看,多家大行的私行客户及管理规模均取得了双位数增长。财报显示,2024年,邮储银行的私行客户达3.42万户,同比增速高达27%。
据交通银行披露,截至2024年末,该行私人银行客户数达9.4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71%;管理私人银行客户资产1.3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7%。
建设银行财报也显示,2024年末,该行私人银行客户23.15万人,较上年增长8.81%;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达2.7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31%。
除了国有大行,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零售之王”招商银行的私行客户数依旧保持领先地位,且招行的私行客户认定标准较高,要求月日均全折人民币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的私行客户数分别达到16.91万户、9.68万户、8.41万户,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3.61%、7.3%、13.77%。
在业内人士看来,私人银行业务在零售银行业务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私人银行业务不仅是财富管理的核心抓手,更能带动投行、资管、家族信托等跨业务协同,突破了传统零售业务依赖息差和单一产品的局限性。此外,私人银行客户的非金融需求,如健康管理、圈层资源对接等,也为银行拓展增值服务、增强客户黏性提供新场景。”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