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政府突然高调表示,印度经济将在今年反超日本,排行全球第四,并预计将在两三年内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中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这一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印度总理莫迪对此也高调宣传自己的“治国成就”,他表示在2014年执政时,印度经济在全球仅排第10名,在他治理下印度经济得到飞速增长。
不过,并非所有印度人都被这一美好宣传“冲昏头脑”。有学者表示,IMF本身并不收集经济数据,只是根据各国政府的数据加工整理,而印度政府的数据含金量尚存疑问。此外,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指出,美国关税战的冲击可能让印度GDP增长速度大幅放缓。
▲当地时间2025年4月3日,印度新德里的货币兑换处,美元和印度卢比纸币。图据视觉中国
印度GDP已超过日本?
预测将在2026年发生
当地时间5月24日,第10届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召开了一场名为“2047年实现伟大祖国印度”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苏布拉马尼亚姆高调表示:“正如我所说,我们现在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我们的经济规模是4万亿美元,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就在我说话的此刻,印度的经济规模超过了日本!”
苏布拉马尼亚姆进一步表示,印度可能很快就会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补充道:“印度的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德国,如果我们坚持目前的计划和思路,再过2年、2.5年最多3年,我们就会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随后印度政府还发文称赞了莫迪在2014年至2024年期间的“执政成就”。印度政府称,2014年莫迪刚上任时,印度被国际机构列入“脆弱五国”名单,GPD仅为2.1万亿美元,到2024年已经实现翻番。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IMF在最新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印度将在“2025财年”GDP达到4.1870万亿美元,略高于日本GDP的预测值4.1864万亿美元。不过和日本等国采用自然年不同,IMF的财年为4月至次年3月,也就是说即使IMF预测正确,印度对日本的超越也将在2026年发生。
印度尼赫鲁大学的退休经济学教授阿伦·库马尔表示,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下,生产水平、汇率、贸易政策等因素不断变化,IMF预测的印度对日本的领先差距仅为0.6亿美元,占GDP的0.014%,显然并非绝对保险。
印学者质疑:
数据准确性存疑,外部环境变动大
印媒还援引阿伦·库马尔的观点称,由于IMF直接采信了各国自己公布的统计数据,因此印度的数据准确性存在很大疑问,特别是在莫迪政府强行力推“废钞令”之后,市场交易状况混乱,加大了数据统计的难度。而在印度经济中占比不小的农业、手工业等部门普遍存在“非正规经济”,官方层面无法精确掌握情况,只能以乐观的态度高估得出数字。
库马尔还指出,历史证明IMF的预测也并不靠谱。例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IMF坚持预测全球经济将实现正增长,直到2008年9月雷曼危机爆发时才改变口风,而那时世界经济早已陷入衰退。
摩根士丹利预计,美国拟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27%的额外关税,可能导致印度本财年的GDP增长减少30-90个基点。摩根士丹利强调,“鉴于印度对美商品出口占其GDP的2.1%,直接影响可能较小。然而,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贸易势头疲软可能会抑制外部需求。更大的影响可能来自间接渠道——企业信心下降可能会削弱风险偏好,并进一步推迟资本支出周期。”
印度马恒达集团董事长阿南德·马恒达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强调:“在欢庆成就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他补充道,印度的下一个飞跃应聚焦于提升人均GDP,而非仅满足于在GDP总量上超越德国。
阿伦·库马尔指出,在印度的身份信息、金融基础设施等都不完善的情况下,大量劳动力实际上成为了“非正规人口”,而这部分人口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与印度政府官方统计的高增长数字形成鲜明对比。“比如在莫迪第一次推行废钞令的时候,蔬菜水果烂在田间,工厂倒闭,那一年印度官方的GDP增长却高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