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行业“洗牌”的背景下,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深圳市场监管局华强北监管所工作人员表示,7月1日该所已向辖区内各市场下发通知,要求“全面禁售无3C认证充电宝,线上、线下渠道都不可以上架、销售,出口产品也不可以在国内市场上架。”
华强北的卖家,店铺中有个别充电宝产品无3C标识
7月2日,南都·湾财社记者在华强北商圈走访时注意到,绝大多数商家都表示最近有收到监管部门的要求,自家店内只售卖带有3C认证标识的充电宝;但记者发现,仍有少数店内存在个别款式的充电宝并无3C认证的标识。
收到要求,商家紧急下架不合规充电宝
“3C认证”已成充电宝一大卖点
最近,从罗马仕充电宝被北京部分高校禁用,到厂商召回部分型号充电宝,再到无3C认证的充电宝被禁止带上飞机……短短一个月内,充电宝行业正在迎来一轮“大洗牌”。在这场行业“洗牌”中,是否有3C认证逐渐成为消费者鉴别充电宝质量的重要标尺。
3C认证,即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充电宝行业的3C认证始于2023年。彼时,市场监管总局要求,所有锂电子的充电宝产品从2024年8月1日起需要获得3C的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否则就不能够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的经营活动当中使用。
华强北,被誉为“中国电子第一街”,不少“平价”电子产品颇受消费者青睐,但所谓“平价”“白牌”产品,则往往在质量上缺少保障。
7月2日的现场走访中,绝大多数商家都向记者表示,店内仅售卖含3C认证标识的充电宝,有店家称,最近确实有收到下架无3C认证的充电宝的要求,目前已将所有不合规充电宝全部下架退回厂商。
一方面是监管要求,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3C认证”正在成为重要的卖点。
有商家将“有3C认证,可上飞机”作为卖点
“这些充电宝都有3C标识,可以来看看!”
在华强北,有店家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在不带3C认证的充电宝已经不太好卖了,消费者都非常关心有无3C标识。记者注意到,不少消费者在挑选充电宝时也都会问一句:“有没有3C认证?”有商家则干脆将“有3C标识,可带上飞机”作为卖点,写在宣传标语上。
无认证充电宝仍个别存在!店家:部分外国客户有需求
一些大电池容量风扇、手电可对外供电,或存“擦边”风险
不过,无3C认证的充电宝在华强北并未绝迹。有商家表示,店内仍有一些无3C认证的充电宝的存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3C认证的。”店家说。
个别充电宝产品无3C认证
有店家则表示,3C认证是我国的标准和要求,但华强北商圈有着大量外国采购者和消费者,其未必关注充电宝是否有3C认证。记者注意到,在该店铺,恰有一款包含了英式插头的充电宝,并无3C认证标识。
此外,记者注意到,一些具有较大电池容量的非充电宝产品,同样具备给手机充电的功能,而这些产品则往往没有3C标识。
具有大容量电池、可对外供电的“手电筒”
在一家店铺内,有一款品胜旗下的手电筒,名为“户外手电易充5000”。根据商品标识,该“手电筒”具有5000mAh、18Wh的电池能量,也具备输出供电的功能,其通过USB-A接口的对外供电功率可达10W,但该商品并无3C标识。
具有大容量电池、具备对外供电功能的“风扇”
在另一家店铺内,有数款便携式风扇也都有着较大的电池容量,并具备对外供电的功能。其中一款显示,其电池容量达到10000mAh,可以以5V 2.1A的规格对外供电,其侧边拥有USB-A和USB-C两个接口。店员表示:“这些都可以当充电宝用,没有问题。”
在充电宝行业的这场“变局”中,3C标识迅速凝结起了监管层、厂商、门店以及消费者等各方的共识。深圳机场也于近日公告,6月28日起执行充电宝携带查验新政策,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将禁止携带乘坐境内航班。深圳机场已在航站楼内张贴宣传提示,提醒旅客注意新规。同时,深圳机场将为不合规充电宝提供7天暂存服务。
有相关专家表示,3C认证一方面可以促使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其认证过程可以消除掉大多数的安全隐患,但是除此之外,还需要企业从制造过程的产品质量管理,以及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等等一系列的措施,才能大幅度消除安全隐患。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常源
摄影: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常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