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中科曙光协同AI芯片、AI整机、大模型等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并基于该架构发布了曙光AI超集群系统。此举不仅标志着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进入全面开放、紧密协作的新阶段,更有力推动开放式的“安卓模式”加速到来。
中科曙光展台(主办方供图)
“中国智算产业,需要集群创新”
据介绍,大模型创新持续演进,对AI算力需求不断增加。国内AI算力领域仍面临高端算力供给不足、国产加速卡性能差距大、算力成本高、自主软硬件生态不成熟等严峻问题。为突破算力瓶颈,同时降低用户成本,仅依靠少数巨头企业的封闭式优化已不够,需把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组织起来,实现开放式的跨层协作优化,打造开放式、标准化、高效率的集群算力。
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李斌介绍,过去十年,中科曙光建设了20多个大规模算力集群,累计部署超50万张异构加速卡,是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牵头组建单位。AI计算开放架构,是面向大规模智能计算场景,以GPU为核心进行高效紧耦合系统设计的协同创新体系,是从“算、存、网、电、冷、管、软”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创新,促进算力普惠。
曙光AI超集群系统,支持多品牌加速卡
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李斌(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基于AI计算开放架构设计的曙光AI超集群系统也同期发布。据介绍,曙光AI超集群系统拥有“超高性能、超高效率、超高可靠、全面开放”四大特征,可为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推理、行业大模型微调、高通量推理、多模态大模型开发、AI4S等场景打造更大更高效算力底座。
据了解,中科曙光还联合芯片、整机等多家知名企业宣布开放覆盖部件级、系统层、基础设施层、软件层和数据集等层面的技术,降低中小企业研发门槛。其中,中科曙光首批开放AI存储优化能力、液冷基础设施设计规范、DeepAI基础软件栈等三项技术能力。(来源:中科曙光)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