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航空展地面静态展示的歼-20。 南都记者 杨文君 摄
9月19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进行飞行表演。 新华社发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于9月19日-23日在吉林长春举行。本次航空展集中展出百余型空军现役飞机、地面装备以及退役经典装备。
航展期间,军事专家王金涛接受了南都记者采访,对首次在长春航空展地面静态展示的歼-20做了进一步解读。
现场
歼-20静态首秀 新型战机还会远吗?
据了解,歼-20是隐身战机,采用了翼身融合体的设计,外倾的双垂尾、DSI进气道、座舱盖镀膜等降低雷达信号特征的措施,鸭式布局,有一对前翼。
王金涛表示,歼-20是我国的国家重器,是推动空军战略转型的核心装备,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长春航空展静态展示有何重要意义?“我们过去常在电视上看到歼-20,这次在航展上可以近距离地去观赏它的机体结构、航空发动机的内部结构设计、图层工艺的设计等。这种展示方式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对于空军装备成熟度的自信,也反映出隐身战机在技术层面已经非常成熟了。”王金涛说。
王金涛还表示,“此次航展地面的静态展示最大限度提升了国防教育的时效性。以往大家可能只在文字、图片上看到歼-20,但现在可以近距离观赏,这对激发青少年去了解空军、理解空军、热爱空军、献身空军是非常有益的。”
此外,有很多网友推测,只有更先进的装备呼之欲出时,现有的装备才会逐步解密。歼-20参与此次长春航空展地面静态展示,是否意味着将有更新型的战机亮相?对此,王金涛表示,我国装备按照“装备一代、预研一代”的思路来运行。现在歼-20已大量装备部队,技术也非常成熟了,背后隐含着我国可能会有一些新装备。“我也期待我国会有新的装备尽快出现,进入空军装备序列,进而提升我国空军整个体系的作战能力。”
亮点
“天之翼”表演队 首次吸纳两名女飞行教员
昨日,“天之翼”表演队的炫酷飞行赢得在场观众的掌声与呼声。与以往不同的是,“天之翼”表演队首次吸纳两名女飞行教员:康健和彭晓卉。她们2013年入伍,空军第五十五期飞行员,空军第十批女飞行员,先后飞过初教-6、教-8和歼-7,后留教。
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离地三尺不分男女。”两位女飞行教员都表示:“我们和男飞行教员任务完成得一样出色,技术规范、动作标准、训练要求都是一样的。”
不过,康健也客观正视作为女性在体能上与男性的差异。她说:“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讲,先天会有一些体质上的差异,因此我们平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就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每天多训练一个小时,从我当学员开始,就一直坚持着这一点。”
康健说,飞行员在飞行中往往要接受大载荷,也就是说要承受五六倍自身的重量压在自己身上,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完成既定飞行动作。因此,飞行员需要学习一些抗荷动作,此类动作需要核心力量的针对性训练,在这方面,女性往往有更强的稳定性,表现更出色。
“在有些方面,我们女飞行教员更有优势。”彭晓卉说,女飞行教员在飞行操作和教学方面更细腻。比如在训练的过程中,编队飞行等对于数据的要求、队形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在这方面女飞行教员往往能够发挥她们的长处。每次飞行结束后,所有的飞行教员会坐在一起复盘飞行中的问题,女飞行教员往往更能发现一些很细小的问题并提出独特见解,这可为整个团队带来新的想法、活力和力量。
据彭晓卉观察,在空军队伍中,近年来女飞行员的身影越来越多。在各个站位,在运输机、轰炸机、特种机、歼击机、教练机等不同机型中,都有女飞行员的身影。
采写:南都记者 杨文君 莫倩如 通讯员 张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