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浮空艇技术持续迭代升级 助力科学研究服务国计民生
创始人
2025-09-20 12:11:18

中新网西藏林芝9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西藏自治区被称为“东方瑞士”的鲁朗镇的一处空地上,今年8月初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被形象称为“大白鲸”的巨型气球,一同前来的还有一群守护它的科研人员,他们围着“大白鲸”日落而作、日出而息,颇受关注。

“大白鲸”的守护者——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浮空艇团队介绍说,“大白鲸”大名为“极目一号”浮空艇(也称系留气球),是中国科学院空天院重要的绿色科研观测设备平台,从8月份进驻鲁朗开展科研试验任务到9月19日,“大白鲸”已累计完成30次升空飞行验证,覆盖不同高度层与气象条件,为后续技术优化提供了大量实测依据。

跨越: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

作为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任务之一,9月18日晚至19日清晨,浮空艇团队在鲁朗最新开展一次“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搭载3大类共16型、总重量约200公斤的科学载荷,成功升空至海拔5500米高度,通过多载荷协同观测,实现浮空艇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的技术跨越。

9月18日晚,“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在鲁朗开展。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正高级工程师、浮空艇团队负责人张泰华介绍说,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之誉。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任务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所属多个研究院所紧密协作,自主研发出“极目一号”浮空艇和观测载荷,并经过持续迭代升级实现新突破。

作为中国高原浮空观测领域的关键装备,“极目一号”浮空艇核心优势集中在大载重能力、超长续航时长、强抗干扰性能及对复杂环境的高适应性上,可在恶劣工况下稳定执行观测任务。此次鲁朗试验聚焦高原复杂环境,浮空艇成功克服多重严苛限制,不仅要应对高原局地突发的强对流天气,规避气流紊乱对艇体稳定性的冲击,还需耐受高空零度以下的低温环境。

他表示,本次试验精准获取了大气组分、污染物分布、云三维微物理参数等关键科学数据,载荷种类多、测试数据丰富,将为青藏高原研究提供核心数据支撑,助力深度解析高原气候环境变化规律,为“亚洲水塔”及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动态监测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揭示高原生态系统奥秘提供全新视角。

创新:构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

作为“亚洲水塔”和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域,青藏高原环境动态监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17年,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浮空艇团队便挺进可可西里腹地,开启与青藏高原的“云端之约”。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正高级工程师、浮空艇团队试验任务现场指挥何泽青指出,面对零下30℃的极寒、每秒25米的强风以及海拔4700米的低气压环境,初代浮空艇装备出现充气速度慢、艇体泄露率较大、设备低温性能下降等问题。针对这些在高原出现的状况,团队以应用为导向,长期攻坚克难,持续对浮空艇艇体、控制、能源、结构等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和迭代优化,成功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

在电磁与温压适配方面,团队针对高原复杂电磁环境,优化供配电系统设计,通过增加电气间隙提升击穿电压,解决高海拔空气稀薄导致的绝缘性能下降问题;同时加装大气压、温度实时监测模块及舱内主动温控装置,确保设备能在高空低温低压环境下稳定运行。

团队历时3年攻关,实现充气效率与安全双升级。在浮空艇部署初期,需要将大量的高压氦气从储气罐快速充入艇体内,这一过程会对艇体材料产生冲击、影响浮空艇安全,高分贝噪音还会对操作人员带来听力损伤。经反复试验,团队创新研发出“硬式充气口”专利技术,采用特殊结构设计与缓冲材料,既降低高压氦气充气时的噪音、避免操作人员听力损伤,又缓解艇体材料振动,实现充气口附近“无人值守”。

同时,搭配“快速充气减压装置”对高压气体进行减压、增速,将氦气充气速度提高两倍以上,充气时间缩短一半,极大缩短充气时间,多次试验验证效果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团队围绕浮空艇申请专利60余件,既为浮空艇在升空高度突破、载荷集成效率、数据获取精度等方面实现持续迭代创新提供核心知识产权支撑,也为空天领域相关技术的创新突破奠定坚实基础。

应用:空中多面手赋能多领域

据中国科学院空天院介绍,浮空器是一种利用内部充填密度低于空气的气体(通常为氦气)而产生浮力的航空器,其出现时间早于飞机,是一种古老的航天器。

9月18日晚,“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在鲁朗开展。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浮空器的重要类别,浮空艇凭借其驻空时间长、覆盖范围广、部署灵活、载重能力强以及操控成本低等显著优势,在很多应用场景中具备其他航空器不可比拟的竞争力。“极目一号”浮空艇也成为体现中国浮空观测领域自主创新水平的标杆产品。

历经数十年发展,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浮空艇产品已实现从早期单一型号试验的突破,逐步构建起覆盖“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的全规格产品矩阵,形成极具竞争力的系列化产品谱系。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蔡榕研究员表示,该院目前形成的全规格浮空艇产品谱系,已在科学观测、应急通信、草原生态、海洋中继通信、对地观测及安全防控等场景成功应用,深度赋能生态、应急、通信、科研等关键领域,成为服务国计民生的重要技术支撑。

其中,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浮空艇团队创新融合高分辨率光谱成像与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对呼伦贝尔草原草场长势、退化区域、牲畜数量和分布的精准监测,为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收益的双赢。

在海洋监测与通信领域,浮空艇团队成功研制中国首套船基浮空艇装备,并在中国管辖海域完成多轮演示验证。该装备搭载的专用通信基站,可实现长期演进信号(LTE)超数千平方公里范围覆盖、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号(AIS)超200公里以上距离接收及求救信号(SOS)超100公里距离接收,为中国智慧海洋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在科学考察支撑领域,浮空艇自2017年起便深度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已在青藏高原的鲁朗、纳木错、珠峰、双湖、可可西里、塔什库尔干等核心区域先后开展系统性科学观测。其中,在2022年第二次青藏科考中,“极目一号”浮空艇升空至海拔9050米,突破同类型浮空艇升空观测高度的世界记录。

通过搭载气象、环境、地质等多种科学观测载荷实施升空探测,浮空艇累计获取海量高质量观测数据,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论证、过程研究与成果转化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有效助力青藏科考领域的科研突破。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副研究员尚华哲在鲁朗试验任务现场接受媒体采访称,“极目一号”浮空艇可对目标区域垂直大气环境进行精细观测,相关数据将助力实现精准天气预报。

从青藏高原科学观测到远海通信保障、从草原生态精细监测到助力精准天气预报……中国浮空器(艇)技术正以“多面手”姿态融入国计民生关键场景。浮空艇团队表示,随着鲁朗试验任务取得的新突破,中国这一自主创新技术将持续向更稳架构、更高性能、更广应用迈进。

优势:持续技术迭代实现全面升级

自2017年首次赴青藏高原试验到今年鲁朗试验任务顺利开展,“极目一号”浮空艇技术已在高原历经8年试验迭代升级,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浮空艇系列装备也在持续技术迭代中实现了全面升级。

浮空艇团队说,通过持续试验验证,多项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极目一号”系统进阶:气球外形持续优化,气动稳定性大幅提升,多次经受住高原恶劣天气考验;控制系统从单机模式升级为多冗余模式,优化独立安控系统,新增器件级保护模块,共同强化系统可靠性、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高原低温、低气压、复杂电磁环境下系统运行稳定。

同时,结构设计上,采用高低压设备分舱隔离和电磁屏蔽强化,显著提升球载设备稳定性;氦气减压装置的成功研发将充气速度提升两倍以上,极大缩短高原野外环境下的充气操作时间;对高原环境也从陌生到熟悉,从最初的依赖城市天气预报,升级为由多源气象预报、雷电预警、六要素地面气象站构成的综合预报系统。

9月18日下午,“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完成任务前相关测试工作,项目团队代表在现场合影。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该团队认为,“极目一号”浮空艇系统持续升级离不开国家科研项目的持续支持:第二次青藏科考为浮空艇提供高原现实场景与不间断试验机会,团队在海拔4000米以上试验场直面低气压、极端温差等挑战,以“试验-改进-再试验”的闭环推进技术升级,每一次迭代都服务于实际需求。

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鸿鹄专项”支持下,“极目一号”浮空艇系统综合保障能力实现全面升级,项目间互补协同,共同构成浮空艇技术迭代的“双支撑体系”。

此外,从大气电场观测与防护到气象综合预报,从艇体材料的技术攻关到氦气国产化的应用,从浮空艇艇体试验到多载荷综合试验,中国科学院建制化科研体系也是“极目一号”浮空艇全面升级的关键保障。

张泰华透露,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浮空艇系统已实现型谱化发展,搭载载荷覆盖环境监测、大气探测、雷电探测等新型设备,观测能力从“单点碎片化”全面升级为“系统立体化”,后续目标是在目前大气观测平台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建设成为国家的一个大科学装置,更好助力科学研究、服务国计民生。(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热搜!库克首次回应iPhone... 库克首次明确回应iPhone涨价,其表示与关税无关。该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媒体援引美国CNBC报道...
特朗普拒批4亿美元对台军援 据参考消息援引俄罗斯卫星社网站9月20日报道,有知情人士称, 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拒...
香港发现战时炸弹!6000人紧... 19日中午,香港北角鲗鱼涌滨海街发现一个长约1.4米、疑似战时炸弹的物品,香港警方爆炸品处理课及消防...
委内瑞拉派兵携武器进社区培训居... 当地时间18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委内瑞拉军方将于9月20日在全国各社区部署兵力。马杜罗表示,...
香港战时炸弹已被锯开外壳,正销... 9月19日,香港北角鲗鱼涌滨海街发现一枚1.5米战时炸弹,6000人被紧急疏散,事件引发广泛关注。2...
正在拆弹,已锯开外壳,6000... 9月19日中午,香港北角鲗鱼涌滨海街发现一个长约1.4米、疑似战时炸弹的物品,香港警方爆炸品处理课及...
升任济南市副市长不到5个月,莱... 9月20日上午,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济南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莱芜区委书记焦卫星涉嫌严重违...
中国浮空艇技术持续迭代升级 助... 中新网西藏林芝9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西藏自治区被称为“东方瑞士”的鲁朗镇的一处空地上,今年...
中国浮空艇技术持续迭代升级 助... 中新社西藏林芝9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西藏自治区有“东方瑞士”之称的鲁朗镇一处空地上,今年8...
美军确认:“黑鹰”坠毁,4名士... 记者获悉,当地时间9月19日,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确认,一架MH-60“黑鹰”直升机本周在华盛顿州...
香港发现一枚二战遗留炸弹!60... △如何处理战时遗留炸弹?香港爆炸品处理专家:切开后尝试销毁 来源:N视频 9月19日上午11时15分...
司机发现后排男子触摸拼车女乘客... 新京报记者 郑钰涵 制作 礼牧周 9月19日凌晨,广东清远一司机送一男一女两位乘客时,路途中后排男子...
司机发现后排男子触摸拼车女乘客... 新京报记者 郑钰涵 制作 礼牧周 9月19日凌晨,广东清远一司机送一男一女两位乘客时,路途中后排男子...
特朗普再次下令美军炸毁“运毒船... 中新网9月20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9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已下令美军在国际...
特朗普:美军再次打击一艘“运毒... 中新网9月20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9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已下令美军在国际...
第一批iPhone17贴膜受害... 9月19日,iPhone 17系列新机正式开售。首发不久,有第一批拿到新机的网友已开启吐槽模式,在社...
第一批iPhone17贴膜受害... 9月19日,iPhone 17系列新机正式开售。首发不久,有第一批拿到新机的网友已开启吐槽模式,在社...
手搓“东风-5C”“打击范围”... 近日,河南郑州 一位卖创意烧饼的小伙走红了 东风-5C、辽宁舰、歼-35…… 各种造型的烧饼令人眼花...
朱孔军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 日前,中央批准:朱孔军同志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不再担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职务;黄泰岩同志不再担任武汉大...
歼-20首次地面静态展示 长春航空展地面静态展示的歼-20。 南都记者 杨文君 摄 9月19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进行飞行表...
停火决议遭美一票否决 以军推进... 当地时间19日,以军发布战报称,其第162师部队正在加沙城持续推进地面军事行动。据军方通报,以军部队...
香港巨额黄金盗窃案,11男1女... 近日,香港红磡一处打金工场发生巨额黄金盗窃案件,持续引发关注。 9月19日傍晚,香港警务处公共关系科...
iPhone 17发售现场:商... 9月12日,iPhone 17开启预购,苹果官网“毫不意外”再次出现拥堵。苹果预售分为线下直营店取货...
青海海西州:成立调查组赴现场 9月19日,青海省海西州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9月19日,《无视中央环保督察 青海一“矿霸”非...
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 目 录 前 言 一、全面开拓中国妇女事业发展之路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二)贯彻落实男女...
比斯利:成长的代价,曾经我也误... 在NBA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伟大的球员和教练都经历过不为人知的挣扎与痛苦。最近,前NBA球员比斯利在一...
比斯利:成长的代价,曾经我也误... 在NBA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伟大的球员和教练都经历过不为人知的挣扎与痛苦。最近,前NBA球员比斯利在一...
55岁农妇“辱骂”法官被罚10... 9月19日,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发布情况通报:近日,关于网上帖文反映“山东临沂一法院作出...
“90后”北大硕士毕业8年,出... 每经编辑|何小桃 空缺近半年后,永辉超市迎来新任CEO。 永辉超市9月1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六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