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群星奖”决赛将于9月21日至10月19日在成都与重庆两地接连举行。这一国家级群众文艺盛宴,汇聚了来自全国的优秀作品,代表了我国群众文艺的最高水平。
令人振奋的是,湖南省有六部精品力作脱颖而出,成功闯入决赛!它们不仅艺术表现精湛,更深深植根于湖湘文化的沃土,承载着湖南人民的情感和智慧。即将奔赴成渝,与全国佳作同台亮相、共竞风采!
第二十届群星奖湖南代表节目风采
以下节目按赛程顺序排名,让我们一同提前领略这些湖南佳作的独特风采:
群众合唱门类
作品名称:《一塘清水一塘莲》《忆秦娥・娄山关》
表演形式:合唱
演出单位:衡东县文化馆、奥运年华艺术合唱团
《一塘清水一塘莲》以清新灵动的旋律,勾勒出湖南水乡的秀丽风光,歌声中满是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忆秦娥・娄山关》则气势磅礴,将革命历史的厚重与激昂融入合唱之中,用恢弘的和声展现出不屈的民族精神。奥运年华艺术合唱团凭借扎实的演唱功底和默契的团队配合,让这两首作品既富有艺术感染力,又充满情感共鸣。
广场舞门类
作品名称:《渔鼓响咚咚》
表演形式:广场舞
演出单位:衡阳市文化馆、祁东县文化馆
《渔鼓响咚咚》将湖南传统民俗文化“渔鼓”与现代广场舞巧妙融合。舞蹈中,演员们身着特色服饰,伴随着渔鼓清脆的节奏翩翩起舞,动作整齐划一又不失灵动活泼,既展现了湖南民俗的独特韵味,又传递出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观众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湖南民间艺术的魅力。
音乐门类
作品名称:《撮珠朵・嫁》
表演形式:表演唱
演出单位:邵阳市文化馆
《撮珠朵・嫁》以表演唱的形式,生动讲述了湖南传统婚嫁习俗中的温馨故事。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充满浓郁的湖南地域特色,演员们通过细腻的演唱和生动的表演,将婚嫁场景中的喜悦、不舍等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将观众带入到热闹而温馨的传统婚嫁现场,极具画面感。
戏剧门类
作品名称:《新定军山》
表演形式:戏剧小品
演出单位:湖南省文化馆、邵阳市文化馆、新邵县文化馆
《新定军山》在传统戏剧《定军山》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编,以戏剧小品的形式呈现。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戏剧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元素,通过幽默风趣的情节和精湛的表演,展现出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演员们的表演生动形象,将角色塑造得鲜活立体,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传统戏剧的新魅力。
曲艺门类
作品名称:《走马楼的小秘密》
表演形式:常德丝弦
演出单位:武陵区文化馆
常德丝弦是湖南极具代表性的曲艺形式,《走马楼的小秘密》便以这一传统艺术为载体,讲述了常德丝弦祖孙三代传承的故事。作品曲调婉转悠扬,唱词通俗易懂又富有文采。演员们的演唱字正腔圆,将传承故事娓娓道来,让观众在欣赏曲艺之美的同时,了解常德的文化传承。
舞蹈门类
作品名称:《永远的嗅枪队》
表演形式:男子群舞
演出单位:洞口县文化馆
《永远的嗅枪队》以男子群舞的形式,致敬曾经为国家和人民英勇奉献的嗅枪队英雄。舞蹈动作刚劲有力,充满力量感与感染力。演员们用精湛的舞姿展现出英雄们的英勇无畏与坚定信念,让观众在震撼的视觉体验中,铭记历史,缅怀英雄,传递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二十届群星奖赛程早知道
想要为湖南代表队加油助威?这份赛程表请收好,记得锁定精彩时刻!
9月23日:群众合唱(成都)
9月25日:广场舞(重庆)
10月12日:音乐(成都)
10月14日:戏剧(成都)
10月17日:曲艺(重庆)
10月19日:舞蹈(重庆)
“群星奖”是我国群众文艺领域的政府最高奖。湖南六部作品入围,既是对湖南群众文化创作实力的高度认可,也是湖南文化繁荣生机的最佳注脚。
湖南一直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事业,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人才培育等多种方式,激发基层文艺创作活力。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火热的生活现场和厚重的湖湘文化中汲取养分,创作出一大批有温度、有筋骨、接地气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餐桌,传承了湖南深厚的文化传统,也推动全省群众文化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让我们一起为湖南代表队加油!期待他们载誉而归,闪耀群星舞台,展现湖南群众文化的非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