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充足物质、干部下沉一线、转移人员……应对即将来袭的超强台风“桦加沙”,粤西各地纷纷行动起来。9月23日,记者走访江门、阳江、茂名、湛江等地发现,各地从指挥调度、海陆隐患排查、群众转移、应急物资准备到救援力量前置等环节入手,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着力打造全链条防御体系。
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23日中午12点,记者走进茂名农贸市场,琳琅满目的蔬果整齐摆放,肉铺摊主正分切当天新鲜宰杀的鸡鸭,尽管已到午间,市场内客流依然不断。整体秩序如常,与平日并无二致。在粤西农批市场,华宏菜业公司负责人周德科告诉记者,23日销售出74吨蔬菜,流向粤西各市。“24日还有90吨蔬菜进场,物质准备充足。”
茂名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主要生活必需品商业库存充足,价格总体平稳,供应渠道畅通,完全能够满足台风期间市民日常生活需求。请广大市民朋友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采购和储备物资,无需过度囤货。
在江门市,江门市商务局组织150多家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作为重点保供单位,提前对接产地加大肉、菜、蛋、米采购量,同时启动市场监测机制,严防哄抬物价。
阳江、湛江两地的物资准备充足,市场井然有序。“这几天卖菜的行情明显变好了,大家都提前多买几天的菜量准备迎接台风,但市场里物资供应非常充足,完全没有出现‘抢空’的情况。”阳江菜贩李女士说。
隐患清零应转尽转
9月23日,多地启动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后,同步推行“五停”措施(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其中,江门市累计关停场所超2000家;茂名市于23日中午起全市停课,21时全面落实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措施;阳江市、湛江市也逐步关停临街商铺、景区景点,督促商家加固门窗,提醒市民台风期间“非必要不外出”。
防御台风,各地聚焦“海上防碰撞、陆上防内涝”,对风险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实现隐患清零与人员船舶“应转尽转、应回尽回”。
在海上管控方面,茂名市全面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6097艘渔船、102艘商客施工船舶全部回港锚泊,渔排、牧场人员全部上岸避风,3个滨海景区彻底关闭。茂名市以危险区域居民、施工人员为重点,转移人员28223人,其中陆上转移11874人(含危险区域4829人、施工人员7045人),并于23日18时前完成全部转移任务;
在江门市,沿海所有在册渔船同步完成归港。江门市将沿海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旧房屋居民等纳入转移清单,建立“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党员包人”责任体系,通过“敲门行动”逐户摸排,超20万需转移群众已于23日20时全部安置至1700余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
在阳江市江城区,1362艘渔船5394人全部回港避风,其中国库渔船889艘市内转移2140人、市外转移2285人,乡镇管理渔船473艘转移940人;海洋牧场工作人员29全部上岸避风。阳江市重点对城郊临时工棚、山区危房居民开展转移,同步关闭沿海景区及涉水项目,减少户外安全风险。
湛江海事局组织318艘商船有序进入锚地避风,并协调8艘大马力拖轮在关键水域应急待命,对琼州海峡等重点区域实施全面监控。
干部下沉一线防风
面对台风严峻形势,粤西各地第一时间构建严密指挥体系,以“一级抓一级”推动防御措施落地。
茂名市13名市领导下沉三防责任区和分管领域督导,茂名市三防指挥部派出6个市级督导组赴重点部位实地检查,全市已落实423支6819人的各类救援力量。
江门市同步激活“市县镇村”四级防控网络,超6000名三防责任人全部到岗到位,670余支应急救援队伍、1.8万余名救援人员集结待命。该市消防救援支队提前部署19车60人的水域救援专业力量,分别前置至台山市漭州岛、上川岛、下川岛及恩平市东成镇、大槐镇等重点区域,确保台风影响时能第一时间响应。
阳江市、湛江市也同步召开防御工作会议,各级干部化身“防风先锋”,通过“分片包干、逐点督导”,重点检查渔港、危旧房屋、景区等风险点防御情况。
目前,粤西各地防御台风“桦加沙”的各项工作仍在紧张推进中,各级各部门及救援力量24小时值守,随时准备应对台风带来的风雨影响,全力守护辖区群众安全。
文 | 记者 詹翔闵 全良波 陈卓栋 戴灵敏 余胜容
下一篇:炮比人多,韩国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