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2025欧亚经济论坛智库会议在西安启幕。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多国顶尖智库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深化区域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为新形势下欧亚地区的繁荣发展汇聚智慧与力量,强化智库合作机制建设。
古都再迎思想盛宴
智库共绘欧亚合作新蓝图
在本次欧亚经济论坛智库会议上,与会专家围绕互联互通、科技合作、区域治理等重大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寻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共同发展的“欧亚方案”。
2025欧亚经济论坛智库会议现场。
作为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西安自2005年承接这一国际盛会以来,已成功将其打造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和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近二十年间,论坛影响力持续扩大,累计吸引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万名政商学界代表参与,签署各类协议与备忘录200余项,有效促进了能源、金融、交通、人文等领域大批重点项目的落地,涉及资金规模超千亿元,对促进欧亚地区国际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次智库会议的召开,正值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之际,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欧亚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文明交融的枢纽,加强区域对话、增强互信、扩展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聚焦区域重大议题
战略研判引领合作方向
本次智库会议设置了主题发言与专家与谈环节,议题广泛而深入,充分体现了欧亚各国对区域发展的共同关切。
“在2024-2025年,两国在实施联合科研项目创建与发展两国合作平台方面有140家机构,其中包括两国的主要科技中心、大型科技企业、行业主管及其下属机构。”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丹尼斯·穆哈分享道。
2025欧亚经济论坛智库会议现场。
丹尼斯·穆哈表示,白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全天候、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发展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创造了广阔的机遇。与此同时,相互投资可能成为两国在中短期及长期前景下发展互利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阿丰采夫则聚焦于“经济挑战时代智库互联议程”,探讨了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加强智库间联系与协作的必要性与路径。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深入分析了欧亚区域治理与发展共同体的构建,为区域一体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政策思考;哈萨克斯坦“塔拉普”应用研究中心创始人、首席经济学家拉希姆·奥沙克巴耶夫,以“智库互联互通推动欧亚繁荣发展”为主题进行分享;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高等经济学院教授库洛娃·埃尔金分享了对欧亚一体化在财政领域的发展方面的看法。
凝聚共识展望未来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
会议指出,欧亚大陆在互联互通领域潜力巨大,从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到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再到科技人文的“心联通”,均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廖凡特别强调“智库合作大有可为”。他表示,与会专家提出的真知灼见为未来合作指明方向,尤其在协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重大理念,应对和平、发展、安全、治理四大赤字挑战方面,智库间可进一步深化研讨。
2025欧亚经济论坛智库会议现场。
会议达成共识,将充分利用欧亚经济论坛这一高端平台,积极推动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等重要成果,强化智库合作机制建设,加强协同联动,共同绘制欧亚区域发展新蓝图。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将继续支持西安作为论坛永久举办地,以全球视野和专业智慧为其高质量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建言献策,助力西安从内陆腹地向国际性中心城市稳步迈进。
本次智库会议的举办,不仅为后续欧亚经济论坛会议奠定坚实智力基础,也进一步彰显了西安作为欧亚合作思想高地与务实合作枢纽的独特魅力,预示着欧亚各国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骁华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窦翊明 首席记者 翟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