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海淀区,一位消防员连续救援12小时后,靠在墙上睡着的身影被路人拍下;在天津某小区,社区书记带着工作人员蹚着齐腰深的水转移老人;在河北保定,志愿者们自发组成救援队,用皮划艇运送受困居民......这些感人瞬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尽管天气恶劣,但民生保障始终在线。外卖小哥冒雨配送,超市货源充足价格稳定,供电供水部门24小时待命。更令人感动的是,许多商家主动为受困群众提供免费食宿,展现出可贵的社会责任感。
在这场与天气的赛跑中,科技展现出强大力量。气象部门的精准预报为应对赢得宝贵时间,智慧交通系统有效疏导车流,移动支付确保疫情期间无接触购物。这些科技手段,让城市在极端天气下依然保持运转。
普通民众也在用各自的方式应对困难。有车主自发组织车队运送受困市民,有民宿业主免费开放房间,有餐厅为救援人员提供热食。这些自发的善举,汇聚成暴雨中最温暖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