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洋芋ying
01
团圆饭吵起来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中秋节家庭聚餐,我妹和我妈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起因源于妈妈埋怨妹妹突然更换餐厅。
新餐厅位置偏,还下着小雨,我们骑着电动车,带着一个2岁的娃娃,这一路冻够呛。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两人相处模式固化,我妈对我妹说话一向口无遮拦。
我妹听到责备,气不打一处来,诉说着她的委屈。
首先说换餐厅的事情,之前商定的炭锅鸡人均只要20元,考虑到已订婚的男票也是第一次中秋节拜访,她担心饭店选择过于简陋影响男票的印象分。
其次是下雨我们仍骑电车前往一事,她明明1小时前已经电联,准备开车来接我们的,是我妈当时说事没办完拒绝了她的好意。
而且明知道下雨、小朋友那么小我们也不打辆车,这份苦是自找的!
最后便是她一大早就去超市买我们爱吃的榴莲、西梅、还有小朋友爱吃的玉菇瓜,榴莲开出死包她本来心情也不好,没想到我还说西梅酸,真是吃力不讨好。
其实我妈也不是事多儿,国庆节已经连下几天雨,不叫车因为车特别不好打,不让她专门接也是电车坏半路上,我们要去修车。
我妈也有自己的理由,不过看我妹这么生气,她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但是她也一向嘴硬,说道:我也不会说话,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这样。
人在极度委屈时,真的没有理智可言。
我妹也脱口而出: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还不会说话,因为你说话难听的事和你吵过多少次你都不记得了嘛?
在我们家,孩子这么说意味着对父母极度的不敬。
这下轮到我妈委屈了,哭着说以后吃饭都不要叫我。
争吵还在升级着,从一个话题延伸到另一个话题,甚至马上多年前的旧账也要被翻出来了,感觉下一秒钟,这席就得散。
一场因团圆而起的午餐,却演变成了两人互相诉说不满的闹剧,留下我妹对象、以及我和队友面面相觑。
02
席不能散,只能各打五十大板
先用“因果律”劝我妈
一瞬间,我有那种要不今天散了把,吵成这样,这饭咋吃。
可几秒后,我就意识到今天不能散,先不说有两个外人(我的队友和我妹对象),这还是中秋节。
一旦今天有人离开了,那节日便与这场难堪挂钩了,可能五年、十年后,我妹对象还会提起第一次来过节,连饭都没吃成。
妹妹和妈妈的关系,又有一根刺扎到了中秋节里。
这时,作为在场唯一一个既了解我妈,又懂我妹的人,我觉着自己得站出来。
怎么做?
大家都知道两人吵架得各打50大板,先打谁?怎么打?
我想了一下,第一板子,得先打我妈。
原因也简单,她先说错话在先,其次,作为长辈,她比我们都传统,会更清楚有外人在,再生气也不能离席的道理。
那第一步就得让她从自己的情绪中出来。不然马上就会延伸至孩子翅膀硬了,她照顾我们长大多不容易的想法之中,越想越委屈,越委屈越哭。
如何让一个人从自己的委屈中抽离?
我想佛教的“因果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你之所以得到这样的果,是你种因在先。
就像我爸有糖尿病,每天要给自己打针,往身上注射胰岛素,说实话,我不可怜他,因为他宁愿打针,也不愿意控制饮食,甚至西瓜这种高糖食物,他也继续吃半个,劝也劝不住。
那每天打针的恶果只能由他自己承担。
我还想起读研时,半夜醒来发现室友正在骂我,因为我睡觉磨牙,她恰恰又睡眠轻,那被我吵醒时就会有情绪。
一开始时我也很委屈,因为磨牙不受我意识控制,我也尝试去解决过但效果微乎其微,所以觉着自己可以撇清责任。
我妹点醒了我,她说:你磨牙影响了别人,那你就要承担这个结果,而且睡眠轻的人再入睡也比较困难,人在睡不着时情绪崩溃也正常。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
有的事情自己不对在先,有时别人发泄一下,也无可厚非。后面我也专门给室友道歉,让她多担待一下,这件事最终也没影响我们的关系。
同样的思路应用在我妈身上,我也让她别哭了,毕竟也是她说错话在先,承担我妹的情绪也是应该的。
03
劝完妈妈劝妹妹
有理也不能啥都说
看我没有偏袒我妈,我妹的情绪也缓和了点。
后面这五十大板该落到我妹身上了!
我妹犯的错也很经典,本来自己有理,却没能守住正确的高点,转而被情绪吞噬,把柄又交到了别人手中。
我想这点上我们应该跟“罗永浩”学习。
当年围堵“方舟子”时,他反复追问的问题是:5年前承诺公布的科技打假的项目为什么不公布?
方舟子没有应战,“罗永浩”就揪着他的律师反反复复就一句话,为什么不公布?
就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方舟子律师:我们说会公布。
罗永浩:五年半了,还没公布。
方舟子律师:我们会考虑在合适的时候公布。
罗永浩:什么时候合适呢?因为有可能100年以后合适嘛,你准备什么时候……
方舟子律师:不可能100年。
罗永浩:那你准备什么时候……
方舟子律师:也许就在近期,也许是几个月内,因为要有一定的流程。
罗永浩:看你心情,是吗?
方舟子律师:不是看我的心情,我们有我们内部的……
罗永浩:你觉得5年半没公布很正常,对吗?
方舟子律师:我们认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没有问题。
罗永浩:什么理由?
(方舟子律师急了,要抢拍摄镜头)
这才是正确的辩论方法,在一个论点对手没有认错之前,不讨论其他话题。
一旦你做出回击,很可能陷在情绪里,做出一些不理智行为,结果自己又成了错误方了。
比如某人总在你门前违规停车,屡教不改,你特别生气去刮他的车,恰好被逮到,于是你进了警察局。
当你已经站得住了,就别被情绪裹挟了,使自己的“理直”变成了“理亏”。
当我把这点告诉我妹,同时也点明她确实不该这么对妈妈说话,她也承认自己说话过分了,还跟我妈道歉。
我妈没有说话,我顺势给她推荐那道味道极好的“鹅肝油麦菜”,她这才动筷了。
到这里,两个人关系缓和些了。我们又顺势转移一下话题,聊点好玩的事情,我妹脸上也有点笑脸了。
虽然不是觥筹交错,举杯对饮,其乐融融的阖家欢,但这顿饭还算融洽的吃完了,也算一个不错的中秋佳节了。
我对这个结果挺满意的,我想我妈,我妹,在座的人应该都是这么想的。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