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抗日战争在河南东部爆发。蒋介石亲自指挥前线,战事十分激烈,特别是在兰封以东的战场上,桂永清率领的第二十七军顽强抗敌。蒋介石明确下令,要死守这一地区。
刚开始,桂永清的军队奋力抵抗,然而,正当他准备让部队休整时,日军的支援突然赶到,打得中国军队措手不及。面对突如其来的敌军增援,桂永清看到自己军队的困境,内心产生了逃跑的念头。他留下一封命令给部下龙慕韩,要他死守兰封,自己却急忙逃离了战场。最终,日军顺利攻破了兰封。
薛岳得知这一消息后,愤怒至极,立即向蒋介石上报,要求严惩桂永清。就在蒋介石准备处置桂永清时,他突然问薛岳:“你知道桂永清的岳父是谁吗?”薛岳一愣,想到了何应钦。
桂永清,生于1900年,江西鹰潭的一个贫寒家庭。家里靠种菜为生,但家族团结,几位大户帮助有学识的子弟读书。桂永清从贵溪县第二小学到江西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若按这样的生活轨迹,他或许一生都将是教书匠。
然而,命运的转机出现在他遇到省党部主任徐苏中后。徐苏中看中了桂永清的潜力,便将他推荐给建国桂军工作。桂永清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1924年,黄埔军校创立,开始招生。经过徐苏中的建议,桂永清报考了黄埔军校,并凭借自己不多的军旅经验顺利入学。在军校里,桂永清勤奋好学,考试成绩总是优异,得到了总教官何应钦的关注。何应钦是蒋介石身边的重要人物,负责选拔人才。看到桂永清的潜力,何应钦决定重点培养他。桂永清也没有辜负这个机会,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事人才。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桂永清随军南下,屡次立下战功,甚至在蒋介石发动浙江的反革命大屠杀时,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已与蒋介石站在了同一战线。1932年,蒋介石成立“复兴社”,桂永清也成为其中的一员,负责军事训练。他通过模仿德国的军事训练方法,严格要求纪律,在军中积累了极高的威望,迅速成为蒋介石的亲信。
然而,桂永清的得意忘形导致了一个大失误。有一次,李默庵奉命与桂永清商讨副旅长人选事宜,但桂永清因正在打牌而对李默庵敷衍了事,随便推荐了一个人。李默庵将此事上报给蒋介石,蒋介石大怒,立即撤销了桂永清的职务。这一突然的打击让桂永清如梦方醒,但他并不甘心就此失去一切。
他求助于自己的恩师何应钦,何应钦与蒋介石关系深厚,且桂永清还是何应钦的侄女婿。何应钦亲自去找蒋介石,为桂永清求情。他强调桂永清平时在军事训练上的成绩和忠诚,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蒋介石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同意了何应钦的请求,决定给桂永清一次机会。蒋介石不仅撤销了对桂永清的处分,还破格提拔他为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总队长。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期,兰封战役爆发。日军土肥原贤二率领第14师团企图切断陇海线,给中国军队形成包围之势。桂永清的第27军被委以重任,负责从兰封东进,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战任务。
然而,战局急转直下。5月21日,桂永清的部队与日军骑兵遭遇,虽然取得了小胜,桂永清却因战局的变化,误以为胜利已在眼前,甚至大肆宣传“兰封大捷”。但仅两天后,日军的一个加强旅团在重型武器的支持下,对兰封发起了猛烈进攻。桂永清陷入了慌乱之中,心态崩溃,在不到几个小时内便决定撤退,甚至亲自带头逃离了战场。
这一决定导致第27军瞬间陷入混乱,士兵们四处逃窜。为了掩盖自己的逃跑,桂永清匆忙给龙慕韩下达命令,要求他死守兰封,而自己则急忙撤退。最终,兰封城被日军轻松占领,龙慕韩也在事发后逃离了城池。
这一切被薛岳得知后,怒不可遏,上报蒋介石要求严惩桂永清。蒋介石听后,平静地问:“你知道他的岳父是谁吗?”薛岳一愣,马上想到了何应钦。因何应钦的关系,桂永清仅被调离了前线,并没有受到严重惩处。
桂永清的逃跑不仅打乱了中国军队的作战部署,也让兰封战役的原本胜利计划彻底失败。尽管其他部队奋力反击,收复了一部分失地,但因桂永清的行为,战局已经无可挽回,给整个抗日战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