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天然气正从“过渡燃料”升级为“结构性支柱”。作为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商,道达尔能源以年均4000万吨的供应规模、全价值链低碳化创新,以及对亚洲新兴市场的精准布局,重新定义天然气在碳中和时代的战略价值。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彦磊在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上的宣言——“天然气是可靠、可负担且可持续的能源转型基石”,揭示了这家百年能源巨头的未来航向。
道达尔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彦磊在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王弘晢摄
全球LNG版图:低成本扩张与韧性供应链
道达尔能源的天然气战略建立在“资源+市场”的双重卡位之上。潘彦磊表示:“天然气是实现‘净零’目标的关键过渡燃料”,并强调“液化天然气市场规模和供应多样性使各国能够通过多样化自身供应来源来保证其供应安全和天然气市场的弹性”。这一战略思想深刻贯穿其全球LNG版图构建全过程。
在资源端,道达尔能源坚信低成本是生存法则,低碳是未来“门票”。潘彦磊指出:“在我们的资本分配中,40%用于石油;20%-35%用于天然气;25%-30%投资于电力。天然气仍然是我们战略的核心。我们相信这一点,正在投资。”
基于此,道达尔能源锁定核心产区:美国Rio Grande LNG(2028年投产)与墨西哥能源阿苏尔项目,锁定页岩气成本优势;中东,卡塔尔North Field East扩建(2027年)与阿曼Block 10气田,巩固资源话语权;非洲,尼日利亚Ubeta气田,浮式技术让新兴资源开发成本降低40%;亚洲,马来西亚Kasawari CCS项目(全球最大海上碳捕集),践行“气田开发与减排同步”承诺;南美,阿根廷Vaca Muerta页岩气,采用模块化液化技术破解内陆出口难题……
至2030年,10个以上新项目投产将推动道达尔能源LNG供应量增长50%,其中北美和中东贡献70%增量。这种布局不仅对冲地缘政治风险,更通过成本控制,构筑价格波动免疫力——“我们投资的一流项目具有较低的盈亏平衡点,即使在油价较低时仍能创造价值”。
在市场侧,道达尔能源则以“长约绑定+现货灵活”双轮驱动,锁定亚洲买家。其独特的“与布伦特指数挂钩”模式,为亚洲客户提供价格稳定性,同时保障股东回报。据了解,2022-2024年道达尔能源签署超800万吨/年新合同。
中国战略:从“能源供应商”到“系统解决方案商”
作为在中国耕耘45年的国际能源公司,道达尔能源已将中国视为转型战略的核心战场。潘彦磊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曾明确:“中国是LNG主要市场,2024年我们与中石化、中海油签署325万吨/年协议”,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同于传统贸易商角色,道达尔能源正通过三重部署深化本土化。首先,供应网络立体化。长约供应方面,其在2024年与中海油续签125万吨/年、中石化新签200万吨/年合同,锁定至2040年;在分销方面,道达尔能源与申能集团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LNG销售。
其次,碳中和场景赋能。燃气调峰方面,推动燃气电厂替代煤电,碳排放降低50%;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方面,2024年与中石化共建生产线;储能布局方面,珠海Saft工厂2024年产能达5GWh/年。
本土化创新。与远景科技成立道达尔远景(TEESS),2024年计划投资1.5GW分布式光伏;与中国三峡合资运营132个充电站(4626枪),2024年充电量超178GWh……道达尔能源正以“资源供应者+技术赋能者+生态共建者”的三重角色,在中国能源革命的进程中书写跨国企业的本土化范式。
技术革命:全价值链减排实践
潘彦磊在世界燃气大会明确承诺:“我们必须在生产、运输、使用各环节降低天然气碳足迹”,并公布了其技术路线。针对甲烷减排,道达尔能源通过卫星与无人机巡检将甲烷逃逸率压降至0.08%(行业平均1.5%)。潘彦磊宣布:"我们在2010年-2020年间已经将上游业务的甲烷排放量降低了50%;到2024年,甲烷排放较2020年又降低了50%;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排放量较2010年减少90%。”
在伊拉克Halfaya气田,道达尔能源通过伴生气回收装置将放空燃烧率从13%断崖式降至0.2%,年减碳200万吨。这项技术已推广至尼日利亚、巴西等项目。
阿曼Marsa LNG项目开创行业先河,成为全球首个100%可再生能源供电的液化厂,光伏与储能系统替代传统燃气轮机,使每吨LNG碳足迹降低50%。该模式正复制至卡塔尔North Field扩建项目。
道达尔能源组建全球最年轻LNG船队——14艘双燃料船平均船龄仅6年(行业11年),全部采用LNG燃料并加入航运业创新减排甲烷计划(MAMII)。同步研发催化过滤器技术,将发动机甲烷滑脱减少90%,配合空气润滑系统降低能耗20%。
道达尔能源的实践印证了潘彦磊的判断:能源安全,液化天然气为各国提供供应多样性,正如欧洲2022年危机所证实的;经济可及,长期合同提供价格稳定性,这对生产商与消费者都至关重要;气候责任,天然气发电碳排放较煤电少50%,但需实现甲烷近零排放。道达尔能源已经证明这可行。从鄂尔多斯气田到天津LNG接收站,从Kasawari碳捕集到SAF生产线,这家百年巨头正以“资源-市场-技术”三角战略,重新定义天然气在碳中和时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