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啤酒(000729.SZ)率先交出业绩预告。
7月8日,燕京啤酒披露业绩预告,该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0.61亿元至11.37亿元,同比增长40%至50%,扣非净利润预计9.26亿元至10亿元,同比增长25%至35%,净利润数据已超去年全年。
业绩预告的利好叠加大盘向好,燕京啤酒7月8日至今的连续三个交易日股价上涨4.39%,截至10日收盘报收13.33元/股,最新市值375.7亿元。
扣非净利润已现放缓趋势
根据经理人网此前观察报道,2024年啤酒上市公司多数都是营收利润“双降”,而燕京啤酒是TOP5啤酒公司(华润啤酒、百威亚太、燕京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中,唯二业绩实现逆势上扬的。
简要回顾一下燕京啤酒2024年的经营情况:销量达到400.44万千升,同比增长1.57%;总营收146.67亿,同比增长3.2%,超越重庆啤酒跻身TOP5啤酒公司的第四位;归母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增长63.74%,是TOP5啤酒公司里唯二净利润正增长、唯一利润增速超过两位数的企业。
之所以能实现逆势上扬,主要系中高端大单品燕京U8贡献的增量。
燕京U8是燕京啤酒培育的全国性大单品,专攻瓶8元价格带,以替代部分低档及弱势产品,2020年至2024年均维持着30%以上的销量增速。随着燕京U8的放量,燕京啤酒中高档啤酒营收显著增长,占比由2020年的59.81%增长至2024年的67.01%,而普通产品营收占比则将至2024年的32.99%。
一升一降,造就了燕京啤酒高两位的净利润增长,毕竟两者的毛利率是完全不同的。
2024年,燕京啤酒普通产品的毛利率同比增加了2.49个百分点至31.49%,而同期中高档产品的毛利率达到48.09%,同比增加了4.16个百分点,比之普通产品毛利率几乎高了20个百分点。
之于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燕京啤酒虽在业绩预告并未给出增长的具体原因,只是表示“系统性变革构建了多维度的价值创造体系,且通过深耕九大变革形成协同效应”,不过基于第一季度情况来看,还是离不开深耕基地市场以及加速新兴市场开发所带来的燕京U8的增长。
当然,亮眼的业绩也存在些许“瑕疵”。
根据业绩预告数据测算,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约有1.35亿元至1.37亿元的非经常性收益,而在第一季度,该公司非经常性收益为0.12亿元。业绩预告内未披露数据变动的原因,不过查阅历年财报可见燕京啤酒非经常性收益主要系各项政府补贴等项目,故经理人网认为大幅增长或与关厂后政府收储土地的补贴有关。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再对比过往数据,可见燕京啤酒虽延续了增长势头,但增速已放缓。
2025年一季度,燕京啤酒实现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61.1%;扣非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49.11%。基于此推算,燕京啤酒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8.97亿元-9.72亿元,同比增长36.74%-48.17%;扣非净利润预计为7.73亿元-8.47亿元,同比增长21.16%至32.76%。
而2024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的归母净利润为7.58亿元,同比增长47.54%;扣非净利润为7.41亿元,同比增长69.12%。其中,逐步步入销售旺季的第二季度,燕京啤酒的归母净利润达到6.56亿元,同比增长了45.91%;扣非净利润为6.38亿元,增速高达到67.26%。
由此可见,无论是2025年整个上半年还是单看第二季度,燕京啤酒扣非净利润增速均已出现显著回落,这对其本就相对行业而言较弱的盈利能力无疑是“雪上加霜”。
2024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亚太、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的毛利率依次为42.64%、40.23%、50.38%、40.72%、48.57%,燕京啤酒排倒数第二。
若以更能综合反映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净利率来看,燕京啤酒则在TOP5啤酒公司中倒数第一,仅9.03%,其余四家均在12%以上。
押注饮料赛道
当前,啤酒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市场,2024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仅有十年前(2013年累计产量5061.5万千升)高峰期的70%左右。
市场蛋糕越来越小,燕京啤酒想要依靠U8等大单品持续支撑营收、净利润增长,困难必然存在:现有网红单品的成功之路能否复制于其他单品;同行纷纷进行高端转型时能否保持优势;以及能否赋予产品更多场景化、价值化的消费体验。
当然,也可以看到,燕京啤酒已经将目光投向了饮料市场。
今年3月,燕京啤酒在糖酒会上推出首款全国饮料大单品“倍斯特汽水”,并启动了全国招商计划。
按照燕京啤酒的说法,倍斯特汽水不是简单的品类衍生,而是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构建啤酒品类的外延矩阵,拓展品牌价值边界;另一方面,优化消费场景覆盖体系,实现全客群渗透与全时段触达。
实际上,拓展饮料品类并未燕京啤酒今年的新策略,其早就推出了饮用水及九龙斋饮料,不过在财报中饮料品类的营收占比仍不到1%,对整体业绩影响始终有限。
对于燕京啤酒押注饮料赛道,市场看法好坏参半。
好的一面在于,倍斯特汽水可对燕京啤酒固有的供应链及渠道二次利用,实现市场份额的快速拓展,同时“啤酒+汽水”的模式能有效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强化品牌的年轻化标签,为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当然,倍斯特汽水能否复制燕京U8的成功,还很难说。
毕竟啤酒和饮料之间天然存在差别,且饮料市场每年的新产品甚至新品类繁多,而想要摆脱“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命运就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这无疑将进一步拉低整体毛利率水平。
来源:经理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