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的坑,美国二十年前已经踩过一遍了(二) 中国步入低收入陷阱 中国低收入陷阱
创始人
2025-07-12 04:22:3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索,作者:经济小张,原文标题:《中国中产的坑,美国二十年前已经踩过一遍了 | 02》,题图来自:AI生成

上篇文章里,我们讨论了中产家庭的支出结构,使得他们抗风险能力较差。本篇将分析中产家庭的收入结构的脆弱性,以及他们在极端困境下的处置方式。基于此,我们也可以做一个风险程度的自测。

双薪,还是双锁?离不开两份工资的中产家庭

正如我们在上篇中提到的,中产父母被拖入了一场竞价大战。他们一睁眼就是把孩子送进好生活的拍卖会:房子、学前教育项目、名牌大学,都是正在叫价的稀缺品。

于是,中产家庭的收入几乎全被投入到让孩子保持社会地位的开销里。中产父母被锁定,他们没办法主动退出职场。任何一方停工,中产门票就可能作废,孩子的位置、父母的体面瞬间打回原形。

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正当越来越多女性拿到大学文凭、创下前所未有的劳动参与率时,她们的家庭财务状况却未见得比过去好多少。她们的职业成就,只是中产家庭勉力维持现状的必需品。


1948—2024美国25—54岁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化情况(%)

这里还有一个更微妙的心理陷阱:中产家庭知道工资增加是件好事,却忽视了这笔收入的隐性成本。但这也是无奈的选择,毕竟中产阶级门票价格正在不断上涨,一个人工作已经难以负担。

那么,古尔丹,这个代价到底是什么?

钢索上的中产家庭,没有了财务安全网

走在高空钢索上的中产家庭,需要给自己准备财务安全网。因为社会救济能起到作用很有限:失业保险可以提供短期缓冲,养老保险可以在年老时防止陷入赤贫,但仅此而已。如果想从社会救济里获得更多,中产家庭就必须放弃他们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门票——房产、体面的工作以及社会关系。

所以,中产家庭为自己打造的财务安全网首先是各类保险,然后是存款。但还曾有一道被忽视的软保险——全职妈妈。

在1970年代的美国中产家庭,当丈夫工作稳定时,全职妈妈可以放弃薪水,专心照顾孩子、管理家务;而丈夫收入出现波动时,全职妈妈可以走出家门,补充收入。虽然重返职场的全职妈妈收入平均只能带回丈夫收入的55%,但再加上短期的失业救济,足以让家庭在关键时刻撑过短期的财务危机。

不仅如此,全职妈妈对老人和孩子的照顾,对于中产家庭来说也至关重要。她的工作并不是给孩子换尿布、辅导作业,她还能给生病、受伤或衰老的家人提供日常护理。如果没有全职妈妈,那么请护工、月嫂或者家庭教师就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更别提妈妈对自己家人的情感支持是不可定价的。但,对双职工中产家庭来说,要么付钱,要么请假损失工资。

但这绝对不是说,中产母亲就该放弃工作,当回全职妈妈。在当下,这种选择十分不切实际。但应该认识到,曾经的一方工作、一方在家的中产家庭,确实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因为财务安全不单单取决于收入,还取决于支出。全职妈妈是家庭的后备劳动力,而且让家庭免于支付家务劳动的费用。

我们回到 2018 年那篇刷屏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岳父病倒,一家人倾巢而出,不止付出了金钱,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所幸作者还有亲戚可以调度。但对独生子女一代的中产而言,亲缘网络正在变稀薄,请远房表哥来顶班逐渐成了奢望。于是家庭又多了笔刚性支出。


文中说:“人到中年,早已没有梦想,只盼着日子简简单单。”

《The Two-Income Trap》中进行了具体的计算,与1970年代的单收入家庭相比,2000年代的双收入家庭已经围绕了他们更高的总收入规划了生活,他们的月度固定开支是单收入家庭的两倍半。即便在父母双方都全职工作的情况下,他们也留不下多少可自由支配的资金。而如果一方失去工资,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下降幅度将是单收入家庭的十数倍。


父亲失去工作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冲击的比较,假设母亲两个月之内就找到工作,且父亲有失业救济金

中产家庭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女性大举进军职场是平权与经济繁荣的双赢,但很少有人料到这场胜利对家庭产生的影响。

大批美国中产母亲获得工资,没有大肆消费,但也没有存下来钱。就像本系列第一篇文章所说的那样,工资的增加主要投入到了孩子身上:买下学区好、治安佳的房子,购买更全面的保险,养两辆代步车,承担学前教育直到未来的大学学费。

问题就在这里。正是因为这些支出看上去合情合理,它们变成了无法避开的镰刀:房子、教育、医疗,都要中产家庭长期锁定现金流。中产家庭财务危机的第一把火从来不是奢侈品烧起来的,而是这些刚需。

这些刚需资产基本没有流动性,卖房、换车、转学,动辄以月为单位,但危机往往以天计时。剩余现金流很难跑过危机的速度。

更糟的是,骄傲的中产家庭很难接受自己的社会地位下降,更别提寻求外界援助。他们也许会想:与其公开降档,不如刷信用卡再坚持一阵。可每一次硬撑,都在透支扭转局势的机会。

面子很贵,他们的财务很脆弱。


中国网民总结的中产破产三件套,很难说到底是因为面子还是因为实际需求做的这个选择

你可以指责中产家庭为什么没有存足够的钱,但面子之外,他们拼命争取更好的住房和教育资源,也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没人不喜欢存款,但孩子成长需要的资源同样宝贵。

提前储蓄、商业养老保险和度假可以再安排,但孩子现在就需要好房子和好教育。

结果就是,中产家庭低着头努力挣钱,也闭着眼祈祷生活别出变故。中产父母是同辈竞争的胜利者,是智力卓群、野心勃勃的前10%,胜利让他们对自己的经济韧性过于自信,以致他们可能忘记最基础的概率论:黑天鹅是否出现,与你是否努力无关。

但即便中产家庭意识到风险,也未必会立刻采取行动。毕竟,财务风险是不确定的未来,而孩子的需求是今天的现实。面对这样的取舍,许多家庭宁可继续踩在钢丝上,也不愿牺牲孩子和自己的生活质量。所以,对于每个月都要按时支付房贷、车贷和育儿费用的家庭来说,很难让夫妻一方主动离开职场,他们会因此失去一切。

一生要强的中产家庭

无论美国还是中国,经济困境都是中产家庭不可外扬的家丑。求助会暴露失败,失败让人失去体面——哪怕体面只是纸面幻影。

书中引用了康斯坦斯·基尔马克(Constance Kilmark)的破产心理学研究,破产者“在面对破产境况时所经历的痛苦、羞耻和尴尬,是真实而强烈的。”在作者自己的调研中,有人要求不要说“破产”这个词,只让说“那个事件”,有人光是听到“破产”这个词就会哭;超过80%的人表示,如果家人、朋友或邻居知道他们破产了,会感到“尴尬”或“非常尴尬”。

密歇根大学的一个调查也显示,即便匿名,美国有一半的破产家庭仍不愿承认自己曾申请过破产。申请破产的美国中产家庭中,有五分之一在申请前已经经历过吃不起饭的窘境。

这正是中产家庭的微妙心态:他们害怕陷入经济困境,更害怕别人知道自己陷入了困境。

尤其在孩子面前,这种假装没事的心理尤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中产家庭在财务上捉襟见肘时,仍愿意在孩子身上豪掷千金,以保全那份体面。

所以,90% 的中产家庭破产,都是失业、离异、重大疾病三大“天灾”的直接结果;信用卡透支与投资失利这些原因的占比根本无足轻重。

与托尔斯泰所说的正好相反,不幸的中产家庭都是相似的。


美国有娃家庭申请破产的主要原因

你今天就可以问自己的五个问题

与美国不同,中国的教育、医疗等基础公共服务费用并不高。与美国相同,中产家庭若选择更“中产”的生活方式:补习班、月子中心、育儿嫂,也需要支付昂贵的费用。无论在哪儿,中产家庭的生活,并没有更加轻松。

你可能会觉得有些沉重。是的,中产家庭的经济压力不只是账面上的数字,它也是人的梦想、坚持与妥协。

财富当然可以帮助实现人生抱负,但它不仅仅是存款余额或者房产的市值,也是对未来的选择权,也是极端情况下所享有的保障。

所以,不妨花些时间,问问自己五个问题:

1. 我的支出结构是否合理?

是否过于依赖高固定成本的生活模式?是否有足够的弹性空间来应对突发情况?

2. 我是否有足够的保险来应对意外?

不只是从保险公司购买的,还包括家庭责任、教育和长期护理方面的保障和预案。

3. 我的家庭财务是否有明确的长期目标?

我是否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是孩子的教育,体面的退休生活,还是更高的生活质量?这些目标可能存在冲突,需要明确自己最看重的那个,并相应下调其他目标的优先级。

4. 我是否为最坏的情况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是否能够接受在困难时寻求帮助?是否能在必要时做出痛苦但必要的取舍?

5. 我是否能在挫折后不否定自己?

经济上的失误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真正的自由,或许就是经历挫折后仍有重新开始的勇气。

最后,或许我们还可以问自己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我究竟希望过怎样的生活?是被财务压力推着走,还是主动掌控自己的生活节奏,放弃不必要的负担?是永远在追赶别人定义的成功,还是用自己的标准定义富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索,作者:经济小张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67132.html?f=wyxwap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国国务院裁员15%:“所有美... 一项旨在改革美国国务院并裁员的计划正在进入实施阶段。美国国务院近日宣布,计划推进大规模裁员和重组,这...
牛市最重要的,是牛,而非市 牛... 长期征集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难...
11.2万美元!比特币再创新高... 比特币再创新高!7月10日凌晨,比特币币值达到11.2万美元的高点。截至19时50分,比特币报11....
A股公司股东会面面观:中行、工... 文丨惠凯 编辑丨承承 股东大会是企业与投资人交流的重要场合,但在这一环节,部分公司透明度仍有很大提升...
重磅利好!金融监管总局,发新规... 为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适当性管理,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
毛驴快跑 kokobots,递... 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2025年7月11日,来自上海的KOKOBOTS G...
原创 特... 从特朗普上一次当总统时,就提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的计划,当时他找上郭台铭,要郭台铭到美国建厂,美国给予...
2025年洗地机怎么选最靠谱?... 作者:高藤原创:深眸财经(chutou0325)在家庭清洁这件事上,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洗地机这个...
创下5年来最大跌幅,养老金涨幅... 养老金涨幅从3%下降至2%,少了一个百分点,创下近5年来最大跌幅,按照这种趋势,未来养老金会停涨吗?...
东方时尚实控人徐雄犯操纵证券市...   中新经纬7月12日电 ST东时7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东方时尚驾驶学校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公...
25万个金饭碗,将被砸碎! 1... 原创 刘晓博最近,从越南传来几个值得关注的消息:1、越南启动了史无前例的机构改革,大幅减少中央部委、...
蜂拥进场!主力坐不住了,这个板... 本周股指集体上涨,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入约40亿元。行业主题上看,煤炭、芯片等...
犯操纵证券市场罪,ST东时实控... 红星资本局7月12日消息,7月11日晚间,“驾校第一股”东方时尚驾驶学校股份有限公司(ST东时,60...
深圳机场上半年净利超2.87亿... 7月12日,深圳机场(000089.SZ)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交大昂立,被证监会立案 交大昂... 澎湃新闻记者 邵冰燕7月11日,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交大昂立,600530.SH)发布公告称,...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李延霞、张千千)为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适当性管理,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直降近亿元引发“围观”!金陵新... 开业12年多,拥有客房266间……近日,位于南京市六合区园西路的金陵新城饭店房产被浦口区人民法院上架...
广汽集团预计上半年同比由盈转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11日晚间,广汽集团公告称,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18...
原创 突... 马斯克最近又搞出一桩大新闻。他声称准备公开爱泼斯坦案中所谓“萝莉岛”的详细内幕,并暗示这起事件背后牵...
亚翔集成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下降1... 亚翔集成7月11日披露,截至7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3537户,较上期(6月30日)减少1507户...
净利润预增超10倍!首批券商中... 中经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截至7月11日晚间,9家上市券商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全员实现净利润...
奇瑞尹同跃表示“胆子小”,打不... 7月11日,在上海嘉定举办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大胆开麦:“今年...
庄园牧场二股东股权全部冻结,身... 兰州庄园牧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庄园牧场”)近日发布公告显示,公司第二大股东马红富所持庄园牧场全部股...
Manus清空微博及小红书账号... 红星资本局7月12日消息,今日,红星资本局发现,被誉为“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体”的Manus已清空其官方...
深桑达A诉讼案件达131件,涉... 7月1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深桑达A(000032.SZ)发布公告,自2025年5月...
永清环保实控人“爽约”:732... 中经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7月9日,永清环保(300187.SZ)公告披露,其实控人刘正军夫妇未能按...
美联储官员:美国最新关税威胁可... 当地时间7月11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古尔斯比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的新关税...
京东该上线自营外卖了 文|象先志 进军外卖之前,刘强东拉着王兴、姚劲波和程维吃了顿饭。 攒局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刘强东给王...
原创 太... 小米自从造车以来,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被友商“羡慕嫉妒恨”的不要不要的。 数据显示,小米汽车于 ...
“经常研究到凌晨2点”,一出手...   中新经纬7月12日电 (周奕航)“又中了!打新半年多,赚了约3.6万港元。”来自上海的刘不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