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贸业蝶变的背后,是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那些把AI深度嵌入自身业务,真正以效率和利润为导向的企业将成为产业升级核心力量。技术红利的核心,属于那些借助技术变革,重构商业效率与基础设施的企业。
随着中国企业出海进入 “深水区”,从传统制造业到互联网、新能源领域,中国企业对全球化支付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企业出海已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支付不再是“后台功能”,而成为其“竞争力”的一部分,这一趋势也为全球金融支付独角兽Stripe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Stripe由Collison兄弟(Patrick Collison与John Collison)于2010年创办,目前市值为650亿美元,是硅谷最为炙手可热的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之一。
数据显示, 2024 年,Stripe 处理了超过 1.4 万亿美元的交易额,同比增长 38%,客户不仅拥有包括亚马逊、微软、英伟达、OpenAI、Anthropic等大型企业,也包括多家中国跨境电商巨头和出海企业。福布斯 2024 年全球 AI 50 榜单中,78%的企业都选择在 Stripe 上构建业务,而所有在线收款的公司中,这一比例则高达100%。
该公司不仅提供面向全球的100多种“在线支付方式”,更提供企业在拓展新市场、部署全新营收模式时更加顺畅的“可编程金融服务”,确保金融科技架构能与企业的增长目标相匹配。标准普尔500指数显示,在Stripe上的公司实现了 36% 的年增长率(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中的公司平均增长率为5%)。
支付即增长
2020年底,Stripe开启中国出海业务进入中国市场。五年来,Stripe通过在税务、支付、合规、订阅增长、实体硬件、数据洞察等方面为中国企业提供支持,包括支付宝、银联和近期引入的微信支付,2024年,Stripe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商务部数据显示, 2024年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776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4480亿元,增长14%。根据市场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全球贸易总额由2018年的51.0万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64.0万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8%。而全球跨境电商渗透率于2022年仅为7.5%,预期到2027年将达12.2%。
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变革加剧了跨境支付的复杂性,给跨境支付互操作性带来挑战。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各自的支付清算系统。为了实现跨境支付,需要通过一定技术或法律兼容性的安排,将自身的支付清算系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系统对接。
相关报告也指出,全球范围内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商户及企业在开户门槛高、银行费用高、优质服务缺乏、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及监管要求日益复杂等方面备受压力。更多的出海企业将 “全球化支付能力”列为海外业务拓展的核心需求。
一方面,对中国出海企业而言,通过 Stripe的全球化支付网络,企业无需在每个市场单独对接当地支付服务商,大幅降低了技术开发和运营成本。Stripe的技术能力成为其 “降本增效、突破壁垒” 的关键。另一方面,中国出海企业的需求爆发,不仅为 Stripe 带来了市场增长,也加速了其中国市场的投入布局。
Stripe亚太首席营收官Paul Harapin在接受《经济观察报》独家采访时表示,自己曾花很多时间与公司CEO和CFO沟通,争取更多投资来把握中国的增长机遇。“从亚太区的角度看,我们希望中国能成为除美国外最大的市场。实际上,我甚至希望它能够超过美国市场,虽然可能在近期内难以实现,但我还是有这样的雄心。因此我们正在中国市场持续加大投资,相比于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投入更多,以抓住增长机遇,继续帮助中国企业走向全球。”
五年来,中国业务团队从最初的3人扩充到近50人,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从最初的销售团队,扩展到风控、合规、市场和支持团队,Stripe在华出海业务已实现完整的服务架构。令Paul Harapin感到欣慰的是,随着业绩和规模的提升,全球总部也给予中国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比如为部分客户开通了微信支持;中国游客在巴黎可以在配备Stripe终端的商店使用微信支付。这些服务还在进一步扩展中,而当初Stripe服务的跨境电商客户如今已经成长为大型企业。
中国引擎
Stripe的使命并非帮助企业收取费用和帮助消费者支付,而是提升互联网世界的GDP,而中国市场是全球增长的“引擎” 之一。
9月23日, Stripe发布的中国企业出海最新洞察显示:中国企业对数字化与前沿技术的信心持续提升,特别是在AI的应用方面展现出了强劲势头。稳定币也正在从概念转向落 地应用,成为企业跨境结算与资金管理的关键工具。与此同时,多数企业对亚太地区未来跨境营商环境持积极态度。
在“持续增长与不确定性”共存的阶段,以AI为代表的创新技术正成为提升企业出海效率与韧性的核心。2024 年,亚洲获得了 130 亿美元的 AI 领域投资,中国占七成以上。高达99%的中国企业已在部署或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引入代理式AI( Agentic AI),显示出企业对自动化技术的强烈需求。
Stripe预测,未来互联网商业的核心入口将从传统网站转向 AI 原生交互界面,包括 AI 驱动的浏览器与大型语言模型(LLM)。到 2030 年,82%的亚洲企业计划采用 AI 驱动的销售渠道,其中50%预计至少部分销售将通过这些新渠道完成。
今年早些时候,Stripe 推出了全球首个专为支付打造的 AI 基础模型。目前,Stripe正在利用其海量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这些数据包括数十亿笔交易和数百万家公司每年超过1万亿美元的交易额,帮助企业完成跨越国界的超过135种货币的结算支付。
对中国出海企业而言,更好地利用支付服务商的能力,是将“支付优势” 转化为 “业务增长优势”的关键,也推动Stripe将中国市场需求与新的机遇相连接。
Stripe中国区企业销售负责人刘斯成表示,“2025 年,我们看到中国跨境支付市场继续实现稳步增长。中国企业在这一浪潮中拥有巨大的机会, Stripe 希望通过AI赋能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灵活支付与风险管理方案,共同探索在国际市场安全合规地应用稳定币等新兴支付方式,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长期伙伴,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据了解,Stripe正在中国为来自中国日益增长的AI及其他新兴产业的需求而丰富服务团队 组建一支专门针对来自中国AI领域需求而团队。
Stripe发布的中国企业出海最新洞察显示,逾八成(83%)的企业对稳定币的概念表示熟悉,预示着稳定币在优化跨境支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拥有巨大潜力。稳定币是一种类似现金的加密货币,相比目前负责处理全球大部分跨境交易的代理银行网络(其处理时间更长、费用更高,且偶尔还会出错),随着其生态系统的持续扩大,稳定币将有望在数字经济和传统金融之间构建更加高效、安全的桥梁,重塑全球金融架构。
虽然稳定币支付在C端市场还远远没有普及,但在当前支付市场中,稳定币在跨境汇款方面展现出极大的效率和经济性,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国家。2025年2月,Stripe以11亿美元收购了稳定币平台Bridge,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目前,Stripe 可以处理来自全球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稳定币支付。在 Stripe 稳定币支付功能上线的第一周就收到了来自 70 多个国家的交易。
作为一个始终在技术前沿保持敏锐的管理者,Paul Harapin在过去20年的职业生涯中,见证了科技浪潮迭代带来的产业巨变。他惊叹于中国的活力,表示每次去中国出差都很振奋。会写很长的报告给Stripe总部的高管们,告诉他们中国市场的活力。“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积极和务实的能量,尤其在科技领域。大家没有抱怨,而是专注于发展业务。这种适应能力令人钦佩。”也为Stripe能在中国出海企业在地缘政治影响下的“赛道迁移”的过程中提供技术赋能感到自豪。
考虑到中国企业快速发展的脚步,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在新产品、人员投入和本地支持方面快速响应他们的需求。“我们无法改变地缘政治带来的影响,但我们能帮助中国企业在转向其他市场时始终倾听他们的需求,并快速响应。我们能一起合作,发掘最优解。比如我们正在积极拓展中东、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这正是为了满足中国企业的需求。” Paul Harapin说。
他乐观预期,亚太地区未来两年内在稳定币应用方面会遥遥领先。即便中国市场目前仍未完全做好“准备”。但除了利用 AI 等前沿技术 和稳定币加速业务增长外,Stripe 仍为中国各类企业提供支持,成为其突破海外市场壁垒的“关键基础设施”。“即使已经过去五年了,我仍然觉得我们才刚刚开始,我们雄心勃勃,相信未来还有很长的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Paul Harapin说。
(作者 沈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