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秋天,俄罗斯人终于认清了一个尴尬的现实。
所谓的越打越有钱,从来都是不存在的,战争的代价,永远都需要普通人来承担。
因为俄罗斯联邦财政极其紧张,普京使出了三板斧,加税、涨价和削减福利,要把前线的账单分摊到每个家庭身上,新一轮的战时成本分摊正在上演。
可就在此关键时刻,又有噩耗传来。
10月15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说,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向他保证,印度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虽然需要一定的时间过渡,但这个过程会很快。
尽管这话是特朗普说的,可信度要打个问号,但俄罗斯人还是难免揪心。
要知道,印度可是俄油的头号买家,消化了40%的俄油,要是这个收入渠道断了,普京的三板斧只能挥得更猛,让他们的日子更加不好过。
俄罗斯的日子现在有多难呢?
从今年年初,他们就上调了几乎所有的税率。
个人所得税平均上调了3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从20%涨到了25%,资源税从4.8%涨到了6.7%,此外还有旅游税、房产税、报废税等等,全部上调,还把交通罚款平均上调了1.5倍,甚至连离婚手续费,都从650卢布上调到了5000卢布,如果你身上没有500来块人民币,连离婚都离不成。
俄罗斯就是靠这一轮加税,让今年上半年的非油气收入增长了12.7%,多少缓了一口气。
到了下半年,他们又撑不住了,又宣布要把增值税从20%涨到22%,而且这次还把矛头指向了中小企业,以前年收入6000万卢布以内的小公司,都是免征增值税的,现在把门槛砍到了1000万卢布,大量的小老板也要交增值税了,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税费最终还得普通民众来买单。
根据俄罗斯财政部自己的测算,这次加税后,平均每个俄罗斯家庭一年得多花4.5万卢布,差不多是4000块人民币。
比加税更粗暴的,是公共事业费用的涨价。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1日,俄罗斯上调了水电燃气价格。
天然气价格涨了9.4%,电费涨了10.9%,连污水处理费都涨了9.5%。
尤其是燃气费的上涨,会让俄罗斯人感受到彻骨的寒冷,俄罗斯的纬度非常高,供暖季长达半年之久,但因为他们是能源大国,以前在这方面花不了多少钱。
可这次涨价之后,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一年光燃气费就得花6.7万卢布,差不多是5800块人民币。
在家庭支出大幅增长的同时,俄罗斯人的真实收入却在下降,工资增长停滞、社会福利下滑,还面临着严重的恶性通胀。
按照俄罗斯官方的数据,今年9月份通胀率仍然高达8%,年初的时候甚至超过了10%,这还是在利率高达21%的情况下发生的。
超市里的面包价格涨了3倍,鸡蛋涨了40%,卢布的购买力在大幅缩水,让民众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代价。
俄罗斯的战时经济之所以越来越难,关键是因为他们支撑经济的两大支柱,现在全垮了。
一是石油这条财政生命线岌岌可危。
西方制裁加上国际油价下跌,导致俄油卖不上价,今年前9个月,俄罗斯油气收入暴跌21%。
而且乌克兰现在改变了打法,专门盯着俄罗斯的炼油厂炸,导致俄罗斯38%的的炼油产能已经瘫痪,这个原油大国竟然缺乏汽油了,每天的缺口高达110万桶。
这就造成了非常荒诞的一幕,俄罗斯多地的加油站开始限购,民众排着长队苦苦等待加油,黑市的汽油已经涨到了13块人民币左右,俄罗斯甚至被逼得要找中国进口汽油了。
第二大支柱,是军工产业也稳不住了。
之前一直有传言说俄罗斯越打越有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军工订单大增,拉着GDP也跟着猛涨,让人产生了一种越打越富的错觉。
可军工业毕竟不产生经济价值,生产的大炮都在前线放了烟花,在战争的初期,军工产业爆发会拉动就业,还能产生一点正向价值,但随着时间越拖越久,这种经济模式的危害就越来越大。
如今,俄罗斯军工行业的工资已经明显下滑,今年夏天比去年同期跌了10%,招工的岗位也被砍掉了三分之一,可见战争红利已经消耗殆尽。
后方的收入越来越少,但前线的开支却在与日俱增,俄罗斯今年的军费,已经飙到了13.5万亿卢布,占到了财政收入的40%。
可就算今年这么大幅度的加税和涨价,也只能带来3万亿卢布的财政收入,勉强弥补油气收入的下跌。
接下来,如果特朗普说的是真的,印度真的停止买俄油,那就会让俄罗斯财政收入又减少5万亿左右,得再涨差不多今年2倍的税费,才能勉强维持前线的消耗。
而且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还会对俄罗斯石油产业造成巨大冲击,造成大量的失业,进一步减少民间的收入。
这对普京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他要么就得选择停战,要么就得想尽一切办法拉住印度,否则这个国家就有很大的概率瞬间崩盘。
但无论印度是否购买俄油,俄罗斯民众想必都已经明白,他们不是战争的旁观者,而是真正的买单者,前线花的每一分钱,都得从他们的兜里掏出来,这场战争的代价,谁也逃不掉。